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3-08-15 00:51章建明
职教论坛 2013年26期
关键词:心理学职业院校心理健康

□章建明

文化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章建明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入手,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院校;文化心理学

近些年来,随着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是不够,因此,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要积极寻找对策,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20世纪90年代末,在心理学领域兴起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与文化的联系,强调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应该融入文化的概念、考虑文化的作用,给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应有的重视[1]。笔者以为,文化心理学也给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提供了理性视角。

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够的文化意蕴

毫无疑问,当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有关文献就指出,导致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途径单一,受益面不广;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匮乏,队伍非专业化等等[2]。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揭示,在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不同文化群体对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解是不同的;(2)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文化差异;(3)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症候及治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因此,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因素,更是导致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笔者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文化因素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它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心理健康的诊断,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目标及内容的明确等,因此,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围绕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学组织或心理学家们基于自身的理解,提出了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多种观点。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认为心理健康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4种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3]P2-3。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提出判断心理健康者的10条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4]。我国也有学者提出过心理健康的标准,如黄希庭教授等提出的心理健康的5条标准: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有没有完整的人格[5]。王登峰教授等提出的8条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 80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P4-6。但是,我国职业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国外的标准,因为我国职业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或心理普查的量表一般是用由国外学者Derogatis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个量表能否适用于中国被试,一直受到质疑,但尴尬之处是,我们又没有开发出适用于中国被试的更好的心理健康量表。因为中国化量表的缺乏,所以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根据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测量,有些被量表认定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其实心理很正常,而有些心理其实不健康的大学生又没有被量表认定。

(二)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工作时,大多照搬国外的心理理论与技术,而忽视这些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特定文化会影响到该文化系统成员的性格形成、心理问题机制、精神病理及症状表现。有关研究就揭示了不同文化群体在心理症状表现上的差异,例如心理问题中的躯体化症状,对美国白人来说,通常表现为胃痛、心悸和胸痛;而亚裔人的表现则是更多的心脏和前庭觉症状,如眩晕、头晕和视力模糊;在抑郁症上,美国白人更多表现出存在方面的忧虑,如生活失去意义,感到没有价值,而华裔美国人主要表现为机体症状,日本裔美国人更多地表现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症状,如不想和人交谈,想孤身独处[6]。因此,心理辅导与治疗必须本土化,本土性心理辅导与治疗可能难以用西方心理学进行“科学”的解释,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有价值。所以阿克逊等人指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7]。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通过个人道德上的修养功夫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中国人往往忌讳谈论心理问题,甚至对心理问题会表现出羞耻感;遇到心理困扰时,不大愿意求助于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而多采取向知心朋友倾诉的方式或自我消解、自我调节[8]。这更使得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难以适用于中国大学生。

(三)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

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更重视问题解决的“短期矫治”[9]。 “短期矫治”的表现是:习惯用各类标准判断学生的行为,并给予标签化的指称(如人格障碍、抑郁症等),并由此迅速定位并找到矫正问题行为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技巧和方法在实践中可能会迅速解决一些轻微心理问题,也有助于延缓一些严重心理问题出现极端反应,但是它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那些因文化原因而导致的长期性心理问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Gilliland与James所说:“对那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基本上不存在根本的解决方法”[10]。事实上,个体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是其心理问题的深层根源。人的心理问题总是包涵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脱离特定文化意味的“纯粹”的心理问题是不可能有的。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作为一种心理变量几乎被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忽略所造成的被动局面是:一方面,职业院校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所开展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是由于没有从源头上根本性地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当相似的情境一旦再现时,当事人又会重新卷入问题之中,甚至是危机状态的进一步加深。

二、提高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文化应对

《美国心理学家》1999年第6期刊载的Rogler的 《心理健康研究中文化迟钝现象的方法论根源》一文,在对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忽视文化差异现象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呼吁建立一种对文化敏感的健康心理学,从而真正消除心理健康研究中的文化迟钝现象。Rogler所谓的文化敏感,是指在心理健康研究中要时刻重视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文化迟钝则是指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忽视文化差异的现象[11]。这启示我们,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消除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迟钝现象,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

(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心理观和心理健康观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得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衡量心理健康的依据也有所不同。用西方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中国人不免会有偏差,例如在西方人眼中,个性独立、特立独行的人是健康人,而在中国人眼中则是不懂人情世故、脱离集体的不健康之人。因此,探索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更好地促进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学者江光荣曾把判断心理健康是否标准的依据归为两大类,即“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12]。“众数原则”是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而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则可视为异常。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于常态分配标准,是当今被广泛应用的确立心理健康是否标准的依据,因为一般用以鉴别心理健康的量表就是遵循常态分配原则进行编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众数原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异常的,那么在此条件下多数人都将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果会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如此一来,众数所代表的人格就不是健全的人格,因此以众数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便是荒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是 “尖端样本统计学”原则。他们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自我实现的人,一类是自我实现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尽管是少数且位于正态分布的极端,但却是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众所周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我国文化传统也是认为“人性善”,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做法,按照“尖端样本统计学”原则,构建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的标准采用的是“众数原则”,“众数原则”的人性假定是“人性恶”,但人只要不是太恶,而是像大多数人处于一样水平的恶,那就是正常的,就是健康。这很显然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不相一致。至少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经常可以遇到这样尴尬的事实:有些心理健康良好的大学生却表现平平,而有些表现良好的大学生却是被筛查出来有心理问题的人。

(二)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传统文化,就是人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文化条件。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积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决定了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简单套用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很难达到实际效果的,因为任何一种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是某种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但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诞生于西方,现代心理学在西方已经有了较为长久的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较为丰厚也较为科学的理论成果,因此,西方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以外,我们也应从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中吸取宝贵营养。由于心理是人的活动的天然动因和必然伴随物,因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也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心理活动。既然有心理活动,就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中也理所当然地会包括心理问题。所以,尽管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也没有提出现代心理学意义上心理健康的概念,但因为古代中国人也有心理苦恼,也有心理问题,甚至也有心理异常,所以古代中国人也一定对心理问题及其疏导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墨菲指出:“纪元前五百年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都有惊人的兴起。……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14]。因此,我们应立足中国的文化背景,结合当前国情与高校教育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宝贵营养,根据当代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积极有效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前苏联学者斯比尔金说:“在人之外或在人之前不可能有文化,同样,在文化之外或在文化之前也不可能有人:文化——这是人的本质,人类的特性”[15]。因此,要真正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文化着手。何谓文化?梁漱溟先生说:“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16]。也就是说,人的各种生活活动——衣、食、住、行、起居应对、待人接物、闲暇娱乐等等,都是文化的表现形态。所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围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首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理念。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意蕴,不仅要从学生的内部寻找心理与行为的机制,更要从外部去发现决定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其次,要注重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从社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精神方面影响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寻求个人生命的和谐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第三,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要通过校风和学风建设形成团结友爱、勤奋进取、抑恶扬善的和谐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感受到校园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乐园,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心态。

三、结语

“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心理学的发展从未超出社会文化历史的范畴”[17]。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在1879年创立科学心理学之际,就提出过心理学应该有两种类型,即实验的个体心理学与文化的民族心理学。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科学心理学所谓实证主义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常常排除文化因素或将文化因素视作恒常条件来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而极少关注或严重忽视了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形成、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无文化”的心理学在实际研究中造成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文化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昭示着心理学研究中文化的回归,由此被一些心理学家称作心理学史上的“文化革命”[18]。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回归,启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从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视角,去关注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文化意蕴,主动建构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可以想象,这势必提高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李妍,白亮.跨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J].民族教育研究,2009(06):104-108.

[2]李颖.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9(39):181-182.

[3]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欧阳辉.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6-7.

[5]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37-439.

[6]于斌.论文化与心理失调[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01):442-447.

[7]常永才.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种新趋势:对文化因素的日益重视——对海外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的评介[J].民族教育研究,2000(04):59-63.

[8]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03):327-332.

[9]徐隽.文化回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取向[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48-52.

[10][美]B.E.Gillil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上)[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

[11][美]RoglerLH.MethodologicalSourcesofCultural Insensitivity in Mental Health Research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06):424-431.

[12]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03):49-50.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3.

[14][美]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99.

[15][苏]斯比尔金.哲学原理[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46.

[1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l989:24.

[17]叶浩生.试析现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心理学报,2001(03):270-275.

[18]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册)[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3.

章建明(1974-),男,江西南昌县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保卫处处长,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大学生水文化认同度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D1301)。

G710

A

1001-7518(2013)26-0063-04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心理学职业院校心理健康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