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013-08-15 00:49:14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市住房贷款担保中心孙秀艳
中国商论 2013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刘易斯廉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住房贷款担保中心 孙秀艳

1 日本中小企业应对“刘易斯拐点”的主要措施

20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1961年以后工人工资上升速度开始加快,到1974年,工资增速达到25%。日本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日本中小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扩大设备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工人短缺使日本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为了取得利润,日本中小企业纷纷扩大设备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60年代末,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如机器、钢铁、化工等产品,上升至出口产品总额的6%左右。

1.2 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

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中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的纺织服装中小企业纷纷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放到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生产工艺技术不断熟练、原材料供应方便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节约了成本,增加了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将产品进行当地化销售。

1.3 利用“研修生”制度引进国外廉价劳动力

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日本中小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打着“研修生”只是来日本学习技术以便回去为他们自己国家服务的旗号,通过“研修生”制度变相引进国外廉价劳动力。研修生的工资要比日本工人的最低工资低很多,而且从事的都是日本工人不愿从事的“三K(危险kiken,肮脏kitanai,吃力kitsui)工作”,工种也集中分布在服装制作、金属加工、农耕等行业。大量国外廉价劳动力的引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本。

1.4 推行亲密劳资关系的企业管理经营体制

日本中小企业管理十分强调集团意识和尊重人。中小企业通过终身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等管理体制,保证劳动力的稳定性;注意改善企业和职工关系,经理干部都要家访,经常组织运动会、老年会、恳谈会、冷餐会和旅游;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发挥工会作用缓和劳资矛盾,减少工人罢工事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和了中小企业劳资矛盾。

2 韩国中小企业应对“刘易斯拐点”的主要措施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发挥其劳动力充足、工资低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70~80年代,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消失,劳动力工资出现快速上涨,多个年份的工资增速接近或达到35%,劳动力成本提高,其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韩国中小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加强与大企业联营

20世纪70年代,虽然韩国产业政策的重点是支持大企业,但是也实施了推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联营化,积极培养乡镇企业,采用施行中小企业专门运营行业制度及公共机构优先购买中小企业产品制度等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韩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些政策,在产业体系升级的过程中获取发展机会,不断扩大设备投资,提高生产效率。

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世纪80年代,韩国调整产业政策,把产业政策的目标放在产业间平衡发展、扩大出口、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及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以谋求经济增长。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韩国政府选定并扶持优先培育行业,支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鼓励创业,推动技术开发,推进现代化及合作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实施Rffamp;D计划,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的科研计划任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此为契机,韩国中小企业研究所纷纷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2.3 推进产业向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转移

韩国中小企业在20世纪70~80年代纷纷向东南亚、中国等地投资,以便利用当地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通过国际分工获得比较成本优势。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韩国贸工部每年挑选出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小企业给予“政府策略津贴”。

3 国外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 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刘易斯拐点”到来,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因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减弱。我国应积极学习日本、韩国,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使中小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政府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出台各主要行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指导意见;二是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对重大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对推广应用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针对产业升级的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并大力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提供相应待遇;四是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或行业开展产业升级试点,为其他地区或行业提供典型示范;五是建立一个全国产业升级项目数据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2 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调整发展策略

日本、韩国进入“刘易斯拐点”后,政府都十分注重调整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如日本1963年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韩国政府1966年公布《中小企业基本法》,作出了关于促进“专业化、系列化”的规定,1975年制定了《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1978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振兴法》。这些法律有力地促进了加工组装工业中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大大提高了产业组织效率。建议我国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更科学的定位,增强相关规定的具体操作性;二是要确实落实《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等《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法规政策;三是通过修改现有的《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破产法》等法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中小企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3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

对于一些无法或不适合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各国政府也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如日本制定了引进国外廉价劳动力的政策和制度,便于中小企业通过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韩国则是通过政府津贴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向国外转移。建议我国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劳动成本:一是拓宽视野,寻找低成本要素新来源;二是完善国外劳动力引进机制,引进国外廉价劳动力;三是采用政府补贴等手段,鼓励中小企业向国外转移;四是完善和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劳动力市场制度,通过制度性保障实现企业和工人利益共享。

[1] 金三林.刘易斯转折阶段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国际经验借鉴(上)[N].中国经济时报,2012-04-13(007).

[2] 金三林.刘易斯转折阶段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国际经验借鉴(上)[N].中国经济时报,2012-04-20(007).

[3] 金永花.韩国应对劳工短缺的政策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人口与发展,2012(3).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刘易斯廉价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碎片化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英语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 08:53:18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当人才变得廉价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2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
领导文萃(2014年13期)2014-07-22 04:27:20
廉价病房
世界上最短的演讲
文苑·感悟(2009年5期)2009-06-11 1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