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与打造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3-08-15 00:44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州学刊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优势区域经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发展环境与深度调整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战略转折点上,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新形势下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路径。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就难以持续,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地方同样如此。区域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构成,没有各区域的经济升级版,就难以形成中国经济升级版。因此,各区域必须从各自区情出发,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一、区域经济升级版的科学内涵

区域经济升级版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地方响应和具体实践,是中国经济升级版内涵的地方化、具体化。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结合地方实际,但同时也需要树立全国乃至全球视野。

(一)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背景

当前,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态势明显,全球新的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酝酿,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世界经济格局正面临深度调整。从国内看,进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区域格局调整加剧,制造环节转移研发、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北上西进态势明显,这些高端环节对发展环境与制度安排要求更高。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连续5个季度低于8%,这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度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明显式微。要深刻认识到,超高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国家以改革促转型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也需要看到,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尚有多种积极因素正在叠加累积,特别是改革红利远未释放、城镇化水平正在提升、城乡和区域差别比较大、技术创新潜力远未发掘等,这些都将形成区域发展的重大潜力所在。但从发展潜力转化为增长现实,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区域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路径选择。

(二)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

区域经济升级版意味着发展质量与效益更好、城乡与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产业层次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市场活力更足、人居环境更美好、民生保障更稳固。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需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融合发展、高端发展、开放发展,走转型升级的新增长之路。

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以内涵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稳中有为、持续求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平衡。要守住下限和上限,促进经济升级与改善民生齐头并进,逐步适应在一个中速增长的环境中提质增效。要充分利用经济减速的倒逼机制,挖潜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基于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内涵发展走新增长之路。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以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与区域更加协调。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由“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依托产业集聚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进行规划布局,把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容结合起来,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建符合河南实际的现代城镇体系;要打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模式,坚持用经济区的理念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建立起发挥联动发展和空间耦合关系,构建新型“中心—外围”分工格局;要引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间构建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推进企业关系由散到聚,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间的无缝链接,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更加注重高端发展,以高端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与创新能力。产业高端化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核心与重点。改变产业结构中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偏重的总体格局,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在要求。要准确判断经济下行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方向与重点,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要积极促进需求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引领作用强的产业形成规模,把一批先导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要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创新链,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品牌,打造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制造服务型企业,突破一批对产业转型升级制约明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深层竞争力。

更加注重开放发展,以开放发展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开放发展战略,提升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超前的理念、更加开放的思维,把区域发展放在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中来认识、来谋划,加快形成有利于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去掉,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优化的硬软环境,激发各类企业和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

(三)科学把握区域经济升级版内涵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新与旧的关系。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是要形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版本,但新版本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旧版本的全盘否定,它不会脱离现有版本凭空出现,而是在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现有版本进行继承、延伸与提升。尤其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决不能一味否定现有的产业基础,一味“追新”,须知在新兴产业里也有低附加值环节,而在传统产业里也可能具有高技术因素,同样可能产生高附加值。

快与慢的关系。区域经济升级版更多的是一种“质”的概念,尽管“质”有时本身也暗含着“量”的因素。因此,既不能将区域经济升级版与增速惯性挂钩,也不能将二者人为割裂,既不能因为保增长而放缓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努力,也不能单纯地将打造经济升级版等同于降低增速。当然,如果经济增速放缓背后蕴含的是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的改善,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则以增速的“慢”换来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快”,从长远来看,也是值得的。

进与退的关系。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从旧有的发展方式中转变过来,不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积累社会矛盾、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换得快速发展,要根据自身实际和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中寻求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方向和路径,防范在推进结构调整中产生新的产能过剩。同时,作为地方政府,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和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突破,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立足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善于找到和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推动区域转型发展中着力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需要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被作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的准则。基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比较优势,强调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对于促进各区域扬长避短、分工协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所赖以支撑的基石。但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在各地区之间由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已越来越小,单纯由比较优势构成的区域竞争力正在被削弱,尤其是旨在打破区位锁定效应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使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融合并体现区域智力资源、区域创新、区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竞争优势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外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立性,逐步积累条件,最终以发展竞争优势为主导,切实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发展中的区域战略和路径的正确选择,也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结构、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方向所在。

(二)要善于借力国家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文化底蕴等都是区域比较优势的重要内容,在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时都需予以充分考虑。而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更是对这些比较优势的综合统筹。“十一五”以来,国家完整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先后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细化、实化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因此,要善于借力国家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地处内陆的人口与农业大省河南为例,近年来,国务院陆续批复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个国家战略性规划,为河南增创发展新优势打开了新视野、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力。

但同时,必须看到,国家战略仅仅是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但要把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艰苦的转化过程。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国家战略确定的目标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特别注意几种态度要不得:一是束之高阁。有了好的政策却并不认真执行,转手就把它束之高阁,使其成为一纸空文;或是习惯当政策的二传手,层层批转,自己却对政策全然不知,往往降低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二是浅尝辄止,不充分挖掘国家战略规划中政策含金量。在执行时仅制定象征性地执行计划和措施,仅仅是宣传,并无实质可操作性;或是热衷于摆花架子,搞花样子,对政策规定的内容做点象征性和形象性的工程,执行时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敷衍了事。三是思路不对,措施不力。不认真研究政策的实质,不深刻理解政策制定的真实意图,不清楚政策执行的目标指向,不分析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从而在政策执行时把握不好分寸,往往出现偏差,甚至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失去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

(三)要千方百计增创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围绕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形成新优势、提升竞争力,为此,要从特殊省情和特殊区位出发,围绕国家战略,聚焦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实现由传统优势向新优势的拓展与提升,把国家战略的使命和责任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新优势、新动力。以河南为例,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加快把国家战略转化为区域发展新优势,实现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的叠加累积,形成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新优势。

着力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加快形成人力资源新优势。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尤其是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迫近,建立在低成本非熟练劳动力、低人力资本投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必须着力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重点推进非熟练低成本劳动力群体向专业技术技能群体的转移和提升。要优化劳动力结构,加快形成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人力资源新优势,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对农业、传统产业比重大的人口大省河南来说,既是严峻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国家三大战略为河南人力资源新优势的培育提供了条件与可能。要依托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育一批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新型农民,提升粮食、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源支撑。要依托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培养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外贸、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中高级人才,促成技术人才、企业家人才、自主创业人才与基础劳动力人才的融合对接,加快形成由创新优势、技能优势和低成本基础优势协同整合的人力资源新优势。

着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现代物流新优势。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枢纽不仅代表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区位,而且代表着经济体的关节、要素配置的中枢,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交通、大枢纽,带来大市场、大发展。十年前,河南以高效畅通的高速公路网构筑了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通道;五年前,大型铁路网规划建设巩固了郑州全国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如今,飞向各大洲枢纽城市的航空通道正接续打开,陆空对接、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中原经济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为河南高起点发展奠定了基于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物流新优势。而现代物流离不开信息的支撑,从全球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培育,到跨境e贸易率先尝试起步,河南正在成长为全球生产链和消费供应链中重要的电子商务枢纽、商品集散地和资源配置中心。河南作为中原之中,从既有的公路枢纽、铁路枢纽带来的传统基础发展优势,到国家战略打造的航空大枢纽、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高端发展优势,再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形成的信息枢纽优势,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枢纽的构建与融合,将形成交通带物流、物流带产业、产业带城市群的现代物流新优势,为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提供坚实基础。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新优势。河南产业竞争力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散而不聚,产业链条分割发展,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尚未形成。高端产业、高端要素对产业生态系统的要求更高,河南近年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要持续“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总体工作布局,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筛选论证产业,明确主攻方向,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加快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的新优势。认真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引领农业资源要素的聚集,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创造条件;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带动提升上游种养环节,提高农业产业化分工水平,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河南的粮食与农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培育一批现代产业集群;突出主导产业培育,推进延链、补链工程,引导大中小企业间形成配套协作关系;支持本地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提高模块化供货能力,培育适宜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产业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对大产业、大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吸引、集聚、带动高端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新优势。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科技新优势。科技创新是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要以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支撑引领和驱动能力为根本目的,把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创新载体。抓住全面实施这国家三大战略的难得机遇,发挥创新驱动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为国家战略转变为河南科技发展新优势。落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争取国家及有关部委在现代农业科技上的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河南在良种培育、粮食稳产丰产、新品种推广应用、粮食深加工等方面的科技优势。抓好中原经济区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强化河南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盾构、锂离子电池、超硬材料、多晶硅、生物疫苗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积极落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破解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和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等为载体,以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为平台,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不断培育和打造河南科技新优势。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

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科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要利用国家三大战略规划提供的先行先试权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支持土地流转、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等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推动航空管理、海关监管、口岸建设、通关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土地利用、财税管理、投融资、科技创新、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放权或突破,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要统筹体制创新的全面性和协同性,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短结合,从常规的单个领域单项突破转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领域改革综合配套、互促共进。要着力构建举省开放体制,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格局。在领域上,既要扩大工业领域开放,又要大力推进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领域开放,尤其要努力在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地域上,既要扩大对境外、国外开放,又要强调对内开放,注意瞄准结构调整重点地区,推进高层次区域招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效果,十分注意研究分析产业转移趋势和自身条件优势,找准两者的结合点;突出专业化集群式招商,积极探索“全链条、全要素、全服务、无障碍”的立体招商模式;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开放氛围,推进全省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

三、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对策建议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艰苦的转化过程。要深刻把握经济升级版的要义和精髓,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认识把握规律、推动政策创新、完善考评体系,持续抓关键、出实招、见实效。

(一)要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

一是靠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求发展的共识,将实践证明好的思路、理念、战略和策略,长期坚持,锲而不舍地抓好实施。二是靠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共识。开拓创新是各级干部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要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新阶段,各级干部能不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发展的进程和前景。各级干部应当不辱使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始终做到敢于担当,带头开拓创新。要围绕区域比较优势,在内外并重的开放系统中寻求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由依靠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换。三是靠务实重干求发展的共识。务实重干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干部要丢掉私心杂念,抛弃名利得失,勇敢承担起推动工作、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的重任,绝不做“太平官”、“平庸官”和“圆滑官”。要营造可以容忍干部有失误但不能容忍不干事的氛围,倡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坚持“抓大事、解专题,抓当前、谋长远,抓具体、促落实,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理念,突出实绩,立足于实,始终做到真抓实做。

(二)要进一步认识把握规律

要总结历史经验,突破思维定势,加快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零点思维,创新先进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努力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一是要进一步认识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重点认识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律、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规律,区域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规律、区域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规律等,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打造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区域格局,积极推动各区域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进一步认识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突围、产业层次由传统加工制造向服务增值提升、产业形态由分散形态向集中形态转变、产业扩张方式由点式发展向链式发展转变、产业配套要由依赖跨区域采购向本地配套供应转变,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更加注重龙头基地型、技术创新型、服务中心性项目引进,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并举,以增量升级带动存量优化,重塑河南发展新优势。三是要进一步认识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依城促产,推动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产业要素集聚与城市功能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与城市管理创新、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的互动协同发展,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要进一步推动政策创新

国家战略赋予区域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权利和相应的政策,要深刻理解规划内容和政策指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使之成为区域发展新优势和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有力支撑。一要积极谋划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发挥最大政策效应。国家战略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涵盖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多个方面,要围绕区域发展大局,切实用好国家战略所赋予的政策红利,将先行先试的内容细化,使其在助推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方面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要充分挖掘国家战略所蕴含的政策潜力,力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准确把握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加强研究、挖掘潜力,捕捉其中的重要信息和机遇,在重点领域继续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的纵向衔接,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并注重结合地方特色,在政策创新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挖掘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政策含金量。三要统筹国家战略,注重形成政策合力。强化各区域、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中的多方协作、相互配合、统筹推进,注重优化政策组合,形成各配套政策间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政策综合效应。

(四)要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

必须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手段,切实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要树立正确的干部任用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提出了“好干部”需满足的“五个标准”:即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把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勤政务实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清正廉洁的政治作风,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树立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二要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方法,力争形成一套完整的干部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引导大家务实重干。三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考核手段,把干部考核评价与政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突出实绩、考准实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规避急功近利行为;加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度、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问题问责等制度,查找薄弱环节,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执法,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强化法治的服务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积极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态。

[1]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5).

[2]刘迎秋.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和打造路径[N].人民日报,2013—05—16.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曹立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5]汤萌,木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J].理论前沿,2003,(17).

[6]邓英淘.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7]沈坤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陈亮.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N].光明日报,2011—08—12.

[9]任保平.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N].光明日报,2006—05—16.

[10]河南省社科院、河南日报课题组.推动河南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布局——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实践价值与全局意义[N],河南日报,2013—08—22.

猜你喜欢
优势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矮的优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画与话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经济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