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教师流失

2013-08-15 00:51吴国贤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薪酬院校

吴国贤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力量,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高低无疑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的关键,合理的教师流动能够增加学校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然而,近年来,高职教师流失现象日益严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职工,每年离职率都超过10%,过度的教师流失,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优秀教师流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整体认同度不高,社会上很多人仍然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高等教育,社会、家长、学生都把高等职业教育看成是地位明显低于本科教育的“低层次”教育,“上不了重点,上本科;上不了本科,上三本;上不了三本,上高职”,这是当今高职院校招生的社会现状。因此,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师,高职教师不能从社会获得认同感,这极大地挫伤了高职教师的从业积极性,促使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的频繁变动。同时,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社会的巨大变迁,教师可以选择的职业很多,拜金主义思潮容易使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这对高职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高职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再加上与其它职业比较后出现的心理失衡,使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自我发展,选择从学校离开。

2.高职院校自身条件

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促使高职教师流失,一方面,高职院校发展平台的限制。一个规模大、发展前景好、拥有优秀学术氛围的学校往往能够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然而,现今多数高职院校是所能提供给教师的教学科研资源,包括教学环境、工作环境、科研环境等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财政的足够支持,没办法提供给高职教师一个优良的发展平台,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忠诚度不断下降,严重影响高职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薪酬待遇。高职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基础弱,教学难度大,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对高职教师技能、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相比社会同层次工作人员,高职教师收入相对较低,出于基本的生活物质需求,很多高职教师不得不选择跳槽,导致了师资的大量流失。

3.薪酬制度与考评制度

其一,企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已经习惯了大锅饭、铁饭碗等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在教师的薪酬制度上,仍存在明显的平均主义倾向,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表现在专业技术职务相同的教师之间,薪酬差距几乎不存在,薪酬并没有与其岗位、业绩挂钩,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对工作能躲就躲,能应付就应付。其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和普通人一样需要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不能忽视,对他们来讲,高层次需求多于低层次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多于物质方面的需求,即教师追求更多的是事业的成功和价值的实现。然而,高职院校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科研教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关系、辈分高低等因素影响,使得很多优秀教师不能发挥特长,展示才华,这样,既抑制了人们提高科研水平的积极性,也抑制了人们成为“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

二、高职优秀教师流失的对策

1.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育投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需求首先是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解决高职教师待遇问题,遏制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失只能是空谈;其次,增加教育投入,包括工作环境、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投入,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教学科研环境的完善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的重要因素。

2.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作为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重视教师个人成长,在教学任务、科研课题、职称评定等方面应考虑教师个人目标的实现。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要克服领导的主观判断、减少人际关系因素,职位晋升不能仅取决于个人的资历和领导的评价,更要以个人能力、业绩、业务水平作为提升的标准。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再培训,学校要为广大教师的业务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会议等提供机会,划拨专门的培训经费,使其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的培训制度应将教师培训形成习惯,习惯变成制度,并用制度保障教师的培训经费。

3.建立合理的教师薪酬制度

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首先教师薪酬待遇对外应具备竞争力,高职教师薪酬不能低于社会同层次人才的平均薪酬,以保证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行业,提高教学水平,满足技能型教学需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次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建立公平、公正、重绩效的激励政策,实施绩效工资,以教师所在工作岗位为主,结合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贡献多少确定岗级,支付薪酬,合理拉开差距。对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要有一定的倾斜措施,努力促进公平竞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这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实施绩效工资,高职院校作为与社会、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院校,更不能落后。

三、结论

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想要彻底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不能单靠某一方的努力,加强社会对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师的整体认可度;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学校自身条件,并从根本上完善各项考核、薪酬制度,只有让教师亲身感受到工作过程中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才能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粟显进,王茜.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2,(03).

[2]金江熙.高校师资管理模式与机制探析[J].理论界,2006,(05).

[3]胡弼成.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症结刚[J].高等教育研究,2000,(05).

[4]陈欣.学校评价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及方法[J].教育探索,2003,(05).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薪酬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