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涛
中原经济区从谋划到上升为国家战略,所用的时间与目前全国主要经济区相比是比较短的,说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加快河南自身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在于为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探索走出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经济区实际上是国家协调区域发展布局、实现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试验区。
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标志就是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和选择的路径。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发挥其主导作用,如何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认为,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根据河南省实际真正找到具体的抓手,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制造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来作为衡量一国工业化的程度,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则认为,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目前,学术界一般把工业化定义为一国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一般用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以及城镇化率等指标来具体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些特征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有过不同的表述。王新天、周振国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高速高质、信息化和工业化有效结合并且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等三个方面。曲格平把新型工业化道路视为是一种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刘世锦则从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入、融合或改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大体相同工业化阶段完成时间的缩短等4个方面来概括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吕政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史清琪把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归纳为3 个方面,一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学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二是要提高竞争能力,努力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三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逐步缩短工业化历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李悦则把中央对新型工业化要求的表述更简洁地概括为“高、好、低、少、优、适、序”,并把“在保持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适度增长作为“新”的重要标志。胡鞍钢认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任才方则认为,“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要摆脱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二是要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雷健、任保平把新型工业化概括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工业化,其基本特征一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二是层次结构合理的现代生态工业体系,三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以上学者们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特征的概括虽然比较全面,但过于零碎,并未把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通过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实际上这些特征都是由本质特征决定并由此派生出来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只能从我国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去寻找。这种大环境集中到一点,就是在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已扑面而来,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迫使我们不能再继续沿着西方传统工业化(即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走下去,而必须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样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们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或曰“两化融合”)才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只有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把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区分开来,才能实现上述诸方面的具体目标,也才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理论上讲,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可以有以下两种模式:
(1)“嵌入式融合”。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嵌入式融合”,是指在推进工业化中基本不触动(或很少触动)原有产业根基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式来不断增加其比重,提升产业层次,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或者说是原有产业存量基本不动而通过产业增量的高新化来达到二者融合的目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短时期内可以较快提高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其缺点是资金投入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新建立的信息化产业与原有传统产业的“两张皮”现象,原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很难得到提高。准确讲这种融合模式只能说是“两化”的板块式结合而非实质性融合。
(2)“渗透式融合”。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渗透式融合”,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所要求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或者说是把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中,促使传统产业在存量调整中得到提升,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并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这种模式一般投入较小、见效较快,对企业规模和技术条件要求较低,能够真正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实质性融合,其缺陷是真正适用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较难寻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涉及到传统产业今后的出路问题。国外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出路主要采取两类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类措施主要着眼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即把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融入传统产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提升,不断降低低端技术产品的比重,提高高端技术产品的比重,从而逐步缩小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发展空间。由于这类措施有利于传统产业在新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故称之为积极的措施。如美国20 世纪8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英国利用优势创业资本,从事与传统企业有关的并购活动;德国将虚拟技术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建筑、冶金、医药等传统产业改造,以提升其竞争力,等等;均可认为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范例。
第二类则着眼于对落后的传统产业进行保护或转移,即政府并不积极制定鼓励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具体措施,而是消极地保护或转移传统产业,正因如此,我们可称之为消极的措施。实际操作上这类措施又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对本国落后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力保护,使其在免受或少受来自国外同类产业冲击的前提下,仍得到一定的发展,如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行保护;二是将一些能耗、物耗比较高,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的传统产业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在本国已经丧失或正在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在国外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
可以看出,消极的措施虽然短期内可以使传统产业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有一个暂时的发展环境,但这是一种扭曲的发展环境,是一种人为保护落后的措施,从长期和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措施不利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进一步发展,因为它并未从根本上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水平提升。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实行这种战略,最终必然会使传统产业日益没落并走向衰退(然而,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完全取消传统产业而单纯依靠现代产业来支撑的)。相反,如果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发展不断融入信息化的浪潮中,就会使其重获新生。当然,对于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对那些工艺特别落后、资源消耗与浪费十分惊人、产品需求日益衰落并已没有发展潜力和改造价值的传统产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增加淘汰机制,使其出局。虽然这种方式不应归入狭义的“改造”范畴,但广义上说也可认为是“改造”,只不过是对传统产业最严厉的一种“改造”或处置方式而已。
作为传统工业比重较高、就业压力较大的河南,应怎样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既加快推进步伐又做到“两化融合”,就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根据河南省情和上述两种融合模式的优缺点来看,河南省应以“渗透式”为主来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
首先,这是由河南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决定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河南工业的总体特征,一是规模较大,全省工业增加值已由1978年的59.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950.9亿元①,增长约200倍;人均工业增加值也有1978年的83.8元增加到2010年的12706.9元,增长约150倍,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重要的新兴工业大省。二是门类较为齐全,据统计,全国工业39个主要行业中除“其他采矿业”外,其他38 个行业河南全部拥有。三是工业结构不甚合理,90%以上的工业是传统工业,其中大多又是资源消耗型的重化工业,由此决定了河南工业的投入高、能源、资源消耗大、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严重,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全国知名品牌相对不多。可以说,“大而不强”是河南工业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河南是工业大省,不如说是传统工业大省。换言之,占工业90%以上的传统工业乃是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能否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则主要取决于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未来走向,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工业化能否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也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的程度。
其次,改造传统产业是解决河南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河南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每年需要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80万左右,“人往哪里去”始终是河南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难以回避的重大问题。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必须解决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和提升,大多会拉长产业链,派生出诸多新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催生出诸多新产品和新的市场环境与市场机遇,不但原有产业,而且由此派生新的环节和新的产业门类等均会增加对劳动力新的需求。所以,利用信息化带来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虽然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短期内可能会对现有就业人员产生一定的“排挤效应”,但长远来看最终会由于新的生产环节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一定会对劳动力产生较大的“吸纳效应”,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大大缓解河南省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有利于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再次,从两种融合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虽然两种融合模式各自存在优缺点,但对于像河南这样传统产业占优势地位的内陆省份来说,总体上看“渗透式”还是优于“嵌入式”。因为河南省工业人员的素质和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整体说来较低,大量运用“嵌入”模式提升产业、产品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档次,上述说的“两张皮”现象就很难消除,不但不会加快反而可能延缓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通过“渗透式”模式则有助于克服这些缺陷,一方面它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把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融入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会使传统产业的产品得以更新换代,乃至升级为高新产品,从而也就间接地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所以“渗透式融合”不仅可以加快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最本质特征。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河南省传统产业进行广义的改造。其基本思路应该是:以转型、提高为核心,以盘活资产存量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步伐,加大改造力度。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制定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中长期规划。有关部门首先要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对河南省主要传统产业的资源条件、技术要求、资金来源、发展前景等状况进行排查摸底,根据情况区分类别,分别提出淘汰、转型和提升的目标要求及时间安排。对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要限期坚决淘汰;对于那些面临资源枯竭、开采困难的资源型传统产业,要在科学论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产业转型,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在此方面,焦作市产业转型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而对于绝大多数仍有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传统产业,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拉长产业链条,研发新的产品,建立新的发展平台,从而使河南省这些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等级和产品档次真正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同类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消除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河南省实际来讲,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是传统较为产业集中的领域,现有的企业制度很难适应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新的要求,所以必须改革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重大决策可追溯责任的董事会议事制度。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打破行业、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支持跨行业、跨产业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产业链。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措改造资金。目前河南省传统产业改造步伐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金筹措困难,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技改的贴息贷款政策,可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数量有限,长期看刺激作用并非明显。要彻底解决传统产业改造的资金“瓶颈”,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消除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要用足用活现有国企改革及其融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传统产业技改贴息贷款;同时要利用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有利时机,对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并要用足用活国家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的政策,做好已批准破产兼并企业呆坏账准备金核销和银行利息核免工作。二是,要积极利用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极力争取推荐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向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对正在改制和拟改制的国有企业,通过互相参股、债转股、补贴售股、职工持股、投资机构参股等形式,向省内外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直接融资,具备偿债能力的国有大企业,可否在批准额度内发行债券。非上市企业经批准可将国家划拨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或变现,其所得用于增资减债或结构调整。三是,省、市级财政应设立传统产业改造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河南投资集团的融资功能,千方百计筹措技改资金。
第四,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步伐,创新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模式,不断提高河南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造传统产业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有适应不同部门和产业技改要求的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源源不断地向其输送,为此,保证技术供应就成为传统产业改造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是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限制难以满足河南省庞大传统产业改造的大量需求,立足本省才是治本之策。所以,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快河南省技术创新步伐。首先要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省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在河南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入住河南省;其次,河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要调整思路,与有关企业联合攻关,重点开发与传统产业改造有关的先进适用技术,研制新产品,并培训用于传统产业改造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再次,河南省的大中型企业更要抓住难得机遇适时成立研发中心,加大R&D投入力度,与引进的企业合作,加快技术革新步伐,以保证传统产业改造的技术支撑。
第五,推动传统产业组织形式以传统点状经济为主向以现代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产业聚集区转变。河南省传统产业的组织形式一直是以传统的点状经济为主,企业基本上是自我循环,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产业链条短,信息化程度低,产业聚集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改变这种单纯的工业自我循环发展模式,把信息化融入其中,建立以现代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相同或相关企业连接起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河南省已建立了一百多个产业聚集区,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提高品位。
1.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试验区,能否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必须认真抓好这件大事。
2.河南能否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其关键是要找准抓手和突破口。本文认为,虽然各地区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具体抓手和突破口会有差异,而差异的原因源于各地不同的具体实际和发展要求。根据河南省情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认为河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应该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抓手。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可能成为河南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色所在。
3.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我们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就河南工业现状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但这绝非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乃至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有关部门必须把好技术关口,注意选择和运用高新或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决不能低水平重复。这样,不仅使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改造和提升,而且对所运用的高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又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提高产品档次的过程,其结果必然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促使河南省工业由大变强。
注释
①本文所引资料,如无特殊说明,均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1]参见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73).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52).
[3]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4]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
[5]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6]吕政.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讨[N].经济日报,2003-01-15,(2).
[7]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C].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0);转引自王德忠等.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8]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C].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39);转引自王德忠等.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胡鞍钢.新型工业化与发展[C].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49.转引自王德忠等.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任才方.新兴工业化指标体系[C].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7。转引自王德忠等.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1]雷健,任保平.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实现途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