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发展模式

2013-08-15 00:49:04许迎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体育建设文化

许迎伟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根本无法计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巨大的。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体育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附加精神为内涵,涉及内容广泛的文化管理形式,它在培养员工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加强员工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不断丰富和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培育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自觉行为,不断提升企业形象。

一、体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体育的作用

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体育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了五种作用:一是增强体质、强国强民的作用;二是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品质的作用;三是培养人们勇于竞争和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内部凝聚力的作用;四是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五是为社会提供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作用。

2.体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通过培育体育文化可实现如下目标:一是打造一支力量强大、工作效率超强、及时有效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员工队伍;二是培养团队意识,增加内部凝聚力,增强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三是培育员工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的精神;四是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五是扩大企业影响力,塑造企业形象,形成企业品牌。

二、国内构建企业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获取经济效益,这就导致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培育体育文化停留在表层甚至“追风”的层次,有时偶尔为之,有时草率为之,有做广告和作秀的成分。有些企业虽然重视体育文化建设,但对如何培育体育文化知之甚少,有时因为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发展上,文化建设受到冷落。

2.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缺乏远期规划,目标定位不准

文化建设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操作时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也缺乏长远的规划,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本身就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创设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缺乏文化的高度、国家的高度、社会的高度,导致企业体育文化基础薄弱。随机性和短期性常常让这种居于从属地位的长期行为陷于被动和昙花一现的状态,从而大大限制了体育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窒息了企业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影响其能力的发展,从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3.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管理水平低下,操作不规范

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人士和专门人才去操作和执行。但当前国内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部门通常落在企业党工委、团支部或工会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肩上,目标不明,任务模糊,功能不健全,执行弱化,操作不规范。这种缺乏制度保障的体育文化建设难免流于表面,陷于走过场的不良状态。

4.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投入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体育文化的培育也离不开资金投入。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唯一终结点,一旦领导者预测到实施某种企业体育文化活动难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就会相应降低在该方面的投入,导致文化规划难以维继。

三、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类型

所谓企业体育文化模式就是指企业内相当固定的体育文化的构成方式及特征,即相对固定的实施方式或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四种:

1.先虚后实模式。即企业通过对本企业发展历史、文化底蕴及潜力的分析、挖掘和整合,提炼出企业文化,并结合适合自身的体育活动,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员工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实施的过程。程序通常是这样的:首先选择访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强化与员工的沟通,然后设计制定《企业体育文化手册》,再通过各种途径或渠道将企业体育文化传播开去,接着就要建立相关弘扬企业体育文化的制度,并选择适宜的活动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这种模式也称垂直式模式,具有组织严密、效率高的优势。

2.先实后虚模式。相对于前者,这种模式采取逆向方式,通过具体的体育文化活动传递企业体育文化的理念、体育文化的精髓,说得简单些就是找准切入点,由个体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利用看似普通的体育活动在员工中达成共识、实现目标。这种模式易于操作,其影响一旦形成,就能够自然顺畅地延续下去。

3.互动模式。前两种模式的实施都囿于企业内部,这种互动模式则由企业延伸到社会,互动的另一方可以是社区、党政机关、学校等部门或机构,双方共同在体育活动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影响力等。缺点是环节复杂,不易操作。

4.俱乐部模式。这种模式较为现代,其企业体育文化是相对独立存在,并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企业通过建立体育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式的管理和运营,传播自身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实现自身目标。优点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缺点是有市场风险。

四、对构建企业体育文化的几点建议

企业体育文化不是单一存在的,是附着在企业产品和员工身上的理念和状态,是与诸多方面相互渗透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构建企业体育文化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吸收和强化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优化企业体育文化的行为制度,加强设计策划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给体育文化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传播平台,使其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最终形成独具企业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现提出如下建议:

1.深入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体育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凝聚力

价值观是企业构建体育文化的首要问题,也是重要问题,任何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无法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理念都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因此,任何企业在实施体育文化建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将企业体育文化与员工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重点关注员工、股东以及社会的需求,提炼出正确、清晰、科学、鲜明、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这个过程是明确方向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凝聚人心的过程,要通过全面调查了解企业员工的想法,切实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认真归纳筛选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体育文化吸引力

企业体育文化的核心一旦确立,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企业员工中间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体育健身、体育竞争、体育发展意识,不断提高员工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除了企业内部的宣传外,还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让企业的体育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细节操作上,要善于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板、宣传册(单)、户外广告、社会活动赞助等手段来宣传,要关照到企业开展的每项体育活动的名称、标志、服务、口号、体育器材设备等。同时,更要全力创新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深受员工欢迎的体育设施和场馆建设也要加大宣传推广,吸引广大员工自觉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活动中来。

3.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强化文化的塑造力

因为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保证实施,否则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所以,必须加大探索推进力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更为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活动执行人员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确保活动质量。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不仅要以该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还要兼顾时代特征,不仅要注意规章制度的科学性,还要兼顾其可操作性。

4.加大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

企业体育文化建设需要较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第一要想方设法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体育活动场馆的设计、规划和使用要通盘考虑,全面实施;第二要加强对企业体育文化管理人才和员工的培训力度,适时通过集中授课、实战演练、专家讲座、运动队对抗、后续人才培养等方式培训大批管理人才和运动人才;第三要对企业员工的体育运动消费进行鼓励或补贴。为激发员工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热情,企业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员工的健康消费意识和能力,让员工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惠及个体,服务企业,意义非凡。

5.善于借助民间体育组织力量,共同发展

民间体育组织具有人员众多、影响广泛、活动频繁等优势,企业要善于借助民间体育组织的力量共同开展企业体育文化活动,在提升本企业体育文化影响的同时,加强横向联系,在服务社会、回馈企业的基础上,推动本企业的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更加富有生命力。

总之,现代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大加快,但必须全面考虑,制定发展战略,选取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健全企业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不断丰富和增强企业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扎实推进企业迈上更好、更强的新台阶。

[1]李雪婷.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及构建途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7).

[2]徐丹丹.浅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3]贾梅芬.加强企业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性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17).

[4]赵克.现代体育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猜你喜欢
体育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