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国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古人最早也认为游客和美景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古代的美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旅游接待地。从古至今,旅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单单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是由于大量的游客在与当地人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接待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当然,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也是两方面的。
由于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接待地在旅游开发中就有可能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便展示更好的文化遗产来吸引游客。二战以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旅游产业经济优势的凸显,许多国家或地区都逐渐对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系统保护、挖掘和利用措施。例如,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出台了限制游客数量和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核心景区的严令;《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也早在2006年10月1日颁布施行,明确规定“福建土楼”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根据保护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接纳游客,避免过度人为活动对“福建土楼”文化遗产造成影响。
当旅游者置身于异地游览时,其实质是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一种所到之处的有别于自身母文化的文化。这也正是当今旅游发展趋势中,民族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也是众多的外国旅游者“不远万里”纷至沓来,涌入拥有厚重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动机所在。这种结果不仅给接待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接待地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如:原本仅限于日常生活和学者研究领域的满族文化,由于具有国内外知名度高、各种载体的视觉与听觉审美特征强等特点,迅速步入市场成为当地最为亮丽的一道人文景观,并越来越发展成为推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旅游大潮的主要文化因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满族文化热。
在旅游时,由于游客特有的好奇心和虚荣心,使得“乾隆遗风”的行为比比皆是。例如有人在接待地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有人随便破坏具有文物价值的名贵壁画等。除此之外,过度旅游开发也让历史遗产不堪重负。也许正如法国研究旅游社会学的郎卡尔所说:“是因为旅游业所能带来的实惠,而不是因为它们对当地居民所代表的价值。”旅游本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发展旅游是弘扬历史文化遗产并为保护遗产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但是过度开发利用,只能带来令人惴惴不安的结果:文物周围的建筑物多了,楼高了,路宽了,但扬尘也多了,汽车多了,尾气排放多了,游人多了,二氧化碳多了,垃圾和环境污染也多了,原来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原来的特色景观也逐渐消失了,历史文物也由此破坏了。
旅游不仅仅使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大量来自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冲击着接待地的文化特色。在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可能被同化甚至异化,而旅游活动则加剧了这一进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居民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在外来经济势力的直接冲击下,民族或地区的自卑感和媚外思想会逐渐加重。比如,现在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区别,民族服装很少有人穿,年轻人不太爱说摩梭话,传统走婚习俗被结婚冲击,若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代,摩梭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消失,“东方女儿国”可能也会因此灭亡。想到这,笔者想起了,美国学者佛克斯所说的一句话:“旅游业像一把火,它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
旅游接待地为追求经济效益积极迎合旅游者的口味,而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具有娱乐性、商品性和意义消解的特性,数量不少的旅游者并不真正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是为了猎奇,这就使接待地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被不正当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的可能。本来接待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固守着祖宗传下来的种种,但随着旅游者的到来,原本平静、稳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原来耕地时唱的小曲也可以变换成钱,这使他们的商品意识觉醒了。但是接待地政府或是旅游开发商为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使得原本传统的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泼水节在外来游客的影响下变成了类似于西方“西红柿节”“草莓节”之类的狂欢活动,已失去了传统的规则和意义。民族文化由于注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和外壳。
旅游现在不仅成为接待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相对论是永远存在的,正是这种积极的影响,使得当地人们更加急切地追求经济效益。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是为了赚钱,而现在他们即使没有文化也能通过买卖赚取高额利润,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辍学直接经商,导致接待地人们受教育程度整体下降。这样一来,人们的素质就会降低,区分事情的好坏能力也有所下降,接待水平也很难提高。比如泰国那些男孩从小不上学,就靠打雌性激素来变换成外表是女孩的特征博得游客一笑,吸引游客的眼球,由于从小缺乏教育的原因,甚至道德观念也随之松懈,乞讨、卖淫、吸毒等随之而来,甚至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上述只是简单论述了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就问题百出,如果综合来说,它对经济、环境等都有影响。所以说,旅游是“脆弱”的行业,要想让旅游业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我们必须解决问题,让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我们需要从对接待地和当地居民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解决。
(1)充分正确认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既重视旅游经济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和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当代公平、世代公平)。所以我们在实施时,不管是旅游者、接待者还是其他任何人,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各方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游客尊重接待地的经济模式及传统生活方式,真正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接待地正确把握对外来游客及文化的态度,不可一味抵触,也不可全盘皆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且必须在保持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则上进行,不可一味向“钱”看。
(2)发挥政府保护文化的作用
与其他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相比,政府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政府是一个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机构;其二,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所以,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依靠政府的协商沟通和宏观调控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还要发挥它的立法职能,明确市场主体在资源开发和使用上的权利和义务,以便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进行公正有效的约束,对破坏文化多样性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3)设立“民族文化窗口示范点”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但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特色弱化,还有一些问题就是缺乏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一些地方只是“各布各的阵,各下各的棋”,没有形成统筹规划、统一经营的区域布局,所以需要启动一个增强接待地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建设工程。比如,接待地的政府设立一个“民族文化窗口示范点”,在此进行展示本地的特色文化和工艺,让人有获得深度文化的体验,有留恋往返的感觉。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游者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告诉当地人们不能忘本,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人们必须强化对文化的认知,最好就是整个接待地都能弥漫文化的气息,充满文化的活力,打破商业化的恶习。
(1)定期对接待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加强保护旅游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定期进行教育,让居民树立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充分认识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是关系到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子孙后代发展的大事,充分让居民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性,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坏了他人和全局的利益,以免断了子孙路,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甚至旅游企业就要经常性地向居民说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及失去地方文化特色的可怕性,并及时用典型事例来进行充分说明,让其充分认识到,要想与社会发展同步,要想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尊重当地居民,让其参与旅游决策
当地居民是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理解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的内涵,知道哪些资源可以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由政府一方做决定。所以政府在与旅游经营者制定当地旅游发展规划的决策时,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态度,充分考虑居民的各种愿望,要开发对居民长期有利的旅游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多方面地征求居民的意见,合理安排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并使居民较多地参与到旅游接待中,在评估旅游开发产生的各种影响时,要听取居民的意见,了解他们对旅游引发影响的态度,从而制定有效对策。
对于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热门,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定规律。旅游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并且这两方面的影响相互交织。这就需要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商讨,并且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法律政策及行动准则,认真贯彻实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把握一定的“度”,使得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1]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以云南丽江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刘丽娟,冯麟茜.试析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3]乌兰,李玉新等.生态旅游[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孙晓亚,邓朋艳.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
[5]龚胜建,龙思谋.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促进景区经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6]王小会.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