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移动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

2013-08-15 00:49本篇作者李秀莹系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中国联通集团综合部高级编辑传播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研究者受众融合

(本篇作者:李秀莹系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付玉辉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联通集团综合部高级编辑,传播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技术研究:技术推动创新,创新促进融合

2012年,伴随着用户的高速增长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终端产业日渐多样化,应用内容日益丰富,涉及娱乐、商务、生活和个性化服务的移动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移动互联网产业保持迅猛发展。移动云计算平台和技术,智能手机平台,移动社交平台的发展更让人们看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潜力。

陈力丹认为,网络发展进入Web3.0时代的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世界的联接。彭兰认为,对传媒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背景除媒介融合外还包括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社会化媒体开启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移动传播重新定义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大数据时代使数据成为新闻的富矿。她还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与很多因素相关,除了政府机构、媒体、企业等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外,用户数据、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UGC、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也使信息的数量急剧增长。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也需要云计算等技术做支撑。有研究者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手机游戏、移动音乐等娱乐型少数业务为主,新的业务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搜索、移动微博、移动定位、手机视频、移动社交和手机支付等新业务层出不穷;建立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商店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无中心化和交互性特点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云计算技术成熟,未来社会将变成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媒体社会,每个人将拥有两个大脑:人体大脑和信息大脑,各社会组织和行动单位将通过物联网进行,网络将成为与电力、燃气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无线宽带将取代移动通信。

产业研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格局变革

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培育出崭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模式与发展模式,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有研究者认为,“系统+终端+内容+服务”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竞争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面临再度洗牌,这不仅意味着我国传媒产业格局即将发生重大调整,而且意味着相关传媒产业的内容生产、服务提供、运营模式、经营理念等都将发生相应的重大变化。有研究者认为,3G时代终端作为业务的实现和展现载体,在业务部署和实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终端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对未来业务制高点的争夺。有研究者指出,未来的3G移动终端发展将趋向于“三化”,即综合智能化、开放化和融合化。还有研究者认为,造成传媒产业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受众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口学结构变化、受众媒介使用方式变化、受众使用国外竞争产品等三方面。

在移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会凸显,相对于桌面互联网Web为王的年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是App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才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之道。有研究者从功能、产品特点、盈利模式以及经营战略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了SoLoMo商业模式的特点以及对行业的影响:传统互联网企业积极投入移动终端产业;移动IM市场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社交网络移动化成为趋势;电子商务移动化是大趋势;搜索引擎移动化大趋势。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分析指出,泛在性、方便性、个体性和位置性作为移动商务价值主张的四个内涵,显著影响客户价值,且移动商务客户价值直接影响并通过客户满意和客户信任影响客户忠诚。还有学者认为,更新及时、界面美观、内容综合全面、有时评栏目、图文并茂仍然是移动新媒体受众最关注的,能否第一时间提供最新资讯依然是媒体生存的生命线所在;操作方便、互动性强、实时新闻推送以及文+图+视频等新媒体因素,更多体现的是如何从阅读到悦读,从被动到主动的受众诉求,也是传统媒体在进军移动新媒体新闻客户端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政策研究:形成合理管理模式,明确管理改革路线

在移动新媒体发展方面,匡文波认为,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中,技术只是基础,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合适、丰富的信息内容与服务,以及能否建立一个让手机媒体各博弈方共赢的经营模式,而政府能否在发挥市场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亦十分关键。

在新媒体发展政策方面,张峰认为,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全业务运营和两万余家企业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为扶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通信业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落实工信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意见,并尽快出台移动试点方案,做好试点组织工作。

有研究者认为,三网融合最直观的影响是消融了传媒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电子通信产业的边界,形成了一个“媒信通融合大产业”,而三网融合最深远的影响则是竞争方式的改变和竞争焦点的转移,以开放、对等、协作、共享为特征的“平台模式”将成为融合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而“信息平台”这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将成为三网融合产业竞争中的制高点。

还有研究者认为,三网融合涉及到电信、广播电视业和互联网的管制问题,其核心是市场主体的构建和管制制度的总体设计,我国三网融合应走三网融合先试点、再立法、后全国推广的管制改革路线。

理论研究:深刻改变交往模式,重新定义新闻传播时空

2012年,移动新媒体、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我国传媒业市场结构转变和媒介生态重构等问题成为学界及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陈力丹认为,新媒体造成时空观念的扩展、网络虚拟社会、社交范围的扩大与社交圈的集中、话语力的分散与用户自主地位的提升,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考方式和交往模式。而在新媒体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和繁荣的同时,随着信息的交流的几何级增长,人们的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也受到威胁。彭兰认为,手机开启了移动数字传播的温饱时代,平板电脑等将移动传播升级到小康时代,但这些都只是移动传播时代的开始。移动传播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时空,移动传播使碎片时间与碎片空间都有了信息到达的可能,这也将逐步改变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匡文波等认为,不管是微博中的谣言,还是未来其他媒体产生的谣言,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模糊性,增加透明度,提高政府机构的公信力,是政府机构、公众及媒体成功消解谣言的必然选择。

有研究者认为,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从信息传播者角度,将传统大众媒体垄断的传播权还给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开启了全民媒体化时代;从信息接收者角度,同质化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差异化的社会个体,为个性化的大众传播创造实现的可能性;从信息传播方式角度,将单向、延时、固定转变为互动、实时、移动的传播,为参与传播的个体提供接近人际传播的互动式信息服务。

2012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技术,为移动新媒体时代带来媒介渠道的全新整合、差异化表达与超细分服务,也给受众带来多点互动、移动表达、即时多向传播和即时分享的体验。但现阶段中国移动新媒体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进程将取决于我国产业政策、受众需求、技术革新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者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