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的思考——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为例

2013-08-15 00:53刘承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1期
关键词:输气管网天然气

刘承华 文 豪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四川 成都 610213)

0 引言

近年来,天然气在低碳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需求持续增长,步入了大发展时期。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在这段时期里迅猛发展,产业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是中国石油推行天然气各项业务整合和持续重组的专业化企业的现实选择,更是现代化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净化天然气长输管道管理和天然气运营的专业化企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历经44年的发展,实现了贯通川渝南北、联网全国的输气管网系统。笔者拟以输气管理处为例,探索在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历程中,需要解决的战略功能定位和创建途径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天然气运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天然气运营企业的战略定位

根据全国和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业务规划,输气管理处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的战略定位有6个方面:

1)在全国环网中位居战略骨干管网地位,形成联结地区气源区与主要消费区的现代化输气管网,实现与全国各区域输气管网的互联互通、自动控制、供气安全。

2)积极应对能源保供突发事件,保障西南地区天然气能源供应安全。

3)统筹盆地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销售,促进川渝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稳定和促进西南地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彰显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

4)突出输销专业化企业管理优势,坚持标准先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处理好发展过程中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问题。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在运行调配、管道防腐、山区长输管道建设、抢险维修、自控计量、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成为具有鲜明特色技术优势和拥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

6)打造以安全文化为主线,区站文化为基础的末梢特色的输气文化,拥有一批忠诚企业、技术精湛、创新管理、良好职业素养的干部员工,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1]。

2 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1)能源保障难度不断加大,川渝增储上产未知因素较多,造成输销气量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管网调度与应急管理难度较大。

2)川渝主要气藏呈现高酸性和低渗透等特点,川渝管网在运行调配方面遇到比一般输配管网更复杂的输配工艺、腐蚀控制和安全环保问题;管道经过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管网运行风险形势严峻。

3)天然气价格结构不合理,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单纯靠天然气加价销售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履行责任顺价增效难度加大,引发诸多矛盾。

4)企业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的应用、形成标准水平还不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输气行业标准方面的话语权还不够。

5)社会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客观上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有所下降,员工群众对于提高福利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寄予更多期待,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企业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依然不减。

3 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的途径

3.1 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持续推进输气特色管理模式

面对运营规模快速扩张、天然气行业诸多新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输气管理处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输气特色管理模式,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促使各项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输气能力与管理水准双提升。

输气管理处特色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① 按照“业绩导向、充分授权、过程控制、分级负责”的原则,将输气管理处8个基层单位运作由“执行型”向“管理与执行型”转变,做到以“战略组织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② 持续推进各项布局结构优化,以制度和标准为指引促进管理规范,确保各级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以效益最优为目标,统筹规范、细化优化、技术创新和全员参与,逐步形成较强的技术服务专业化优势;以管网安全平稳运行为目标,切实加强管网建设、生产调度、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全国净化天然气管输专业化企业的领先水平。③ 针对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征,坚持标准先行。把标准化建设贯穿输气生产、重点项目建设、输配气站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④ 以管理创新为重要手段,解决好管理层次与角色匹配问题,进一步强化基层和岗位员工的自主作战能力,精细化管理从物的管理拓展到人的管理,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深化全员绩效考核,提高工作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⑤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创新培养方式,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按照“三控制一规范”要求,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⑥ 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攻关输气生产技术重点、难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长输管道优化运行、山区管道建设方面形成特色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⑦ 以软实力为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党建政治优势,丰富输气文化内涵,再造奉献精神,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2 坚持“安全平稳输供气”为第一要务不懈怠,保障企业能源安全供应

1)积极推动区域管网的调整改造。加快配套川渝骨干管网高低压分输、输配分离“三横、三纵、三环”及“一库”的格局,使其能与西气东输、中缅管道等国家骨干管网有效衔接,使整个输气管网年输气能力达到300×108m3,实现国家战略储备、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等功能。积极开展管网适应分析和支线管道建设,有效推动区域天然气销售和市场开发,进行LNG加气站站点合理布局,确保西南地区能源供应安全。

2)科学调配管网运行。面对中亚、中缅管道天然气下载后管网销量大幅攀升、负荷显著增加以及管网分布广、压力等级多、管径规格多,沿线进、出气点与矿区倒输点纵横交错等极其复杂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网模拟技术、SCADA系统、无线数据远传采集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4大技术,实现管网重要节点参数的实时监控、全管网模拟优化运行、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报表自动生成,提高管网调配的科学性。

3)创新检修作业模式。综合考虑川渝大管网“线长、面广、用户多”的检修特殊环境和川渝地区处于高速发展、人口稠密等经济、社会各种因素,合理运用分段实施、交叉作业、铺设临时供气管线、带压封堵等手段,努力缩短向用户停输时间,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推广“施工确认制、关键设备锁定制、现场监督监控制、现场每日碰头制”等管理经验,创新出“施工点安全告知制、安全风险提示制、施工安全条件确认制”等安全管理措施,总结提炼出全国停气检修作业标准模式,实现停气检修规范化、制度化。

4)严守质量、计量、安全3条红线。全面开展项目三级管理培训,加大地面建设方案审查力度,优化施工资源配置,推行“四位一体”和“三级管理”地面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工程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加大质量检测力度,努力使地面建设工程全面受控,确保地面工程本质安全。强化计量输差管理。以强化忠武线返输、中亚天然气下载输差控制为重点,完成无人值守计量点数据远传改造与升级,做好能量计量前期准备。持续推进和规范运行HSE体系,充分考虑输气站场的工艺流程、操作参数、地理位置存在的差异性,编制《输配气站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表》《输配气站检查表》,增强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位的安全环保管理。

3.3 变单纯的供气商为天然气综合服务商,提高企业价值

在“十三五”末,天然气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达到25%。未来天然气终端市场营销只有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才能将拥有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成市场和经济优势。

1)优化配置天然气利用市场。紧紧把握天然气利用政策,开展西南地区天然气市场价格承受能力分析与研究,建立市场需求数据库,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推进天然气利用途径的多元化。

2)利用资源优势,进行企地合作,与地方联合组建终端公司,共同开发整装工业园市场,进一步稳固中国石油在西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主导话语权。

3)坚持“有保有压、突出民生、总体平衡”的天然气营销总思路,加强用户用气分析,按“日监控”“月测评”“年终考核”等方式,预防敏感地区、用户因供气而引发公共事件。

4)规避外购气款回收风险,做好每周气款回收情况的监控,防止出现大额在途资金和气款的“红字”。

5)积极储备高效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网辐射区域内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的调研,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积极培育高端市场,优选一批符合天然气利用政策,特别是对气价承受能力较强的工业用户,牢牢把握西南地区市场的主导权。

6)整个天然气销售系统以“促发展、上规模、精细管理、优质服务”为重点,打造精品窗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提升服务水平。

3.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企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谋求突破,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1)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① 围绕中亚天然气下载后川渝管网负荷预测及相国寺储气库对川渝输气管网调配能力及方式的影响,提出一系列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工况下适合川渝天然气管网的综合调峰方案,解决未来川渝管网的调峰问题,保障安全平稳输供气。② 做好管网阴极保护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能简单方便地对埋地管道的涂层进行检测及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能有效遏制川渝老管网腐蚀控制问题。③ 针对天然气易燃易爆、高压高危带来的油气储运安全问题,开展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特殊结构安全评价技术、天然气管线干燥及置换投产技术研究,总结提炼停气检修作业模式与不停输带压封堵等技术,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全国范围管道企业。④ 针对输气管网中多管干式除尘器、过滤器、阀门、管件等设备的特点,开展设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为输气设备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手段,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2)具有鲜明的特色技术优势。① 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改造和提升传统管理、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利用现有的SCADA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川渝天然气管网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天然气调度管理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建设,为管道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标准化、管网管理可视化、信息查询智能化。② 深入推进节能关键技术和节能潜力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③着力解决制约输气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围绕强化生产管理,开展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优化运行模拟技术、输气站场3D数字化管理系统等研究,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围绕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输气管线冰堵防治措施等研究,提升管道技术研究水平;围绕管道安全运行,开展超声导波在线检测技术、管道完整性管理等研究,分析管道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提高管网本质安全。

3)建设输气人才培训基地。① 坚持人才引进,运用系统性和灵活性的体制和机制,培养出学科齐全、专业互补的科研人才队伍,涌现出更多的技术专家、技术权威,使人才队伍与输气管理处快速发展形势相适应。②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生产部门在学术队伍、技术项目、信息资料、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通过“学、研、用”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企业高层次内部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③ 深入开展输气生产中关键设备、要害部位、重点环节、特殊作业的操作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把员工培训视为“投资现在,收获未来”的战略工程,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途径,锻造出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一线员工队伍。④ 建立创新人才开发激励体系。加强管理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开发,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健全和完善管理创新绩效考评体系。

3.5 培育企业文化,创建末梢特色的输气文化

抓住国家重点培育川渝经济开发带和打造西部经济高地的黄金发展机遇,提炼出“运营战略管网、输供精品气能、承受艰苦磨练、勇担社会责任、奉献真诚爱心”为主要内涵的特色输气文化,使其在输气管理处发展历程中萌芽、培育、锻造与形成,为输气管理处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注重传承创新,锻造输气文化的品格。以输气工作具有点多线长、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单调特殊的人文环境,以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社会稳定大局、人民幸福安康的输气行业要求,锻造出员工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担重任的品格,营造出输气和谐稳定发展大局。

2)注重人文关怀,体现输气文化的亲情。输气文化源于输气班组,按照全面导入、整体优化、系统提示3大阶段进行班组文化研究。结合“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创新、推广区站“五小文化”经验,形成新时期基层班组建设模式。

3)注重精细管理,凸显输气文化的功能。将输气文化与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安全环保、党的建设融为一体,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4)注重品牌打造,增强输气文化的效力。以优质的营销服务、一流的员工队伍、丰硕的文化成果,不断增强输气文化的品牌效应,提升输气管理处在川渝地区的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5)注重HSE管理,体现输气文化安全特色。以“深解读、带好头、做到位、零死角、全提升”15字法则为主线,扎实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立体的教育培训、精细的安全管理、有力的技术保障、闭环的监督检查、严格的岗位执行”为主要内容的输气特色安全文化。

4 结束语

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其本质属于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创建国内一流天然气运营企业需要全方位着手,不仅要考虑其在区域能源安全、社会经济责任与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而且还要评估其关键要素如管理幅度、输销气量、经营指标、技术人才、科学管理、企业文化等多项指标是否位居全国前列,是否具备更强的综合优势。

[1]姜子昂.对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重大问题的思考[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6(1):8-13.

猜你喜欢
输气管网天然气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清管通球过程中气量损失分析及对策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织起一张共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