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林彬
在当今的产业发展中,为了适应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方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已是必然。而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够使我国的原有正常产业链在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需要从绿色金融的角度进行考虑,将二者的影响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健康良好的产业发展策略。
绿色金融是在原有金融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的金融发展概念,绿色金融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将金融发展与环保结合在一起,是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之一的发展理念。绿色金融的发展方针,就是不管在投资还是融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潜在的环境方面的影响,不仅要注意本身经济的高效性,还要注意产业与环境的协调性,将环境保护放在金融部门工作的第一位。
和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显然更具有长远发展的优点,更加看重人类生存环境上的价值利益,将环境的改善放在首位,引导产业主体从粗放的发展模式向保护环境为主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因此,绿色金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有效手段,是许多金融机构推崇的热点。
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特别是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许多产业链出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发展过于粗放的现象。
我国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但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经济的背景方针影响下,我国的第二产业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据调查,截至2008年,我国某些省份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在三大产业生产总值中占据了过半的比重,成为了我国主要的GDP带动产业。
然而,第二产业主要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特别是对于我国一些重工业产业来说,在发展中没有注意能源的有效利用,一味追求GDP的提升,在发展中能源的浪费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现象十分严重,在快速提升了经济水平的同时却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能源储备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却对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并没有非常高程度的研究。在许多地方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方式,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并且对废弃秸秆也没有形成有效利用,发展极度不合理。近年来,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的土壤肥力衰退现象就是不科学的耕种以及化学肥料的滥用造成的,土壤越是贫瘠就越会施加更多的化学肥料,而化学肥料施加越多就会造成更严重的贫瘠现象,就这样造成了农业产业中的恶性循环。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过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当然,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在第三产业上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来说,仍然处在很低的发展水平。
比如说,这种发展水平的低下在旅游产业上体现得就非常明显。我国地大物博,境内可供开发的旅游景区非常多,但各个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却做得很差。在很多旅游景区中,由于游客数量过多,甚至会出现景区环境的严重退化现象。本来旅游景区几乎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在这种不成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对这些景区的破坏程度是重大并且深远的。
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各地都有相应的科学生态的产业结构,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受到金融条件的影响。在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的前提条件之下,以绿色金融理念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在金融环境的引导下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第三产业在国民总产值中占有领导性的作用,让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降到较低程度。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次,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比值只占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在三项产业组成中,第二产业相对来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该适当缩减第二产业所占比值,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调整方针虽然在几年之内会阻碍经济增长的速度,但却对产业总体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良好的积极作用。
上文提到,第二产业相对来说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做出调整是遵循绿色金融的首要措施。比如说对工业发展理念的调整,从以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现在以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为主;在工业技术方面,从对设备产量的研究转变为对设备环保的研究;在污染物排放方面,从往外界大量倾泻转变为对污染物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等等。总体来说,也就是将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将经济效益放在次位,对工业发展理念及技术进行相应的改变。
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主要是通过融资方针的针对性方式来达到第二产业改良的目的。鼓励优秀生态工业的发展,将主要融资方向定在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首要方针的企业中,加快这类企业的发展速度,使其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金融机构对生态企业的扶持,就可以对整个产业内部产生深远影响,实现第二产业降低环境破坏性、提高能源效率、能源与产物循环利用的目标。
农业虽然在我国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依然是我国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第一产业的改良,最为主要的方法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便是将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以及产物通过一个科学的使用流程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最为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以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作肥料种植农作物,而后将农作物的果实作为动物的饲料,剩下的秸秆埋入土中作为土壤肥料来源。
虽然只有两个非常简单的环节,确是生态农业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生态农业中,几乎没有浪费掉的东西,资源可以被利用到每一个环节,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对农业生产成本也有很大的缩减作用。
而金融机构针对第一产业的投资与融资一直较少,而在绿色金融理念的基础上,对于生态农业的宣传与支持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方式。由于生态农业能够实现产业的高效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所以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注入,在实现保护环境目标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得到经济上的较好发展。
在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里,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并不如发达国家完善,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如第三产业的代表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公共保险行业等。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得旅游资源正在随着旅游产业开发的脚步而减少。
金融企业在第三产业上的资金支持应该随着绿色金融理念、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提出而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对环保型产业的发展,更应该为其提供非常良好的资金环境。比如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旅游项目,作为支持绿色金融的金融机构就可以重点投资,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
以我国某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例,该地区是我国重点的工业基地,主要发展以煤炭为中心的产业链。但过去一段时间,该地区在拉动GDP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而能源的利用率也并不高。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个地区通常最强有力的约束就是政府约束力,因此,在对地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应以政府为中心,树立绿色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理念,使得地区内企业在生产发展的时候,首先并不是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将环境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立以保护环境为框架的产业结构。
资金的注入能够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很大帮助,特别是在以环境保护为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当中,正好与绿色产业结构理念相符,那么金融机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支持,就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两个目标。
重工业是该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以煤炭为能源核心的产业链在该地区发展了很多年,已经根深蒂固了。那么,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要重点从重工业的低碳转变着手。有许多企业在生产技术上比较落后,煤炭能源的利用率极低,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就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对其注入资金,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研究使用。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规范重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减小其对环境的破坏。在大多数重工业中,其生产发展难免会产生污染,而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企业在排放污染物之前进行预处理,或者将部分排放物进行再利用,以此来降低成本并减小污染。
该地区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产业,但重工业所占的比值过多却严重影响到绿色生态产业结构的建立。对于此种情况,可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金融支持。比如在缩减重工业企业数量的同时,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减少重工业比值、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绿化产业对环境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
经过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所作出的一系列措施,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相较于前些年缓慢了许多,但环境情况却没有再继续恶化,甚至还有了好转的迹象,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在当地初见成效。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不会停息,而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确是人们所必须考虑的。在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支持下,随着产业结构向生态环保方向的调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取舍将不再是难题。健康绿色的产业结构虽然在当今会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影响,却会对往后的千秋万代带来无尽的好处。
[1] 江晨光.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南昌大学,2011.
[2] 周元.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10(06).
[3] 国晓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7).
[4] 康彦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5] 林啸.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
[6] 孙秀.山东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7] 陈守端.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
[8]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题组,房燕青,孙希刚.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