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婧,马 瑜
(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项目。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1]
1.重教轻学
精品课程的建设涉及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技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往往关注的是课程雄厚的师资、先进与完善的教学内容等,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教学环境建设重视不够,存在较为突出的重教轻学问题。
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活动、相互配合的过程,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和配合,高效的教学过程就难以发生。目前的精品课程大多还是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激发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缺乏创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精品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课堂中所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
2.重硬轻软
许多高校在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时,都加大对硬件的投入,而忽视了软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目前,虽然大多数精品课程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缺乏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材料,对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往往以计算机专业人员替代教育技术人员工作,从而忽略了对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缺少了对整个课程的系统化设计,难以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此外,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课程的选择多以专家、教师的意见为主,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建设中,由于学生无法参与,也就无法提供一些建议和修改性意见。在课程建设好后,忽视对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难以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和修改。
基于以上对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认识,通过一些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流行的Moodle网络教学环境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所以下面对Moodle的系统功能进行介绍。
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Environment,即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既是一种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它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因其开源、免费、简单易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特点得到全世界教师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为首推能替代Blackboard的、适合多种教育形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它很重要的一个特色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其设计的理论基础,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他们可以互相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合作解决问题。[2]
Moodle主要有网站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三大功能,其中课程管理模块功能强大,能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测验等进行系统设计。Moodle除了能支持多种形式的资源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外还提供丰富的课程活动如论坛、测验、资源、投票、聊天室、作业、问卷调查、程序教学、互动评价、Blog、Wiki、WebQuest等,几乎涉及了实际教学活动的大部分功能。另外Moodle还支持多种语言环境,适合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教师学习、使用。
1.丰富的课程设计
Moodle的课程模式功能可很好地解决精品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问题。Moodle主要提供了三种课程模式,即星期格式、主题格式和社区格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以突出精品课程的特点。
星期格式主要是课程按星期的方式呈现,课程设计主要以“周”为时间单位来组织教学内容,即以教学周作为学习单元。在这个模式中,课程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教师在对每个教学周期的教学任务进行编辑时要编辑本周教学的概要,并把这一周的教学目标以及本周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要做的作业、所提供的学习资源等进行简要的描述。这种模式跟传统式教学模式很相似,比较适合以传递内容为中心的课程。
主题格式主要是课程按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设计主要以“主题”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在主题格式中有许多可编辑的主题目录模块,教师可以对任何一个模块进行文字编辑如输入主题内容、编辑教学计划等,并同时添加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资源及活动,同时进行相互整合,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课程。
社区格式是一个以论坛为主导的课程模式。这种格式与以上两种格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通过创建一个开放社区,并设定一个讨论的话题,让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Moodle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和活动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良好的协作氛围,以便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监测和评价。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以理论研究讨论为中心的课程。
Moodle除了提供上述三种课程模式之外还支持LAMS(学习管理系统)课程格式和SCORM格式。由于笔者对这两种课程格式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2.灵活的教学方法
针对目前精品课程重教轻学的问题,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Moodle中所支持的三种学习模式即引领式、自主式和协作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精品课程的质量。
引领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目地的进行学习,完成教师所指定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Moodle中的资源模块为学生添加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设聊天室、讨论区、论坛、作业、测验、Wiki等活动模块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自主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认知基础等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并利用教师所提供的资源,自己确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等进行自主学习。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除了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相应的学习辅助材料以及适应性软件工具等之外,还要通过开设测验、心得报告、程序教学等活动模块,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和评价。
协作式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相互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Moodle中的投票、问卷调查等活动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然后建立聊天室、讨论区、论坛、互动评价、Wiki等版块监督各小组的学习,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相互评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人性化的交互手段
按照学习资源所涉及的人与物的关系,可以将学习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3]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学科教师队伍,还必须要有专业教育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的参与。Moodle中的Wiki、投票、问卷调查等活动模块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下以Wiki为例,对其功能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多人协作创作和在线写作。在Wiki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对某一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与研究。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由于Wiki的开放性、自由性、合作性、共创性、简易性等特点,可以很好把它引进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Wiki打破时空局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在对要进行精品建设的课程进行选择讨论时,可以运用Wiki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教师通过放开权限控制,让学生尽可能地不受任何限制地参与到讨论中来,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就精品课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在综合考虑这些意见后,对课程进行正确、合适的选择。然后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期,利用Wiki的开放性和协作性,使得每位师生可以在任何编辑过的内容文本上再编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共同参与创作,达到群研聚合,共享集体智慧,发挥其教与学的功能,促进教育的信息化。[4]最后教师对精品课程进行完善和修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除此之外,Wiki还能增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是教师和技术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任务。通过Wiki可集聚各人之长,突破时间、空间对各位老师的限制,由众位教师共同完善课程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让整个课程的资源更充实,内容更详尽。[5]
精品课程建设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达到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要把精品课程建设成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及鲜明特色的示范性课程。所以,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重视现代教学环境的建设,实质就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体现,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使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提高的效果。Moodle网络平台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运用无疑会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
[2]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6.
[4]胡小丽,江哓强,徐远纯,黄劲松.基于教学交流的W iki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4):559.
[5]赵颖,张照青.W ik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圈,2007,15(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