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①

2013-01-29 12:35贺卫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6期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流动人口

贺卫华

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当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时,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会自发向经济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地区流动,这就形成了流动人口。

中原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不沿江、不靠海。在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该区域人口长期外流,中原经济区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口净流出地之一。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口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如何协调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大要务。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可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而且能为同类区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示范蓝本,进而提高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

一、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力决定的。因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对劳动力产生较大的吸引和聚集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是相辅相成。这在我国改革开放30 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东部沿海由于其较好的经济基础吸引了大批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根据迁移逆转了传统模式的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模式,而且指令性迁移比重越来越小,自发流动的比重越来越大,流动人口均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向符合切身利益的地区移动。

(一)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就中原经济区而言,人口总体上呈现净流出,但区域内部各省辖市人口流动模式也存在差异。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城市如郑州、洛阳等为人口净流入,其他外围区和周边区各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出。

人口流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影响效应不尽相同。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主要取决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若流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正效应。主要在于流出人口既缓解了区域内的就业、资源和环境压力,又有助于提升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因为人们的收入状况与其受教育程度呈现正相关。相反,如果流出人口的文化素质较高,在区域人口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这种人力流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1.中原经济区人口文化素质。中原经济区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据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显示(见表1),2012年河南省的就业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比例最高,达到57.8%,超过全国和中部其他5 省;大专以上就业人口为17.5%,在中部五省当中排第3 位。由此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

2.中原经济区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根据“教育的选择性”原理,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比普通人口更趋向于流动,且更倾向于流向经济和文化都更活跃的地区,而省际间的人口流动使人口密集的省份更加密集,这是由于流入了大规模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使该省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所以,目前探索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关键在于对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考察,也就是对人力资本的考察。

表1 2012年中部五省就业人口文化程度比较 单位:%

从中原经济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的文化素质构成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如下特征(见表2)。

表2 2012年中原经济区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 单位:人

由表2 可以看出,一是中原经济区流出人口文化素质高于流入人口的素质。课题组在郑州、聊城、邯郸和晋城四个城市选取的400(每个城市100)个样本中,流入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的89 人、大专以上文化的69人,而流出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只有58人,大专以上文化的达到107人。二是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以初中为主。从表2 可以看出,无论是流入人口还是流出人口,初中文化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分别为40.5%和32.3%。三是在选取的四个城市中,无论是流入人口还是流出人口,位于核心区的郑州市大专以上文化就业人员要高于其他四个城市。四是在流入与流出人口中,郑州市人力资本流入高于流出(见表3)。从表3 可以看出,郑州市的流入人口最多,是流出人口的1.56 倍,人力资本流入是流出的1.88 倍;聊城、邯郸和晋城三市流入人口都小于流出人口,表现为人口和人力资本的净流出,也意味着高素质人口的流失,这既不利于本地区经济长远发展,也会形成低素质人口流入和高素质人口流出的人口逆淘汰,导致本地区人口整体素质下降。

表3 2012年中原经济区四城市流入与流出人口和人力资本流入与流出比

3.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原经济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7.68%,劳动力供给丰富,能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劳动力要素需求。而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中对1927-1959年美国经济测算表明,物质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而人力资本则达43%。而且,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力决定的。因此,可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原经济区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模型的构建是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t)= A(t)KαLβ,其中,Y表示中原经济区的地区国民收入,A表示技术水平,在这里假设短期内技术水平不变,所以A为常数,K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L为在职人员人数,α为资本的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对数得下面方程:

Y=c+α ln K+βlnL

根据2012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以及在职人员数量对上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见表4)。

表4 中原经济区四市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影响计量分析结果

由表4 可以看出,就业人员和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R-squared值均接近于1。另外,从数据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的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而就业人口同经济增长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其中以郑州市就业人员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最大。从中原经济区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构成看,尽管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是劳动技能人口分布不均,缺少具有高级技术的人力资源,而低技术或无技术的劳动力富余,结果出现了劳动力技能人口需求与无劳动技能人口供给的结构性失业。而且,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中原经济区地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健全,导致高学历人口外流,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低技术或无技术人员又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所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进一步调整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提升地区的经济、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等水平,以达到控制人力资本外流的局面。

4.人口流动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流动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人口流动在提高本区域居民收入、扩大区域消费和投资,进而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中原经济区与其他区域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缓解本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导致了本区域人才的大量流失,劳动力供给不足,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出,使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缺少人力资本的支撑,长此以往,将会进一步拉大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20 世纪80年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崛起,根据“推拉理论”,人口将从外围或不发达地区向中心或发达地区流动。这种人口流动的特点产生了人口与发展空间分布的“极化”。库兹涅茨也认为经济增长与人口再分布是相互关联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决定人口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东南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同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收入、教育与就业机会都较多的中心地区城市群组,构成了对人口流动的极大引力。所以,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就成为诱发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这就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从西部向东部和南部流动的原因。

1.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概况。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大规模流动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伴随着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原经济区人口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至今,中原经济区还是人口净流出地区。这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外在原因在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等影响,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其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生活环境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出现了梯度差异,成为吸引全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原经济区内的人口向该区域流动的拉力。内在原因是中原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不沿江、不靠海、开放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所占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可以依赖的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日益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同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虽然中原经济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长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区域人口向外流动的推力,使中原经济区丰富的人力资本散失,表现为人才储备不足,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流出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2.中原经济区的就业弹性。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同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就业率的上升是直接相关的。正如“奥肯定律”所描述的一样,GDP的增长和失业率的下降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失业率的下降,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把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原因。

中原经济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也是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关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表5进行分析。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它是指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的增长。

表5 中原经济区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首先,从中原经济区就业弹性系数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就业并未出现同步的增长,表明中原经济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速度要慢于产业增长速度。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出现负值,这说明中原经济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数逐年下降,这些农业劳动力主要流向了第三产业,人口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在2010年和2012年均为负数,只有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出现就业率的上升,这说明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萎缩。而中原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从总体看均优于第一、二产业,说明中原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

其次,对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只增长0.004097个百分点,虽然正值表明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系数R-squared 仅为0.003348,相关性非常小,可见,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发展并非同步。

总的来说,中原经济区流动人口中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随着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将越来越明显。

二、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表明,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反过来,人口流动也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在区域经济实践中必须寻求二者的均衡点,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由于客观历史原因,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还不在均衡点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口持续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不协调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现代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入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在所有的要素投入中,人力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起核心作用。人力资本是指以生产技能、知识以及个人经验等形式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人力资本的存量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增加。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会根据工作机会变化而发生流动。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流动人口主要以收益预期为基础,通过从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区域流动到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工作,劳动者能够快速提高其生产效率。流动能够增加个人的收入和工作经历、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技能。

由于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原经济区人口持续流出,在推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出人口的收入,带动了中原经济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方向的调整,尤其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口持续流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出,已经影响到该区域人力资本的配置,导致人口流出与当地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需求的不协调。

(二)人口集中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协调

中原经济区人口在向城市集中的同时,经济总量也在向少数城市如郑州、洛阳、晋城、邯郸、聊城、长治等城市集中,但是区域经济总量向核心区集中的速度更快,给资源配置和城市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也给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带来巨大挑战。比较中原经济区各市级行政区域经济总量(GDP)占全地区的百分比与人口总量占全地区的百分比,如果这两项指标的差值为零则表示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一致,为正则说明经济集中程度高于人口集中程度,为负则说明人口集中程度高于经济集中程度,或人口分散(流出)速度低于经济地位的下降速度。

表6 中原经济区各市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人口占比与二者的差值

表6 中的数据表明,在所列13 个城市当中,2012年,两项指标的差只有郑州、洛阳、晋城、邯郸、聊城、长治为正,其他地区均为负,其中郑州市的差值高达6.9 个百分点,周口市的差值则为-2.5 个百分点。人口分布调整速度与区域经济集中过程的不协调,一方面直接造成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进而形成地区生活水平的差距,造成各种经济地理上的“过密”和“过疏”问题,如郑州、洛阳等城市日益显现的“城市病”,以及其他地区农村出现“三空”等问题;另一方面这种速度和过程的不协调也可以解读为人口流动的过程过慢,而区域间就业机会和福利水平的差异使大量人口在空间上长期流动,造成了房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交通成本过高等经济问题,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看护等一系列额外的社会问题。

(三)流动人口素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协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是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其中劳动力素质高低是决定因素之一。当前,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见表7),相应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也亟待提高。

表7 中原经济区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

从表7可以看出,在课题组选取的5个城市中,晋城、邯郸、阜阳未上过学的人口比重均高于全国(5.3%),其中阜阳市流动人口的该项比重高达7.8%。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口的比重则只有郑州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四个城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据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的调查,在中原经济区跨省流动人口当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原经济区流动人口的素质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也对流动人口就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重要影响。

(四)人口流动信息管理与区域合作需求不协调

随着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的不断加强,区域内的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但对流动人口的信息统计、管理与人口流动信息动态监测机制还没有建立,不能及时为中原经济区区域规划及战略合作提供可靠的劳动力、人才等信息决策支持。由于信息瓶颈的制约,流动人口信息不通畅,特别是区域之间跨市流动人口流向不明、去向不清、信息不灵,导致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脱节、流入地和流出地共管脱节。流动人口区域间信息互通机制和效率滞后于现实需要。一是信息互通的方式手段落后于现实的需要。从客观上看,现阶段中原经济区人口服务“一盘棋”的格局尚未形成,各地区内部“一盘棋”建设进程不一,地区之间更没有统筹形成区域“一盘棋”。每个城市建立各自的统计、管理模式,不能形成统一标准,业务规则和操作规范大相径庭,难以对接,互动效果差,市际之间信息互通机制较为虚化。二是信息互通的效率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中原经济区部分城市还没有从整体上没有建立起日常快速反应机制,区域内还没有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整体格局,流动人口信息不对称、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难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经常化监测。各地对流动人口信息传递仍然是单一的、传统的方式手段,难以实现信息流与工作流的有效结合,流出地与流入地难以协同互动,导致行政成本高,有效性和覆盖面较低。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中原经济区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提前下,以提高经济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理顺人口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从产业调整和人口流动规模与方向引导两个方面同时着力,促进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中原经济区虽然还没有出现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但是劳动力供应逐步趋紧和?“技工荒”已经悄然来临。因此,中原经济区要未雨绸缪,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原经济区第三产业就业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明显,但第二产业就业作用亟待发挥。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原经济区的第二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之成为解决中原经济区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内需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原经济区应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减轻就业压力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二产业升级,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改良,提升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能力,完善产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使第二产业内部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就业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素质的双向提升。

(二)优化人才环境,诱导高素质人才流入

依据中原经济区就业人口同经济增长关系为负可以判断,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不匹配,说明中原经济区无法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来满足当地教育水平较高、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的就业需要,导致了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外流。对此,中原经济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一个动态、开放、循环,集竞争性、制约性、联动性和有效性于一体的人才工作目标促合机制、宏观导向机制、开放性人才培养机制、市场化服务机制,强化对高素质流入人口的优惠措施。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图书馆、科技馆、电子信息馆、科研实验室等公共设施建设,为高端人才从事科研工作和开展学术技术的交流提供良好的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流进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加大就业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文化素质低是制约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低会影响区域内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二者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基于此,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区域内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者素质与区域经济良性发展,避免进入恶性循环。劳动者素质可以从很多方面考察,其中最为核心的指标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劳动者在城镇就业的前景和稳定,也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长期的人力资本外流造成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匮乏,这就要求各城市把加强劳动者的就业教育与培训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立由政府扶持、劳动者广泛参与的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同时,要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跨区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信息需求。

(四)完善收入分配和保障制度,营造吸引高端人才的制度优势

中原经济区经济要在延展产业链的同时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然更多。中原经济区不仅要制定能够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的政策,更要不断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便使自己的政策更具有竞争性。

在收入分配方面,中原经济区内应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不同人才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鼓励科技人才以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用人单位采取股权、期权、扩大技术入股比例等多种形式对创新人才和企业精英采用长期激励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由财政拨款予以补贴。对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领军人才和精英人才,可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在社会保障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医药、航空制造业等相关人才及其配偶和子女办理落户,对超过一定服务年限的普通劳动者也采取落户政策,享受与居住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并建立工程领军人才体检、休假、疗养等制度。

在职级晋升和评优方面,对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可破格、越级评定职称。海外高层次人才需要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可根据其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和成果业绩直接申报评定高级职称,并定期组织开展各工程人才评选活动,对优秀人才予以相应的奖励。

(五)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和人才聚集高地

2013年3月7日获得国务院批准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也将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转型和人才聚集的高地。《规划》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地位之一是建设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通过大力发展与航空运输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等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吸引尖端科研、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布局,在机场周边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周边地区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以此带动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另外,临空经济的发展、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以及郑州机场实施的“一对一”优质服务,必将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在此聚集,共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大计。

注释

①本文所指课题组均为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组。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Z].2008-12.

[2]骆敏.对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N].绍兴日报,2012-06-10,(3).

[3]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09年5月.

[4]陈耀.国家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中国发展观察,2010,(3).

[5]陈耀,曾铮,冯超.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差异与升级策略[J].开发研究,2009,(5).

[6]陈耀等.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5).

[7]陈耀,郑鑫.内生增长动力与西部发展方式转型[J].开发研究,2010,(4).

[8]梁庆寅,陈广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陈耀等.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12).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流动人口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