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文化:变迁与重构

2013-08-15 00:47加芬芬吴晓燕
天府新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农民社区

加芬芬 吴晓燕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历史上的中国以农立国,立农而发展。长久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基层社会衍生出了独特的农村社区文化。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对农村社区文化产生了结构性影响,同时,农业主导地位的丧失,亦使农村社区文化产生了异质性变革。如何发展并逐步完善农村社区文化,成为我国目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解决农村社区的结构性失衡,改善农村社区发展现状,随之出现了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性安排,并逐步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2〕的概念。重新调整农村社区文化,提高社区文化的适应性和凝聚发展动力,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农村社区文化现代变迁与重构的视角,通过分析农村社区的传统结构、行为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探索社区文化的发展路径。①文中所指的农村社区文化,是广义社区文化,即在长久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环境下,对所形成的社区结构、传统准则、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总称。

一、农村社区文化的继替

“皇权不下县”,县级政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层政权,皇权张力的不足,导致农村社区的自发性发展与权力控制的间接性,农村社区的自治性形塑了农村社区文化的乡土性。随着农村社区的不断发展,其文化也不断继替。

1.传统农村社区文化的继承

以农为本,重农轻商,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尊君爱民,重义轻利,是中国古代儒家以礼为核心文化的基本思想倾向;〔3〕熟人社会,能人政治,是传统农村社区宗教、宗族等管理组织的基础。总之,传统中国社会形态塑造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特性,并影响至今。首先,农耕文化在当今农村社区文化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其次,以礼为核心的基本思想依然是农村社区的行为准则。再次,熟人社会的社会体系并未发生根本变革,社区结构带有一定的传统性。

2.现代国家构建中农村社区文化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权力下沉整合农村资源,带动工业发展。刚性权力的整合打破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平稳发展。首先,政社合一的剧烈变革体制,破坏了传统组织的基础,形成高度政治化的社区结构。其次,高度政治化的社区生活,碾碎了农村生活的自治性,导致社区生活的单一。再次,行政化的社区生活,决定了公民思想的行政化和依附性。总之,社区环境的刚化,使农村社区文化政治色彩十分浓郁,迎合了国家刚性权力的需求。传统农村社区文化至此丧失主导地位,但其影响依然深远。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文化的现代性变迁

集体经济时代高度政治化的农村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管控的逐步放松,其自主性和传统性得以生长。改革开放使社区文化的现代性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传统结构与现代性的嫁接

(1)从管理迈向治理的理念与模式初现

费孝通指出,农村社会每个人都有以血缘地缘划分的关系网络,每种不同网络体系交织而形成差序格局。〔4〕传统结构的形成源于稳定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的现代性变动,使传统结构与现代性嫁接。改革开放后,以政策、经济发展带动的社会结构变革,逐步改变了农村社区的权力构成,形成新的治理理念。首先,从国家层面讲,政社合一体制的解体,使国家对农村社区的刚性控制变得弹性化和间接化,社区环境的自治化和自主化,转变了政府——农民的传统治理观念;尤其是新世纪惠农政策的施行,破除了以农业税收为链接的“农民——皇权”传统权力体系,弱化了国家与农民的对立。其次,从社会层面讲,在血缘地缘基础上形成的以家族、宗族为单位的管理组织地位下降,以经济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管理组织逐步参与管理,形成了传统势力与现代组织并行的治理体制,家族、宗族观念弱化,现代思想萌生,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中现代社会组织意识、个人利益诉求与传统管理理念混杂在一起。再次,从个人层面讲,公民身份赋予的参与权利改变了传统权力分配格局,社区农民个人地位得到提升,治理观念和结构由他治转向自治。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治理结构、理念的变化,共同催生了农村社会治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农民地位公民化,社区管理自主化,社会参与多元化的国家、社会、个人积极互动的农村社区治理文化。总之,国家、社会、个人多元互动,合理共治的现代性治理文化逐步代替“管理——服从”的传统单向权力理念,多元力量共同主导农村社区治理文化的发展成为一种普遍趋势。〔5〕

(2)以权益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动,打破了农村社区稳固的以地缘、血缘、亲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结构,人口大幅度流动和土地的流转,交往的多元化、广泛化,使农民与陌生的人和社会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因此,以权益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现代社会关系网络逐步形成。所谓权益关系,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与他人、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交往过程中由法律所确认的权利义务及经济关系的总和。新式权益关系的融入,增加了农村社区关系文化的规范性和不稳定性,“人情”和“面子”地位下降,法律地位上升,并成为权益关系的核心内容。在以城带乡的社会发展阶段,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等已成为农村社区的普遍现象,亦是权益关系产生的缘由,社区结构的变革和权益关系的增多,无疑会交织成一张新的关系网络,并与传统熟人关系不断融合。然而,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使权益关系不断变化且不稳固,农村社区发展的滞后性和传统文化的惯性,亦导致权益关系发展不足;同时,权益关系的规范性和熟人社会关系的非规范性存在冲突,以致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因此,如何使以权益为基础的现代关系网络与传统关系网络互补,乃是一项挑战。

2.传统道德下新行为的初显

以农业为中心的、稳定的社区环境固化了农村社会特有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文化,将所有社区农民行为纳入其道德行为体系中,形成中国稳固基层社会形态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传统社区行为准则填补了刚性权力退出留下的真空,社区文化的传统性在新社区结构下重现。随着经济的极速发展,农村社区的变化和行为准则的失范,利益格局的变动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农民行为的无序性,形成了多元行为准则。首先,集体利益地位缺失。政社合一体制的解体,造成了集体地位的实际下降,农民个人利益倾向加重。其次,传统行为准则的失范。利益格局的多元,传统道德准则已难以适应多元变化的社会格局,传统精英对现实社会事务的处理能力明显降低,造成农民对传统信仰的下降,行为失范增多。再次,多样化行为准则的产生。多元利益必然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多样利益的追逐亦造成多元的行为方式,由此催生行为群体的复杂化和行为准则的多元化。总之,社区农民对传统行为认同逐渐下降,农民行为现代性与传统性并存且相互冲突,这也是农民行为文化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3.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农民单一而又辛劳的生活方式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土地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下降,进而促进了以农业为中心的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

首先,生活领域扩大。传统生活领域以地缘为界,而就业的社会化、信息的流通,不仅从器物上变革了农民生活,亦使农民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从视野、观念上突破了地域限制。同时,生活领域的扩展促动了需求的多样化,对公共需求的要求更多更强烈,客观上要求农村社区公共事业的发展适应这一变化。

其次,生活模式多元化。改革开放推动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这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满足其各种需求提供了场所和方式,改变了农民处事方式和生活模式。一是传统生活方式受到挑战,农村社会受到来自城镇生活方式的冲击,转变了传统生活的习性,致使传统习俗逐渐衰落;二是利益分配向城镇倾斜。传统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现在可以通过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开办私营企业等多种方式获取收入,加之社会身份的多元化,推动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到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①曹茸.中国城镇化率首超50% 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待解.农民日报http://www.huaxia.com/xw/dlxw/2012/03/2780907.html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非农业人口的极速提升,说明农民生活范围的外化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

4.子民观念与多元文化的张力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组织和管理国家,〔6〕与此适应的服从文化,克己复礼、反躬自省的道德体系压抑了公民思想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子民观念受到冲击,催生了多元文化的发展。首先,子民思想遭到削弱。市场经济的发展、权利意识的萌生、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改变了农民的思维习惯,子民思想在一系列现代性变革下,逐渐失去其存在根源,公民观念得以萌生发展。其次,多元文化的产生。子民思想的弱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多样化,多元文化产生于多元的社会形态。随着农民收入来源、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和生活范围的扩展,多元文化的导入与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时期,多元观念的并存,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子民思想的延续与现代公民观念的矛盾使农民无所适从,社会准则和生活模式处于变动不居状态。因此,在重树社区认同的关键时期,积极的政策引导和社会扶持,是避免多元冲突的有效方式。周晓虹教授在《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中,将中国社会心态分为:传统价值观断裂期、价值观的空白期、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萌生期、顿挫期、复苏期和发展期六个阶段,〔7〕揭示了传统心态与多元文化的博弈发展。如今,在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并未发生根本变革,传统文化依然有其适用性,而多元文化又来势汹汹,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博弈共生,是当今农村社区文化的基本概况。

三、新时期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探索

总之,我国传统农村社区文化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革、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向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缓慢过渡,如何使其传统性与现代性合理衔接,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文化,便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

1.制约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困境

首先,城乡二元格局及其引致的发展差距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徐勇教授指出,历史上我国城乡之间为统治与服从,汲取与供养的关系,〔8〕传统农村社区文化的服从性,阻碍了其现代性变革。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仍严重滞后于城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将城市放在中心地位,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向城市流动,农村资源的加速流失,加速了农村社区文化的衰落。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城乡的二元格局决定了城乡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落差,城市市民生活环境、福利待遇、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因此,城乡交流弱化了农村传统社区文化的效用,抑制了其自发发展。二元格局,造就了存在已久的城乡差距,文化的严重落差,阻碍了农村社区文化的理性重构。

其次,内部动力不足。内部动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处于决定地位,因此,探寻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因,是合理发展社区文化的有效路径。处于现代性变革期的农村社区,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其一,农村精英的流失。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精英外流,留村人口数量偏少,老龄化严重,是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趋势,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是农村文化衰落的重要因素。其二,价值观念的断裂。农村社区的空壳化,使传统社区文化的存在环境衰落,城市对资源的汲取凸显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弱势,由此一方面摧毁了农村传统社区认同,另一方面,无法建立现代性社区文化,行为失范、思想混杂成为农民中较为普遍的情况,阻碍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其三,社区资源的缺失。长久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农村社区内部积累不足,无法促成自身的有效发展,农耕主导地位的丧失,必然要求农村社区的转型,而转型需要的物质条件,在农村社区严重缺乏。因此,农村社区内部动力的不足会阻碍农村文化建设。

再次,外部支持不够。城乡互动,内外交流,以城带乡,互利共进,是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因此,外部的支持与援助对农村社区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农村社区的历史性缺陷使得农村难以吸纳到外部投资。现今社会,商品经济的逐利性,驱使资金向高收益领域流动,农村资源匮乏,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而社区文化的发展,恰恰需要资金的投入。与此同时,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来可以向农村注入,但历史上城乡地位差别决定了农村文化的从属性,且农民子民观念依然深厚,使城乡文化的融合与调适比较困难,外部扶持难以转化为内在动力。

除此之外,中国农村可谓千差万别,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凸显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复杂与困难。

2.重建农村社区文化的思路

现实的农村社区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时有冲突让农民无所适从。如何推动农村社区文化的现代性变迁,可以有以下思考。

首先,确保农民的平等权益。农村社区文化的重构,就是要建立城乡平等、公众参与、积极互动的现代性社区文化。然而,低水平的经济收入弱化了农民对社区文化重构的积极性;以“管”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强化了农村社区文化的服从性,从宏观上阻碍了社区参与文化的发展;农村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生活模式单一,制约了农村多元文化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城乡二元格局阻碍了农民平等权益的获得。因此,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变革管理模式,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组织,切实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才能够顺利推动农村社区文化的平等发展。

其次,构建新式社区认同。所谓社区认同,即在社区内部,所有社区人员共同遵守、信仰的价值观念的总和。社区认同,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因,亦是农村社区文化的立足之基。农村社区文化的现代性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社区认同,无神之村,难以聚合。因此,社区认同的构建成为必然,且有两种选择:传统社区认同的守护和新式社区认同的构建。社区文化具有继替性,在农村社区文化的重建中,必须保持历史延续性,才能更加适应村庄的发展,而社区认同的现代性变迁,也是一种趋势,二者择一不如二者兼容。这样,一方面保持了农村社区历史发展的惯性,另一方面,可以融入现代性的理念,传统为炉,现代性为材,相互融合,共同催生新式社区认同,才能确保社区文化的高度适应性,亦是构建社区认同的有效方式。

再次,创造外部良好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均需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需要内因外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前文提到,历史原因决定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弱势,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显现出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内外动因的不适与错位。因此,推动并保持农村社区内外环境的契合,是发展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现代的城市环境和落后的农村社区,是很难通过自身发展达到协调平衡的,需要构建合理的衔接平台来推动城乡之间的合理交流与互助。因此,经济帮扶,政策扶持、文化下乡等便是建设农村社区的常用路径。有了外部文化环境的合理引导,有助于推动和主导农村社区文化的理性发展。

最后,遵循文化发展的多元逻辑。地域差异、经济差异、历史传统差异等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复杂性,由此,难以用一种模式来概括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状况,而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也无法遵循一致的轨迹。但拒绝发展模式的构建,不代表农村社区文化的随意发展,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准则、原则,即特定的发展逻辑,来主导农村社区文化的理性发展,从而达到城乡互动,互利共进的目的。比如,构建城乡发展互动的理论基础;探寻城乡经济互进的模型;引导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等,既为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可遵循的依据,又保持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从而因地制宜地构建合理的农村社区文化发展道路。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3〕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

〔4〕费孝通.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31.

〔5〕张群喜.农村基层自治与农村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

〔6〕高建高春芽.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30年〔J〕.政治学研究,2009,(3).

〔7〕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J〕.河北学刊,2009,(5).

〔8〕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9-53.

猜你喜欢
现代性农民社区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3D打印社区
浅空间的现代性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