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3-08-15 00:49:14青海大学马蓉
中国商论 2013年15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民族人才

青海大学 马蓉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若要快速发展,与外界紧密接轨,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时期,民族地区的企业需要既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商务运作方法和程序,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方法、手段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1 民族地区高校电子商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1)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青海省总面积的98%。居住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7.0%。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青海各高等院校是培养各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各族大学生是未来推动青海各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也对各少数民族安定、团结、和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和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落后会使其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一个地区发展与否,与经济密不可分。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想要快速发展经济,就必须与时代接轨,不能让差距越拉越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

(3)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要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其中人才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是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原本就稀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更是困难,即便引进外面人才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省情不了解,限制了利用电子商务帮助本省经济最大化发展,所以民族地区高校有义务担负培养有自身特色的、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市场需求的本土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而一个地区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才能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4)民族地区较一线城市大型企业屈指可数,学生就业率低。培养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可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创业。民族地区高校担负着针对民族地区的特色和现状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任。

2 民族地区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1)统一专业,却未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细分方向。青海省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建立较晚,虽制定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但是并未实际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市场需求,只是将相关专业相加而不是整合为一个整体专业,只是根据绝大多数院校所开课程和电子商务所需基本课程确定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没有制定出适合本土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不利于学生就业。盲目跟风,会造成学生“说起来都懂,用起来都不精”的尴尬局面。

(2)缺乏复合型教师。有些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放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这使该专业方向偏重于网站建设、维护以及安全的研究;有些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放在经济学院,这使该专业方向偏重于金融,偏重于营销,;也有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放在管理学院,这使该专业方向偏重于管理、客服等。可是不论放在哪个院系,这个专业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受所学专业限制,很难将电子与商务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懂计算机技术的老师,不懂金融,懂金融的老师又对计算机技术知之甚少,这使得在学科交叉上有所欠缺,各教各的,只是将学科相加而不是融合。而且半路出家的教师拥有的只是理论知识,缺乏实战经验,这样无法生动教学。

(3)缺乏实训基地,缺少实战经验,导致就业困难。目前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教师原本就缺乏实战经验,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很好的深入到本地企业中做调研和实践,导致学生学习完这门专业,实践教学缺乏效果;资金投入不够,模拟软件的升级换代又不够及时,造成企业中的真实操作和大学里的模拟软件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的成效,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人才有差距,影响就业出路。

3 发展空间

(1)统一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定位方向。虽然说电子商务需要的是既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商务运作方法和程序,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方法、手段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的综合性十分强。但是中国国情就是在高中就分文理科,学生对各学科也有所偏好,就此而言,一个学生不可能完成电子商务包含的所有学科,这样就脱离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导致大学生们学无所长,这并不符合当前我国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要求。应发挥其优势进行定位培养,即将电子商务专业中偏经济类和电子类以及管理类设定为三个方向,从而满足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应当科学地规划课程体系,首先大一及大二第一学期设定一些必须的公共基础课,这包括计算机专业、经济学专业、管理专业等多个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是作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专业所必需的课程,不论今后从事电子商务哪个层次的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自己今后会在什么岗位上就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体现出自身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我国电子商务人才虽然稀缺,各高校也在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是国内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不够健全,除了高素质的人才好就业,一般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应该发扬本土优势,制定出适合本土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地省情的人才,使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不会产生相互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一定要做详细的调研与分析,以特定的岗位设定方向,知道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哪些技能才能让其胜任电子商务方面的相应工作。既为社会培养了有用人才,也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2)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专业教师,适当聘请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如果想要招聘复合型专业教师是有些困难,但是可以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教师,除了单科进修,参加研讨会,还可以选择跨专业教师:例如青海大学就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本科专业为经济,研究生专业为计算机,这种教师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两门专业融合,还有自己独到之处。只是这种人才太少,需要大力培养;在本地区大型企业中找一些优秀的,有实战电子商务经验的人才,作为外聘教师,或者做一些经典讲座,提高老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的认知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对本民族本地区企业的特殊需求有所了解。

(3)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做详细的调研,根据民族地区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真正需求,详细划分岗位需求,进行方向分类,模拟小型企业,要求学校前期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而且这个实训基地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大一进校就开始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实习,而且要使每位学生轮岗,得到实战经验,并且知道自己应该选什么方向,以后才可以发挥所长,利于就业;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鼓励老师或者学生开自己的网店,得到更多的实战经验;让老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各企业紧密联系,不但可以随时了解企业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有实战经验,或许在毕业的时候直接可以和企业签约,以后也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4 结语

在电子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是必行之道,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人才稀缺,民族地区高校担负着针对民族地区的特色和现状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任,要为本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虽然民族地区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是只要针对现状积极应对,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培养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可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创业。

[1] 毛金莲.电子商务人才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3(7).

[2] 王慧.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状况分析与解决途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3(6).

[3] 韩祯.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2(12).

[4] 沈海忠.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探究[J].中国商贸,2012(2).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民族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电子商务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