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懿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亲子共读即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儿童文学读物,由父母引领孩子进入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展开两代人的心灵对话和情感对话。幼儿尚处于言语能力发展初期,还不具备独立的文学鉴赏能力,幼儿期后期(5、6岁)才开始发展自主阅读能力,因此,亲子共读的形式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尤其重要,是幼儿文学最基本的传达方式。同时,亲子共读对于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和倾听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同样具有积极意义。[1]
当前,亲子共读已得到越来越多幼儿家长的认可和实践,但许多家长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或在方式方法、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存在偏颇。此处,单就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材料选择,谈一谈可能存在的几点误区。
误区一:选择的读物应以关注幼儿的品质培养、习惯养成为根本,或以有利于幼儿的语言习得、知识获得为出发点。
我国的幼儿文学创作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传统,往往将教育功能摆在首位,一定程度上将文学作品当成了思想启迪、习惯养成的工具。幼儿家长、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文学读物的时候,也经常是以作品是否能够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良好习惯,是否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作为衡量标准。实际上,文学作品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应具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幼儿文学读物不是道德读本,不是思想的图解,也并非识字的工具。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发问:“通过这本书,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在小学、中学,当老师推荐了一本好书,学生立即知道随之而来的作业就是写一篇读后感;学校组织看一场电影,学生同样明白,这是以上交一篇观后感作为代价的。长此以往,在孩子的意识中,阅读就等同于写读后感,必然需要“懂得一个道理”。阅读成为一种任务、一项作业,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其实我们不妨自问,在我们的童年,当我们满怀期待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如享受美味大餐般看完一集《米老鼠与唐老鸭》或《猫和老鼠》后,除了收获了快乐与满足外,我们真的从中“懂得一个道理”了吗?
对于最初接触书籍、接触阅读的幼儿而言,与其让他们从书中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却因此而厌恶书籍、畏惧读书,不如让他们去读一本快乐的书而能够因此喜欢上阅读,哪怕是除了快乐以外一无所获。更何况,快乐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收获。“早期阅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部分,目标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幼儿期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导,因此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娱乐和趣味,顺应和满足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幼儿文学原本就应该是快乐的文学。关于读书,还有什么能比从阅读中享受乐趣、把阅读作为生命本体的需求而由此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呢?
当然,我们并非是要排斥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只是在目前教育功能已获得足够的甚至过分的重视的背景下,更需意识到并去呼唤幼儿文学的娱乐性、审美性。亲子共读是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让幼儿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进一步去碰撞文学作品中涌动的情感,在父母相对成熟的审美意识的引领下获得美的熏陶,在融洽和谐的亲子交流中感受文学作品飞扬着的愉悦,这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因此,当家长在为亲子共读选择图书的时候,在关注教育性、知识性的同时,不要忽略了那些呈现出人类的真挚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蕴含着人世间的真善美、展露了孩子的天真与童心,真正能够浸润孩子的心灵、滋润其情感,并成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例如,法国费卢里、布瓦纳尔的“兔子小白”系列丛书,适合两岁半至三岁的幼儿与其父母的亲子共读。小白会因为妈妈出差,感到“有点难过”,很想念妈妈(《想妈妈》);会因为尿床了而觉得不好意思,却因一次成功地尿在了尿盆里而获得一种“已经长大了”的自豪感(《尿床了》);会因为没玩够被妈妈叫走而跟妈妈赌气(《生气了》);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也经历了从彷徨到适应的过程(《上幼儿园》);第一次坐火车既好奇又快乐,跟着新结识的小伙伴在车厢的走廊上跑来跑去(《乘火车》);在公园里体会了认错人的尴尬和找不到爸爸妈妈时的害怕(《迷路了》);第一次跟着爸爸去游泳池游泳,要带着钓鱼竿钓鲨鱼,还把更衣室的钥匙掉到了泳池里(《去游泳》)……书中没有道德的说教,只是通过一只名叫小白的小兔子日常和简单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幼儿生活别样的情趣。
荷兰阿兰德·丹姆(文)、亚历克斯·沃尔弗(图)“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是一套适合父亲与孩子共读的图画书。作品以一个个单纯、温馨又细致动人的故事和让人开怀而笑的幽默,表现了小熊父子间的真情交流。在清翠的田野、和煦的阳光、舒爽的微风、潺潺的溪流中荡漾着父子间相依为命、亲密无间的人伦亲情。
日本庆子·凯萨兹的绘本《我的幸运一天》,以一只小猪错把狐狸家当成小兔家而自投罗网作为故事的开端,构成狐狸的“幸运一天”。精明、狡诈的狐狸与粗心、忠厚的小猪,看上去力量悬殊的较量,似乎毫无悬念。而最终经过一番充满戏剧性的斗智斗勇,聪明的小猪不但机智地逃出了狐狸的魔爪,而且戏弄了狐狸,“村里最干净、最肥、最柔软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狐狸的“幸运一天”最终成了小猪的“幸运一天”。简洁的文字、幽默的图画,传奇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相信都能从这部作品中获得无尽的乐趣。
误区二:选择的作品应是浅俗直白的,能够被幼儿完全理解和接受。
毋庸置疑,亲子共读应以幼儿为本位,选择的作品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文学都是浅俗直白、一览无余的。优秀的幼儿文学应当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趣和生活形态,浅显而不浅薄,单纯而不单调。
同时,在为幼儿寻找适合其阅读水平的文学读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鉴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3](P243~251)即幼儿的阅读能力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阅读水平,另一种是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亲子共读的作用之一,就是幼儿在父母的帮助引导下,阅读鉴赏的能力获得不断提升,实现从第一种水平向第二种水平的过渡。也就是说,我们所选择的读物,不能总是停留或滞后于幼儿的实际阅读水平,而应该是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能够通过读物不断引导幼儿阅读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来带动读物层次的提升。
此外,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性认知也是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高。许多复杂的人类情感其实在幼儿期就在持续的接触,当然,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认识的程度也会不断加以深化。我们很多人在童年时就会朗朗地吟诵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而我们当时尚无法体会诗中的乡愁以及对于春光、生命的流连。但它们依然成了我们记忆深处最明晰的珍藏,成为我们生命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因此,不要以为最通俗易懂的作品会最受幼儿的欢迎。许多幼儿文学蕴含着最普遍的人类情感和人格内涵,也许超出了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但是只要他们不排斥,愿意去读,就可以作为亲子共读的内容。它们可能已经成为孩子记忆中的丰厚积淀,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断重启记忆之门,与之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激起情感中最美妙的涟漪。
比如秦文君的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大狗和小兔枕头》,讲的是一只小兔枕头进入了童年时代的大狗喀啦克拉的生活,彼此为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狗越长越大,而小兔枕头还是那么一丁点,它老旧了,催眠曲也都过时了,最终它的位置被一只大方头枕头所取代。于是,小兔枕头跟着风离开了,去过世界许多地方,最后住进了枕头博物馆,但它仍然时时想念大狗,“一天要想好多遍”。故事在结尾处写道:“但是,如果大狗找来了,他还会认出小兔枕头吗?真的!作为一只枕头,小兔枕头已经很老很老了,只有它的心还是年轻着,发出亮光,那里,有深情,藏着大狗喀啦克拉的名字。”小读者或许长大后才会读懂:其实在我们生命中或许也有个小兔枕头,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深情地呼唤着我们的名字。
荷兰马克斯·维尔修思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丛书适合三至六岁的幼儿。丛书以带有简笔画风格的图画、透着些许幽默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一只青蛙及其朋友们的成长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铺成通向心灵的路径,而最终指向复杂的人格主题。可能家长会认为其中的某些主题太过复杂、深奥,比如,关于“爱”(《爱的奇妙滋味》),关于“生命”(《鸟儿在歌唱》),关于“友情”(《找到一个好朋友》),关于“自我”(《我就是喜欢我》)……这些话题甚至连我们成年人都说不清、道不明,是否真的适合幼儿接受呢?其实,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将故事中蕴涵的主题揭示得一清二楚,包蕴着深意的故事,假如幼儿一时理解不了,那么不妨就当成单纯的故事来读,只不过是在故事性之外还多了些体悟的语境和思维的空间,让孩子伴随着成长的历程去慢慢咀嚼消化。
爱尔兰山姆·麦克布雷尼(文)、英国安妮塔·婕朗(图)《猜猜我有多爱你》和美国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克雷门·赫德(图)《逃家小兔》都是通过一对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的对话演绎关于“母爱”、“亲情”的永恒主题,成为幼儿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爱,又是穿越时间、跨越空间,让你逃也逃不掉的。能够让幼儿从小浸润在爱的氛围之中,在爱的包围中成长,用一生去体会爱的浓情蜜意,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呀!
因此,幼儿读物是否浅俗直白不应作为我们选择亲子读物时的衡量标准,它甚至不能作为幼儿文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应当在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实际阅读水平、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考虑其阅读能力发展的趋势,选择那些能够推动孩子现有阅读水平增长的作品,让孩子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益智而又陶情。
误区三:选择的主动权应完全交给孩子,以保护和促进其阅读兴趣的形成。
不可否认,在亲子共读环节,应当以孩子为主体,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真正为他们所喜爱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家长在读物选择中的主导地位。幼儿尚不具备独立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成熟的价值评判标准,在选择读物的时候,更容易被新奇花哨的外观所吸引,而很少去关注其内容及年龄适应性,往往经过自己选择买回家的读物并不适合自身的阅读水平,也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随手丢弃。这样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也会使幼儿视书籍等同于普通的玩具,而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这与家长保护和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初衷适得其反。
因此,对于亲子共读的材料选择,家长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可以首先帮助幼儿作出选择,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以调整自己的选择标准。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还要逐步引导其掌握自主选择读物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在提高判断水平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选择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这就需要家长掌握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基本常识,把握幼儿文学的经典之作和时下优秀的作品,以宏观的视野,高屋建瓴地引导亲子共读的进行。因此,亲子共读的实践过程,实际上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误区四:对于孩子的阅读投入,应当不惜成本。选择的读物,多多益善。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智力投入,对待幼儿读物,往往不计成本,认为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则选择书籍多多益善。其实这种观点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不利的。
幼儿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导,幼儿在最初接触书籍的时候,往往将其归入玩具的范畴,作为自己游戏活动的一部分。但是,书籍并不等同于玩具,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书籍在反复的阅读中可以不断提升认识,获得历久而弥新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即使是玩具和游戏也喜欢反复地玩,每玩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而对于阅读更是如此。幼儿在最初接受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时,有时对于声音层面的把握甚至要超过意义层面。对于自己喜欢的故事,幼儿往往要求家长一遍又一遍地读。当家长十遍二十遍地反复诵读的时候,却蓦然发现,孩子竟然已经能一字不漏地将整个故事背诵出来。
因此,在亲子共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复和强化,提倡“精读”,要力争使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能够在幼儿的记忆中留下些许痕迹。如果一味地求多、求广,一遍读下,那么即使读过的书再多,也如过眼云烟般不会给幼儿留下太多的印象。而书籍的数量过多,也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不利于幼儿专注阅读、专注学习习惯的养成。
误区五:短小生动的童话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是可供亲子共读的唯一选择。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幼儿发展想象力和阅读兴趣,是幼儿文学主要的文体。但它并非亲子共读材料选择的唯一内容。除此以外,幼儿文学还有更为广阔的范畴,如儿歌、儿童故事、儿童科学文艺、儿童散文等等,对于五、六岁的幼儿,儿童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儿歌以自然合节的韵律展露了天机活泼的稚拙之美,从听觉上给婴幼儿以愉悦,并能起到训练语言的作用;儿童故事较多地取材于儿童生活,向幼儿展示了除童话世界以外的另一个更为真实、更加亲切的生活世界;儿童科学文艺以艺术手法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可以使幼儿在进行文学欣赏的同时获得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精神的陶冶;儿童散文、儿童诗通过散文化或诗化的语言和意境表现了文学语言的形式之美,让幼儿沉浸其中,获得美的熏陶。
因此,当家长选择亲子共读材料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童话领域,而应当放开视野,进行多角度的选择和尝试,从而让幼儿得以接触多种语言形式和文体样式,感受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
[1]左志宏等.图画书指导阅读对幼儿挑战行为的改善[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2]刘斯凝.绘本阅读与幼儿相关能力培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维果茨基著,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