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3-08-15 00:49:04张立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高职生校园文化

张立忠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一、社会转型期社会风气的形成及其特点

社会风气是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历史阶段内所呈现的习俗和风尚,是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从社会风气的影响方式看,社会风气具有潮流性、时代性、弥散性、地域性等特点。潮流性表现为社会风气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具有时间段的特点。由于人们在一定阶段对社会风气的感受是相对稳定的,除非社会风气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知觉阈限,否则人们的道德行为方式仍然保持稳定。只有当社会风气的变化引起了人们道德价值的警觉,人们才会在道德行为方式上做出相应的变化进行反应。时代性表现为社会风气总是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呼应,人们总是可以从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中寻找到这种风气的源头。弥散性表现为社会风气的产生、传播以及社会影响是不规则的。它可能影响一个区域,也可能影响整个社会;传播速度可能快,也可能很慢。这种弥散性还表明人们很难对社会风气进行驾驭。而地域性则表现为社会风气受一定地理区域的制约。实际上,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地理位置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都在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传播中共同发挥作用。社会风气本质上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

二、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特点

高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

一是开放性。高职校园文化是围绕教学和研究活动形成的特殊文化,但这种文化并不排斥社会各类其他的先进文化。同时,由于高职与社会的天然联系,也无法使它摆脱社会成为所谓的“象牙塔”。它不仅以学校的活动为载体自我革新,而且借助于社会其他的传播媒介吸收更多领域的文化。

二是艺术性。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创造的文化。它不仅渗透着青年的理性认知,也表现为青年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性表达。这种文化的艺术性集中表现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中,同时也通过校园丰富的物质符号表现出来,而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都表现了校园是创造、发展艺术的重要场所。

三是时代性。高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表现在高职校园文化总是受该时代特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制约和影响,也表现在高职对该时代文化的继承和表达上。它不仅外显为各类社会活动和各类艺术符号,而且表现出高职特有的人文特征。这一特征把高职和其他环境下的文化特征明显地区别开来。

(二)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

社会风气与高职校园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是双方面的。社会风气不仅对校园文化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正功能是指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可以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影响;负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反作用。高职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整体文化中教育领域的亚文化。社会风气以何种方式影响高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何种方式与社会风气进行互动,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1.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内容

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舆论、消费、价值观、流行时尚、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和领域,其形式也表现多样。社会风气是为社会许多人所默认、所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对校园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影响。

首先是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社会风气与当代高职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党风、民风、学风等对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影响都呈正相关。就其社会功能而言,社会风气能够塑造个体思想中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和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假设。实质上就是假设自己和他人是否会遵循道德规范。如果社会风气败坏,人们就会预期他人可能不会遵守道德规范,因而在价值观上就可能漠视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那么社会道德规范也就因此失去了它的社会功能,如此一来,社会就难以遏制道德败坏的趋势了。

其次是对高职生道德情感的影响。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许多高职生可能会无视社会的不良行为,或避而远之,或成为旁观的路人。由于缺乏道德情感的互动,正义就会缺乏对他们的道德情感的吸引,冷漠、无情将会占据他们道德情感的空间,由此纵容加剧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再次是对高职生道德意志的影响。当不良社会风气下的不良社会行为多次出现而没有被制止或批判时,就强化了不良行为实施者的行为,同时也弱化了部分高职生的道德意志。如果社会风气好转,则它强化高职生的道德意志、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作用也会显而易见。

最后是对高职生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由于道德行为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做或不做不会真正影响高职生的行为模式。社会风气或好或坏,只有通过高职生实际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高职生建立起来的道德认知只有经过道德行为才能得到强化。优良的社会风气能影响人,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影响高职生的道德行为。

2.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途径

社会风气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职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社会交往表现出来。这种社会交往主要是借助人际互动和大众传媒来实现。高职校园不是孤岛,即使远离闹市,也会有很频繁的社会互动。在社会互动中,教职工和学生选择、模仿、吸收、交流各种社会思想和行为,并通过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园中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教职工和学生也把自己的思想、行为通过社会互动向社会其他领域进行了表达,以此影响着社会风气。在这些社会互动中,大众传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主要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传单、招贴、海报等)、电子传媒(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数字传媒(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手机、网络等)。通过这些传媒,高职学生与社会发生着频繁的互动。

除大众传媒外,高职生的家庭、同学、教师都是影响高职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力量。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企业文化是社会风气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文化,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的文化,但企业除了经济目标之外,也会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企业会通过社会服务将自身文化影响输出到其他社会领域并因此影响社会风气。高职院校多与企业合作,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教职工在企业指导、锻炼,都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而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从专业角度来说,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都是面向本地经济的,学生的校园活动、社会交往都表现出企业的某些特征。

三、基于与社会风气互动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那么,高职校园文化如何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微型社会的文化,与外围社会的互动模式是学校制定应对不良社会风气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而社会大气候对校园小气候的影响是我们了解学校与社会互动方式的重要途径,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风气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为基础进行。

首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被动接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无论好坏,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是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博弈,只有较多数量的学生接受并认可了社会风气所倡导的社会行为,才能在高职校园中形成集体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由于高职校园文化本身有发展的需要,因此必然会接受适合自身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果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健康向上,在选择性吸收过程中就会对不健康的社会风气进行抵制。所以,应当在高职校园内营造起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并通过多种途径使校园文化得到发展。

其次,在高职校园内营造出一层良好的文化薄膜,覆盖在校园内。每所高职院校所需要的文化内涵各不相同,但基本要反映本校办学传统中所形成的校风、学风以及传统价值观。在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对校园内任何人的行为在倡导真善美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约束和警示作用。这就犹如覆盖在校园中的一层文化薄膜,不仅能够抑制不良风气的产生和传播,而且可以使校园不断汲取积极向上、丰富活跃的文化资源。

最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优良传统的熏陶。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维护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同样,良好校园文化的传承也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因此,在高职校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要把弘扬优良精神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来感染校园文化。通过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及与企业、社区的合作和互动,让高职校园文化在局部引领净化、优化社会风气。

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个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社会风气一方面影响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受校园文化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风气,不仅是校园文化本身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树立良好校风的必行之路。

[1]David Popenoe.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韦伯.经济社会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肖萍.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唐昆雄,孙树文.社会风气与当代高职生价值观相关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高职生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