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农务学堂之于近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2013-08-15 00:51□徐
职教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农学学堂农业

□徐 颖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历来都受到重视,且农业素来发达;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传统农业急剧衰落,引起清朝统治者的忧虑和关注;甲午海战的失败,进一步促使清廷颁布了一系列兴农规章制度,兴办农务学堂,发展农业教育,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

一、创设农务学堂,发展农业教育是晚清历史条件下的必然

经过两次惨痛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已经渗入到中国内地,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逐步解体,广大农民生活日渐贫困,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采取新措施发展中国农业,振兴农业经济。如晚清维新派陈炽在他的《续国富策》提出:“劝令考求培壅收获新法,购买机器,裨用力少而见工多”[1]。很明显,就是要通过向外国购买机器,采用近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手工劳作,提高农业生产率。当时许多报刊也刊载了许多介绍西方国家使用大型农业机器发展农业的文章,介绍西方农学知识。不仅如此,许多有识之士还看到了中国农业日趋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 “学者不农,农者不学”,中国只有传统经验的农业知识,没有科学实验,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提出讲求农学,发展农业知识,开展农业教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队全军覆没,振动朝野上下,单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并不能挽救中国,要想中国富强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在重视工商业对于国家利益固有价值的前提下,清王朝有远见的知识分子痛感改革和振兴农业的必要,重新认识到农业经济的社会价值,强调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富强之道。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而在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2];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奏:“夫富民足国之道,以多出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可运。近年工商皆间有进益,惟农事最疲,有退无进,…… 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3]。他们还提出翻译外国农书,尤其是和中国土地风俗相近的日本农务书籍。在这些士大夫的呼吁下,清朝统治者也认识到要想在新形势下扭转农业的衰败,必须采用新的政策措施,修农政,兴农学,推行近代农业教育。

二、农务学堂是农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顺应了晚清振兴农业的形势需求

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近代农业的政策,如设立官办机构农工商局和民间社团农会。鼓励编印外国先进农书、引进介绍西方近代农学,此外,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发展农业等等措施,但最根本的仍然是办学堂,培养懂知识、懂技术的人才,发展农业教育。1895年,王文韶上奏,赞同盛宣怀“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建议,认为中国要想达到国富民强,必须向外国学习,广开学堂,“不特陆军海军将取材与学堂,即外部出使诸员及制造开矿等工亦皆取材于学堂”[4];其后张之洞也提出:“查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教育之方,以设立学堂为本”,奏请开设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3]。到了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在多方奏请下,多次谕令各省创办新式农务学堂,我国的新式农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终于得以实现。最早兴办农务学堂的是杭州知府林迪臣,1898年3月,林迪臣在杭州创办蚕学馆;1898年春,张之洞在湖北设立农务学堂,开设农林牧三科;1901年,江苏开办江南蚕桑学堂;山西省在农工总局附设农林学堂,后改为山西高等农林学堂;1902年,直隶省在保定开办农务大学堂;1903年,湖南督抚成立农务工艺学堂;1905年,新任湖南巡抚端方将其分为工艺学堂和农务学堂,命名为湖南省中等农业学堂[5];1906年,清朝学部奏请在京师设立高等农业学堂和工商学堂各1所,“以为全国模范”。经过清政府有关政策的促动和民间教育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农务学堂的发展在清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各种新式农业学堂在各省普遍设立,尤其是湖北、山东、江苏、四川、河南、直隶等省成效最为显著。如湖北到1910年,所设立农务学堂有48所,其中有农业教员讲习所1所,中等农业学堂5所,初等农业学堂41所,蚕业学堂1所[6],到1911年四川的农务学堂有47所之多[7]。根据清学部总务司编《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统计,截止1909年,全国共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农业学堂31所,初等农业学堂111所,随后两年全国各地兴办农务学堂为数更多,在清末达到了高潮。这些农务学堂的设立,开辟了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先河,顺应了晚清振兴农业的形势需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农务学堂设置分级合理,课程安排灵活,教学内容丰富,体现了当时农业教育的创新和实用

在创办农务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上,清政府1903年开始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政策和规章。如《奏定实业学堂通则》规定,农业学堂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分别招收不同年龄和学历的学生;《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及《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则具体规定了高等、中等和初等农业学堂的开设办法及课程设置。如规定中等农务学堂和高等农务学堂分为预科和本科,其中本科又分成农业、林业、蚕业、兽医等等不同专业,各专业也制定了相当全面的的课程设置,以高等农业学堂的农学专业为例,所设课程包括农学、园艺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及养蚕学、畜产学、兽医学大意、水产学大意、土壤学、肥料学、测量学等21门课程[8]。除此之外,清政府还规定实业补习普通课堂可附设小学堂或中等学堂及各种实业学堂,学制三年,分为农、商、水产等4科,其中农业科开设农具、害虫、养蚕、园艺、家畜等14门课程。

从农务学堂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农务学堂的教学主要是讲述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如湖北农务学堂初创设初期,农科招收学员30名,主要讲授化学、农机、植物与土壤等课程;第二年增招蚕科学生30名,开设了算学、电学、种植等近代农业技术课程。1903年湖北农务学堂购地迁建,仿照日本农业学堂形式建设新校区,不仅有教学楼,还建有化学试验室、养蚕室、育种房及其它教学建筑,扩大教学规模。同时增添近代化教学设施,在化学实验室里可以进行无机、有机和定量分析等各种实践实习,养蚕室设备全部仿照日本最新标准,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等等。农务学堂学生在教员指导下,陆续完成《蚕桑实修成绩》及《养蚕收蚕表》等实验结果,为近代农桑试验及蚕丝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当时的许多农务学堂都附设农业试验场,涵盖农、林、桑园、水产等各学科,并且学堂有人工剥麻机、轧花机等大型农产加工机具,学生可根据教员授课,学习外国新法,试种五谷、棉麻、杂粮、果木、花卉、蔬菜等,观察其生长并作出试验记录。这些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农务学堂试验的科学基础,体现了新式农业教育的创新与实用。

四、农务学堂之于近代农业教育意义与作用

晚清农务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培养了大批农学人才,为中国新式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务学堂的毕业生大多参与到农场实验工作,促进了近代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讲求农学蔚然成风,为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农务学堂为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学和技术的人才。1909年,清学部总务司的《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统计: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的在校生149人,奉天农业学堂有314人,河南中等农业学堂有512人,四川的一所中等农业学堂人数也达到了157人,全国各类农业学堂的在校生人数多达6028人,其中以中等农业学堂学生人数最多,约占二分之一以上。 1909、1911两年的农务学堂办学达到了高潮,扩大了数量和规模。截止1912年,全国共有各类农业学校263所,在校人数达15379人[9]。各级农业学堂皆以“教授农业上所必需之知识、应有之技能,用中国之成法,参东西洋之新理,使学者实能从事农业为宗旨”[10]。由此可见,农务学堂注重传授给学生近代农业科技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中国传统“无学之农”转向近代“有学之农”做了初步的人力资源准备。农务学堂人才的不断培养,改变了封建士大夫“看重”农业而又轻视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传统心理,有利于近代中国农业教育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次,农务学堂推广和传播农业新科技,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地参与近代农业教育。晚清农务学堂和农事试验场在教书同时还进行农产品的改良试验,研究土壤,着力引进西方新型农具和培育良种,出版农书和报刊,设立农产品陈列所等。如直隶高等农务学堂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就起到了振兴农业、开通民智的目的,农话报有22门类,每期包含10门,涵盖社说、肥料、土壤、蚕学、森林、作物、畜产、农艺化学、气象、园艺、农产制造、病虫、格致、算学、调查、来稿等内容,且“凡报内各门均演成白话,俾阅者易晓”[10]。当时的地方农务学堂往往也与各类农业科学试验机构结合,开办各种农务知识培训班,甚至派教员下乡演讲、到田间地头辅导新式播种耕作技术;农务学堂中的林学专业对于树木的播种、移植、防病等进行了专门研究,专门引进了外国的白杨、梧桐、梣树等种子和树苗,进行繁育和栽植,并积极向农民推行。直隶顺天府农学堂成立后,还规定每年冬季开一次农业讲习会,凡远近农民,不拘年龄资格,都可以来堂听讲,也可咨询农事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山西农务学堂教员在校试验场栽种榆树苗,让农民领种,不取分文。四川省的农务学堂试验场将外国种籽分类说明,发给农民试种等做法不仅使农民从中学到很多前所未有的农业科技知识;而且将科学试验、教学活动与田间生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提高农务学堂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加了农事活动中的科学因素和科技含量,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和农民具体生产实际的结合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中国传统农民在征服自然、农事生产过程中的盲目、被动状态,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科学种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自觉地参与农务学习和农业教育。

第三,农务学堂的发展促使农业知识和新品种的不断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农业从传统的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讲求农学蔚然成风。如1900年,张之洞聘请罗振玉出任湖北农务学堂监督,1901年罗振玉在武昌创办《农学报》,积极提倡和宣传近代农学,1910年,湖北农务总会创办的《湖北农会报》“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补助农政”为宗旨,该刊除了设有图画、谕旨、章奏、主张、论丛、文牍、译丛、讲演、纪事、报告、农话、问答等栏目,还有中外农业历史、农业新书、世界农业、农学问题等专刊。凡此种种,都对近代农学发展及农业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种讲求农学发展的形势推动下,1898年清廷在农工商总局中专门设立农业行政事业机构,任命由端方主持。1907年末又颁行农会简明章程,规定各省设立农务总会,在府厅州县设立分会,其余乡镇、村落、市集等可以设立分所。一切桑蚕、纺织、森林、畜牧、渔业各项事情,农会均可酌量地方情形,随时条陈农工商部,次第兴办。凡此种种对推动中国近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的改良都有积极意义。

总之,晚清新式农务学堂的创办是近代农业教育的肇始,它是培养崭新农业人才的载体,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促进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

[1]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集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78.

[2]张謇.张謇全集 第 2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3.

[3]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 54奏议五十四[M].北京:中国书店,1990:11-13.

[4]朱寿鹏.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3656.

[5]肖克之.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7(04):83-91.

[6]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M].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137.

[7]朱英.辛亥革命前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3.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59.

[9]王笛.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农史,1987(1):68—84.

[10]北直农话报开办简章[N].大公报,1905—10—21.

猜你喜欢
农学学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