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赖丽娜
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下依据审计准则,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具体的审计事项是否存在错报、漏报和审计行为是否合理,从而独立、客观、公正地做出的专业性较强的一种断定或选择。市场需求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基础审计知识,而且还要求其具备职业判断能力,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响应需求进行教学改革。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并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互相渗透。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较少,时间也不长,更没有实务工作的经验,有些知识虽然已经接触到,但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零散而抽象。如果学生主动摄取课外知识动力和能力不足的话,所能获取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进行大力的教学改革。而且,涉及的相关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课,而且课程间隔还较长,难免会忘记,所以,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要用的知识尚未开课或者想不起来,这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原本就艰涩的学习雪上加霜。目前,在每学期的学生座谈会意见反馈上都常能听到学生说审计学难学、找不着思路等意见。
审计业务往往涉及面广,所包含的信息量又大。而且审计中讲的业务极少在学生身边发生,很多事物学生连听都没听过,学生对很多审计业务都十分陌生。教材中的例子很多是国内外审计案例的节选,往往会简单介绍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时候会提醒应注意的问题,或介绍常见的错弊表现形式,但很少有具体的审计过程介绍。导致学生看着“小说”一样的案例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自己的思路很少。对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如查出错弊的逻辑推理过程是怎样的、审计人员分析思路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具体工作底稿是怎样填写的、具体依据是什么等关键问题,根本没有详细描述,或涉及很少。学生想象的多,眼见的少,这使学生扎扎实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就审计师资队伍而言,不管是刚毕业的博士还是硕士,都较缺乏审计实务经验。学校要求教师为“双师型”教师,很多老师考取了审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虽然双师比例较高,但真正有实务经验的老师并不多。大部分老师的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即使一些教学时间较长的老师,对很多审计理论如“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等概念还无法向学生讲解透彻。上课老师很认真、很辛苦,但学生还是普遍反映审计难学、抽象、抓不住主旨。教师依据教材传授知识,课堂上实践方面的信息量少,所以教学效果不好。
上过会计课和审计课的老师会发现,会计课上学生的配合度很高,做会计业务的时候学生动作很快,情绪也很高,整个课堂的状态也很好。但到了审计课上,就没有这种好的状态了,大部分学生都显得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审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其他会计类课程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对一个事件的判断,它没有直接唯一的依据和结论,它更多依据的是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这对初学审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头雾水、无从着手。
每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审专业都会进行专业调研,主要包括毕业生调研、课程建设调研和实习生调研等,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学生的需求,市场对毕业生技能的需求,也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所开设课程的意见等。通过调研,不断完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绍兴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重诚信、会核算、懂审计的会计与审计人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基础会计实务、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出纳实务、出纳技能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审计学、审计电算化、企业纳税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审计电算化实训等),专业拓展能力课程(小企业ERP系统实施、财经应用文写作、资产评估实务、内部审计等),还有一些专业选修课。除此之外,每年都安排了校外的调研与实习,分别是大一的认知实习、大二的专业调研与实习、大三的顶岗实习。纵观整个课程体系,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都配有相应的实训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而且在课程设置上呈现阶梯渐进的格局,再者,分别在三年中开设有校企合作的调研和实习课程。
(1)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实施“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提前学习,教师的“教”主要是提纲挈领、辅导的教。会审专业审计方面的核心课程包括审计学、审计电算化、内部审计以及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审计电算化实训等都建设了网络学习平台,课程组把课程相关的课件、案例资料、自学指导书、参考书和习题等教学资源都放在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提前预习和自学,课后也可以进行测验,并与老师在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等。课堂教学时,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情状况对审计理论进行讲解、结合平台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点评总结,并布置课外阅读任务,通过这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建设有网络学习平台的课程要求期末从平台组卷,这也迫使学生把学习放在平时,因为期末突击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合理安排审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学生座谈会有学生提出希望加强审计实务操作练习等意见,这是因为审计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考虑了这一点。比如,审计学这门课一周4课时,对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组,保留了重要的如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计划等理论知识,其他理论放在业务循环中穿插讲解,实践学时约占到35%,主要是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各业务循环的实验练习。审计电算化课一周4学时,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和审计软件开展审计教学,侧重审计的实践操作,该课程实践学时约占到50%。除此之外,在这些课程开设的学期末都安排了一周的实训课时,利用集中的时间训练审计实务操作,都是老师利用下企业锻炼收集到的综合的某家公司的业务资料,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克服了课程实验练习的分散和片段性。
(3)改革审计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往审计教学都是老师讲单口相声,举的例子也往往是会计题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审计思维和操作的掌握效果很不好。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力的改革与尝试。尝试实施理论点讲式、案例讨论和学生上讲台等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点讲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此基础上,及时考评学生的自学效果,组织小组案例讨论。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广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务分析能力。
(4)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原先纯粹以期末闭卷考试卷面得分为学生课程的最终学习成绩,在现在的形式下已完全不适用了。学生的学习应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所以,要重视对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为了客观考核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对考核办法进行了改革。理论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课堂表现7%,出勤3%,小组讨论和上台演讲10%,课堂提问10%,预习笔记和作业评分10%)+期末考试60%(理论知识30%,审计实务案例分析30%)。实训课程成绩=平时成绩60%(课堂表现20%,操作规范20%,出勤10%,团队合作10%)+期末成绩40%(实训成果的质量)。实践证明,将学生实践中的表现和课程的考试结合起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证。审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由于老师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存在实践经验的缺乏,因此采用多种方式来弥补不足。
(1)下企业锻炼。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教学贴近市场、促进学生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部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以课程组的形式带着课题任务申请下企业,参与实务工作,收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提交课题成果并由分院进行考核评定。通过下企业锻炼,老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教师专业课的上课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实际、生动和有效。通过下企业锻炼,专业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审计电算化实训》校本教材已经用于实训教学,学生和老师反响都很好。
(2)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校企合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审专业近几年积极开展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宽度和深度。邀请事务所审计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还聘请事务所审计人员来兼职任课,特别是审计实验和实训课程,借助他们强实践的优势来弥补原先师资队伍的不足。
(3)重新确定师资招聘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老师首先要有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现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招聘教师时,重视受过相应教育并具备审计实务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担任专任或兼职教师,特别是对具有上市公司审计实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尤为重视。
(1)建设仿真实训室,开展审计模拟实训。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审计实务工作,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如果仅仅依据书本进行教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有浙江省示范性实训基地——经管实训基地,会审专业建有仿真的审计实训室,还专门进行职业氛围营造,主要是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机会。提供了一整套从凭证、账簿到报表的会计资料,然后学生分组组成模拟的会计师事务所,小组内明确岗位职责和审计任务,协助完成审计任务。实训指导老师在实训中设置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要求学生运用职业判断。这样学生既可以直观地掌握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加强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又可以有机会运用职业判断,能明白不同判断对审计结果的影响,使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得到加强。
(2)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创新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以审计助理的身份有机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审计实践,真正投入到实际的经济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1]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J].财会通讯(综合),2011(2)(下).
[2]赵敏.浅谈审计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的持续培养[J].财会通讯(综合),2011(3)(上).
[3]莫磊.基于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机制的审计教学模式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
[4]蒋红芸.对培养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