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方式

2013-08-15 00:50:45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美式英语英语词汇词汇

吕 媛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6)

语言是文化传播最基础的一个载体,正是由于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才得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传承与变换,创造出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英语作为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全球化语言,在其发展与传播中,文化环境改变了英语的一些原有的表述方式,而英语又丰富了不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语言[1]。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如何在学习中结合英语文化来学习英语词汇,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英语的思维习惯,用英语的思维与眼光来学习英语,才能真正掌握英语。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迥然不同,表现在习俗、历史、文化环境、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因此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中,会出现文化撞车的现象。但是首先要明白语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掌握语言的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遗传或者先天固有的,这种意识要贯穿在英语词汇学习的始终,这有助于发挥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还要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都代表了一种灿烂文明,英语尤其如此。在近代发展史上,英语国家创造了巨大的人类文明与财富。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将英语文化导入到英语词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正视差异,正视不同文明,掌握好英语词汇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至于将文化导入英语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结合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特点,做出一些概括。

一、分析文化差异,消除文化误读

美国作为早期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人开始掌握的是标准的英式英语,但是在美洲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英国移民与作为土著的印第安人经过很多次的交流,限于英语单词的匮乏,作为美洲新移民的他们发明了一些新的词汇,在今天美国50个州中,有27个州都采取的是印第安人的发音[2]。美国人采取的语言根本上说还是英语的基本语法与单词,但是在美国人作为一个全新的民族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其他民族的词汇表述。美国又先后为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后来又有大量非洲黑奴被贩卖至美国,成为美国一个全新的非裔民族,他们又带来了非洲的一些词汇与俚语。这在英式英语中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中要多加注意。

在美式英语中,随着美国黑人在体育界与娱乐界、甚至政坛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一些非洲裔说的词语得到广泛传播并融入美式英语中。比如:gumbo(秋葵),cool(潇洒的)。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非洲裔美国人所使用的英语最早始于黑奴之间或黑奴与奴隶主之间沟通产生的英语新生词汇。在英国现代小说鼻祖丹尼尔·笛福的小说中,都写入了非洲裔美国人的英语新词汇。美式英语词汇中还有来自荷兰语的,如cookie(小甜饼),kill(水道)等。还有来自法语的,如beignet(带馅煎饼),café au lait(牛奶咖啡),jambalaya(什锦饭),praline(果仁糖)等。来自印第安语的,如chinook(奇努克风,意指山上吹下的干燥暖风),squash(南瓜)以及succotash(豆煮玉米)等。来自西班牙语的,如barrio(行政区域),fiesta(节日)以及hacienda(大庄园)等等。来自日语,如 tycoon(企业大亨),honcho(老板、头头)(原日文汉字:班长)等等。

上述诸多的词汇都是英式英语中没有的,包括很多句子的表述习惯,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都有很大的不同。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异同,明白了文化差异,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这也充分说明分析文化差异,消除文化误读是文化导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二、拉近文化背景,对比文化异同

每个国家在其产生与建立的过程中,都是文化与语言的融合期。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语言与文化。每个国家与民族的语言与词汇都有其稳定性,中文如此,英文也如此。但在其稳定性之外,为了便于表述新生事物与事态,词汇又有其变化性,这就说明各民族文化背景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其交集的部分[3]。

中文与英文在各自的变换中,对于很多词语的引申有其相同的部分。比如关于“驴”(ass),在中英文中,他们的引申意都是“愚蠢”的意思;“鸽子”(dove)都象征着和平。但也有不同的部分,比如“龙”(dragon),在中文世界中,龙象征着和平与吉祥,是具有很高的民族认同感的一种吉祥的动物。但是在英文中,龙是一种残暴的象征,与中文所赋予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狗”(dog),在中文里狗也有着忠实的引申,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贬义,比如成语中的“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等。但在英文中,狗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忠实可靠的象征,在英语习语中狗是忠实、可爱、聪敏的象征,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的由衷赞叹,有“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的真情流露,更有“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的警示格言。

另一种就是汉语词汇吸收英语词汇,形成交叉的一些词语,比如家具中的“沙发”是由英语“sofa”音译过来的,还有咖啡(coffee)、浪漫(romantic)、霓虹灯(neon)、蹦极(bangi)、克隆(clone)、土司(toast)、麦克风(microphone)、乌托邦(Utopia)、脱口秀(talk show)等等。当然在其音译的过程中要按照汉语的音节与使用语言的习惯。与之相反的则是汉语在英语中的音译,如:bonsai:(盆栽),coolie(苦力),wonton(馄饨),Kowtow:(叩头),kung fu(功夫),tofu(豆腐),I Ching(易经),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typhoon(台风)等等。

这就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赋予对物的感情色彩都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因此,要学好与理解英语的词汇就必须了解文化,明白它所产生该种文化的背景,那样学习英语词汇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厘清思维方式,抓住语言特征

首先,在英语的思维习惯中,比较正式的表达如新闻稿件、公文、商业信函以及文学作品中,撰稿人通常会使用非人称的表述方法,这就如同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多采取与注重客观事物对于人的决策的影响。而中国人一般都喜欢以人称表述,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中,孔孟之道都强调以人为本,因此英语与汉语在思维表达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如果直译以上的英语句子,我们就发现会变成这个意思“一个主意突然击打了我”。

另外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都很直接,而中国人都比较委婉,英美人的交流是直接直观型的,而我们中国的交流常常是间接型和猜测型的。譬如说,通常当受到别人的夸奖或赞美时,英美人都会直接说“Thank you.”而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会说“过奖”、“哪里哪里”之类的话,这表现出我们谦虚或害羞的一面。由于各自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表达的风格出现迥然相反的表述风格。

这就是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大学语言的学习中,要关注的就是两种语言的区别,在词汇学习中,也要注重这种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才能厘清英语词汇在句子中的使用,才能更好地通过文化的导入来深刻体会英语词汇。

以上三种通过文化导入来学习英语词汇的方式,只是通过文化导入来学习英语的若干方法之一,只是管中窥豹,但是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来了解另一种伟大文化中的巨大魅力,更能使我们在学习英语中增加趣味感,增长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与使用英语这门表达沟通的工具。

[1]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5).

[2]胡清平.音意兼译——外来语中译之首选[J].中国翻译,2001(6).

[3]赵云丽.浅论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导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美式英语英语词汇词汇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啥区别?看完这些图秒懂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拼写为什么不同?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美式英语的演变
海外英语(2013年3期)2013-08-27 09:37:01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