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方学派”考释

2013-08-15 00:48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张璐二陈汤伤寒论

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1 何为祖方?

何为祖方?目前尚无确切定义。一般认为,祖方又称“母方”、“方核”、“基础方”。有关祖方之论较多,学界多公推张仲景方为“祖方”。《金匮要略心典·徐序》指出:“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1]

2 “祖方学派”之名

1)“学派”最早见于《明史》。《明史·卷二八三·列传第一七一》载:“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

2)“祖方学派”目前尚未见报道。“学派”是如何划分的?《辞海》曰:“学派,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任应秋先生提出:“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成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之不一致,各张其立说,影响于人。”

3)依此衡量,“祖方学派”有名有实。

3 “祖方学派”之实

施沛、张璐、徐大椿、刘一仁四学者构成“祖方学派”。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之间有明确师承或私淑关系,但具备“祖方学派”之实。

3.1 施沛与《祖剂》 施沛(1585—1661),字沛然,华亭人。著《祖剂》四卷,以张仲景之方为主,宋元以后时方以类附录。全书共收历代名方837首。其中论祖方71首,衍方800余首。施沛将历代名方分为“宗方”、“祖方”、“类方”三类,其他为衍化方。认为祖方是源,衍化方是流,衍化方是由祖方发展而来的。从《祖剂·小叙》中引成聊摄语[2]可窥一斑。

成聊摄谓:“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详。惟仲景之书,最为群方之祖。”“兹所集首冠《素》、《灵》二方,次载伊芳尹《汤液》一方以为宗,而浚悉以仲景之方为祖。其《局方》二陈、四物、四君子等汤以类附焉。”

3.2 张璐与《张氏医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过《医通祖方》一书,作者为清代张璐。考诸本书可知,《医通祖方》一书系《张氏医通·卷十六·祖剂》一章的单行本。

张璐(1617—1700年),字种玉,号石顽,长洲人。《张氏医通·祖方》又称“祖方”为“方祖”。其云:“夫字有字母,方有方祖。自伊芳尹汤液,一脉相传,与释氏传灯无异。苟能推源于此,自然心手合辙,谅非时师所能测识也。”[3]

“字有字母,方有方祖”。先有笔画、字母而后有文字、文章。单味药、药对、药队、方剂也是有层次之分的。方剂虽有“单行”一类,但还是以多味药组成的复方为大多数。要之,则一方之中蕴含有单味药、药对、药队,最后合而成方。牢记祖方并灵活运用,因时为变,随机应变,是创立新方的基础。

《医通祖方》采集了大量的经方、时方,并按祖方分类方剂。每一类方剂,先列祖方,后列由祖方化裁而成的经方、时方,称为“子方”。子方一般含有祖方中的主要药物及某一功用。

3.3 徐大椿与《伤寒论类方》 徐大椿(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的医家。其《伤寒类方·序》云:“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4]

本书是徐大椿研究《伤寒论》的心得,全书采用“以方类证”的方法,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杂法方类等12类。熟记掌握杂法方类外的11个类方,庶几“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论》为“方书之祖”,《伤寒论类方》虽冠“类方”之名,实蕴“祖方”之旨。

3.4 刘一仁与《医学传心录》 据考本书系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作品,原封面题有“上海刘一仁”5字,或谓此书可能出于刘一仁手笔。据传本书系中医大夫钱乐天生前所得秘本。1954年由原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定名《中医捷径》内部刊印。1958年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筹备处进行整理,并以《医学传心录》正式出版。内容包括学医的方法、诊脉、辨证施治、用药及某些常用方剂的加减法,并简要分析多种内科杂病和一些妇产科病证的病因、病证和治疗方法。本书重点对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小柴胡汤、平胃散总结出多种加减变化,推崇为“祖方”。

3.5 基本判断与结论

1)以上4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构成了“祖方学派”的基本要素。

2)如果从《祖剂》一书刊行的“崇祯庚辰岁(1640年)重阳日元无子施沛题”为“祖方学派”起始,以《医学传心录》出版的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下限为止计算的话,“祖方学派”前后有可能绵延200多年(1640—1850年)。

3)施沛、张璐与徐大椿,生活地域接近,都为江苏一带的人;生活年代有交叉(施沛1585—1661年;张璐1617—1700年),因此有学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或私淑的可能。

4)鉴于古今学问传承亲炙者寡而私淑者众,亲炙者具之典册而私淑者默默无闻,“祖方学派”古今未曾提及甚至几近湮没,实乃事出有因。

4 “祖方学派”的特点

4.1 选方特点 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方为祖,推其演变。其归类或以同方加减而相附,或以方名相近而相属,或以君药相同而相归,或以功效相似而相类,使人得以了解方剂承前启后的变化。

4.2 分类特点 多采用类方体例的分类方法,既体现共性之处,亦突出特性。以方证对应为根据,方剂辨证为基础,方剂发展的历史为线索,药物组成为核心。

4.3 应用特点 王纶《明医杂著》云:“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斯医道之大全矣。”[5]“祖方”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灵活权变,学者庶几可执一家之学而尽其妙要,临床亦可“通于一而全功”。这或许是先贤立“祖方”之意,也是笔者提出“祖方学派”的缘由。

5 “祖方学派”的意义

1)“学派”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创立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后人对前人学术观点的一种主观认识或者说是诠释。之所以冠以“学派”之名,是为了强调某类学者在某领域的独到见解与学术传承,是对一类共性特征的把握。

2)理解与解释是需要的满足,它能填补我们关于世界的想象盲点,并且因此产生探索的兴趣与动力。“祖方学派”的提出,意在探寻一种全新的学习、使用方剂的思维方法,也是对方剂分类的一种“诠释”。

3)中医方书众多,掌握“祖方”,可提纲挈领掌握一大类方剂。《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上自秦汉,下迄现代(1986年)的方剂96592首。倘若应用“祖方”的思路去研究分析,或许得到共性、规律性认识。古今概以二陈汤为治痰祖方,《祖剂》中无二陈汤原方(列于半夏汤之后),但有二陈汤加减方23首列于后,或方名中冠有“二陈”字样,或迳言“二陈汤加某某药”。《医通祖方》以二陈汤为祖方,后列27首二陈汤的衍化方。对“中华医典·本草方药大全”的128部古籍进行检索,共有二陈汤加减方45首。

4)任何“学术流派”都是对某一学术观点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并非是其医学思想的全部。只有把中医学科的各学派、各流派、各医家的学术思想与观点融合起来,才能构成整个知识体系。固守一家之学,甚至深入其中不能自拔,只能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5)当今学界自开山门、自创学派的人很多,这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有好处。研究学派当摒除门户之见,消弭派别之争,最终构建统一新医药学。

[1]尤 怡.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3.

[2]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42.

[3]张 璐.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

[4]刘 洋.徐灵胎医学全书.伤寒类方·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63.

[5]王 纶.明医杂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张璐二陈汤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张璐摄影作品欣赏
帮接孩子遇意外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Research Paper on PepsiCo, Inc.
Research Paper on PepsiCo, Inc.
DNA疫苗和蛋白疫苗联合免疫对HIV包膜蛋白gp120体液免疫的影响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