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探讨

2013-08-15 00:49:14西藏大学财经学院王国明
中国商论 2013年34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王国明

1 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

1.1 会计政策的含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的含义是指企业在进行相关会计核算、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准则的这项规定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通过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企业提供可选择的原则和程序,并监督企业执行,即政府的会计政策;其二,企业在政府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即企业的会计政策。

1.2 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

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即指企业在目前已有的相关会计政策法规、理论方法中进行的选择。目前我国的会计政策可以分为两类:(1)强制性会计政策,是指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企业没有自主选择权的会计政策,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等;(2)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可自主选择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企业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各种方法(包括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和应收账款销货百分比法)、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加速折旧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以及所得税的相关核算方法。

2 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面临的问题

2.1 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有机会主义倾向

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率。然而,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存在机会主义倾向。譬如,为了降低税务负担、规避法律法规管制、粉饰企业业绩等而选择实际上并不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会计政策。

2.2 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不注重组合优势,缺乏整体优化

在企业的整个财务信息系统中,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在本质上是为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服务的。然而,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是不尽相同的。我国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缺乏整体性,往往从单一的目的出发选择会计政策,忽略了会计政策的组合优势,很难达到会计政策选择的真正作用。

2.3 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和作用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没有科学的选择方法和程序,通常是随意地选择简单的会计政策,这使得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某些方面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

2.4 会计政策选择在形式上比较单一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往往选择简便易行的会计政策,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直线法、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企业所得税核算选择应付税款法等,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比较单一。

3 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会计规范体系自身存在缺陷

首先,在某些领域,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相应的滞后性。一个国家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根据社会经济、法制环境等相适应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会计实践的总结,所以必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然而国家的经济建设、法制环境、文化环境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则是在变化之后的总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涵盖所有新的情况,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给企业留下钻空子的余地。其次,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自主权过大。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强调相关性,对部分同类交易允许企业自主采取会计政策,这使得企业具有更灵活的理财自主权,但同时也为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以调整不同目的的利润而留下了空子。

3.2 我国会计法规对财务报告中有关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相对较差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我国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理性选择合理会计政策的意识。

3.3 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不完善,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其执业过程中难以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立场,这势必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其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较少,部分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职业道德观念还需加强、风险意识不够。再次,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性竞争比较激烈,审计市场不规范。

4 解决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责任

首先,我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没有涵盖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业务,应进一步完善。同时,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存在互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快修订《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实现最大程度的匹配。其次,应建立由学术界、企业界、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利益关系参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委员会,使制定出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被各利益相关方普遍认同,尽可能地消除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选择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产生差异过大的情况。最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有适当的超前性。也就是说,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符合现实经济业务,也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相关部门应科学、超前地分析会计环境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避免新会计事项出现后企业的无章可循和盲目选择会计政策。

4.2 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会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新经济业务、掌握最新会计法规制度,丰富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采取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培养会计人员敏锐的职业眼光和较强的主观判断能力。

4.3 完善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环境,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水平,加强外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督力度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企业最有力的外部监督。首先,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更独立、公正、客观。其次,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更有力、更准确。再次,对企业管理者等市场参与者开展诚信教育,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翁莹.会计政策选择攒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1(14).

[3] 李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