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的高职《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013-08-15 00:4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实训教材

高 山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国际金融》是一门知识面涉及较广,交叉学科多,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时效性强的学科。它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由于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较欠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往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不好,质量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前,要求高职学生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并非一夕而就,需要长年累月的积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探索,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挖掘。

一、兴趣导向教学的重要意义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教育与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作为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知的最强烈、最现实、最顽强的源动力,其强大的驱动力是任何一种激励机制都无法比拟的。

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兴趣的这种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促使人们主动排除障碍去认识、去探索、去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种愉悦的感受促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当中。

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大脑神经细胞只有处于兴奋状态时才能进行积极思维。只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才有活力,才具有灵魂。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刺激和增强细胞活力的动力。以兴趣持续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使之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调动全身各种感官,增强注意力,继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目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在《国际金融》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学习兴趣欠缺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一下几种原因:

首先,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是因为了解、感兴趣而选择,大多因为金融专业就业前景良好,甚至有些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由家长决定的。入学后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无心学习,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其次,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国际金融》课程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基础,若只注重理论教学,必定会造成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的情况。再次,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某些难点问题很容易造成因为听不懂、难以理解而放弃学习的情况。

(二)教材体系不健全,教学内容偏难

目前市面上的《国际金融》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但真正适应高职《国际金融》教学的教材却较少。首先,教材内容偏深是普遍存在问题,有些高职教材和本科的教材体系几乎没有区别。《国际金融》这门学科涉猎较广,交叉学科多,教材应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在保全整体框架的同时适当减少理论部分内容。其次,课程体系没有根据不同专业有所区别,很容易造成内容上的重复。许多专业都设有国际金融课程,但各专业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求都不尽相同。例如,国际贸易专业都开设了《国际结算》课程,但是许多教材体系中都涉及国际结算内容,造成课程上的重复。因此,无论在教材的选择上还是在具体的教学上都需要充分考虑各专业、各方向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层次分别甄选,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三)鲜有加入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人才培养必须区别于本科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而非理论学术研究。高职高专的《国际金融》课程体系必须有别于本科的《国际金融》体系,大量引入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训环节。即使有加入实训环节,也只局限在课堂上,仍以平时上课模式进行,无法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

《国际金融》体系内容涉猎广泛,时效性强,内容更新较快。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链接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更新行业资讯,让学生们了解国际金融,进而产生兴趣,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主动寻找、接受知识。

(一)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国际金融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学科。热点问题多、研究资料广,为引导式教学提供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讲外汇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讲国际收支时可以指导学生们思考我国“双顺差”的形成原因等。同时辅以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热点讨论和分阵营辩论等,以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们在学习这些理论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问题,使课堂内容既来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从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金融现象,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增强学生们继续学习的动力;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设定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同时学会批判性地吸收、提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授之以渔,培养学习专业素养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资讯以几何型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学无止境,走上社会不是学习的终点,课程结束更不是学习的终点。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导入最新热点,为学生解码资讯,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贴近生活,授之以渔,养成学生主动关注行业最新资讯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经济学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三)大量引入实训,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兴趣

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是不可获取的,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要实现实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某个教学阶段中的学习内容来具体设计安排,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进行整合。比如现在许多财经类网站提供免费的模拟交易账户,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账户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这样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和数据运用到一个具体的环境当中,更具直观性,让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体验真实环境。另外,在以实践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订单班等形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生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加真实地体验社会工作环境。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多利用专题音像资料、PPT演示、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来丰富课堂。例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华尔街》《货币》等记录片,其内容丰富、有案例讲解又有理论阐述,虽然不提倡教师以播放影片代替日常课程讲授,但这些音像资料作为课堂辅助材料或者课外补充材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其直观的效果展示可以弥补课堂讲授抽象、乏味的缺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了解学科最新资讯,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热点问题充实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五)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课程实用性,培养职业兴趣

教师由于常年在校园中执教,难免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情况。为适应目前多变的社会环境,应鼓励教师多到企业中去顶岗实践或者兼职,积极参与企业业务实践,更好地让理论贴近实践的同时,及时了解行业近况,调整课堂内容,让课堂更贴近社会,为今后学生毕业从校园走向社会,由学生向员工转变做好铺垫。另外,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定时给学生做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今后的职业环境,培养其职业兴趣,让高职教育更加职业化。

[1]刘磊.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0,(3):63-64.

[2]刘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4):91-92.

[3]李川红.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50-51.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实训教材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