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U8总账系统期末转账处理的灵活运用

2013-08-15 00:43:3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2期
关键词:总账利润分配公积

康 莉

会计电算化处理是在遵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它能帮助人们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是集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其优于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先进性,彰显了其优越性。但万变不离其宗,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流程仍然对电算化起到指导作用。熟悉和理解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才能有效的利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才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在财务软件总账系统中期末转账处理功能是总账系统的难点和亮点。自动转账期末处理方法是指在定义期末转账凭证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凭证的过程。自动转账操作要求:首先要针对期末业务的特征选择和设置自定义凭证,其次,执行期末转账业务,生成业务凭证,完成期末业务处理。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一、关于期末转账定义

期末转账定义方式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售价(计划价)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自定义比例结转和费用摊销和预提结转共计八种结转方式。

每种结转方式均有其适用的具体要求:自定义转账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设置,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对应结转用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转;销售成本结转适用于实际成本法下商品销售之后库存商品的结账,它要求相关账户必须设置为数量核算账户;售价(计划价)销售成本结转适用于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或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时销售成本的结转;汇兑损益结转适用于外币汇兑损益的核算;期间损益结转仅适用于期末损益类账户转给本年利润的业务;自定义比例结转可以实现一对一或多对一或多对多的结转业务;费用摊销和预提结转适用于分期摊销待摊费用和计提预提费用。

无论使用哪种结转方式,均应对会计业务及其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发挥期末转账的作用。以利润分配核算为例,采用自定义结转方式,如果业务流程发生变化,自定义的设置也应相应的改变。

流程一:假定利润分配顺序为:(1)结转本年净利润;(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3)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分析:因为可供分配的净利润先行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之后进行分配处理,所以,后续利润分配的设置均应从“利润分配”账户上取数计算。

期末自定义设置如下:

1.结转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QM(4013,月,贷);贷:利润分配JG()

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FS(4104,月,贷)*10%;贷:盈余公积 JG()

3.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借:利润分配FS(4104,月,贷)*30%;贷:应付股利 JG()

流程二:假定利润分配顺序为:(1)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结转本年净利润。

分析:因为先进行利润分配处理,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仍然在“本年利润”账户上,所以,利润分配的设置均应从“本年利润”账户上取数计算。最后结转本年净利润,在“利润分配”账户上即为年末未分配利润。

期末自定义设置如下:

1.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QM(4103,月,贷)*10%;贷:盈余公积JG()

2.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借:利润分配QM(4103,月,贷)*30%;贷:应付股利JG()

3.结转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QM(4013,月,贷);贷:利润分配 JG()

二、关于期末转账生成

期末处理业务具有以下特征:(1)业务的重复性,即每个月末均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业务。(2)业务数据来源的规律性,即账户之间固定方向或固定金额的结转;(3)业务数据的关联性,即前后业务之间存在数据计算关系。

基于上述特征,期末转账定义的设置应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即复杂的设计过程应适用于以后各期相同的业务核算。因此,在每一个会计期末,企业可以利用转账生成功能自动完成转账业务处理,生成相关会计凭证。这样,既能够保证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又能够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体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能理解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核算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期末转账业务之所以能够自动生成,是源于转账定义利用函数从相关账户中取数自动计算完成的。从相关账户中取数是期末转账的关键。转账生成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以期末转账业务生成为例。假定期末转账业务为:1.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2)结转损益类账户;(3)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

分析:上述业务处理如下:

1.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

2.结转损益类账户,借:主营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3.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上述业务之间存在数据关联,即业务(1)发生后形成“营业税金及附加”,它影响业务(2)“本年利润”的计算;业务(3)的计算又依赖于业务(2)“本年利润”的正确性;从而影响业务(4),影响净利润的计算。

为了避免失误,在转账生成时应注意生成的步骤。即业务(1)生成记账凭证后,对该凭证进行审核并记账,此时“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就产生借方发生额;业务(2)生成时会将“营业税金及附加”一并转给“本年利润”,利润的计算才正确。同时,业务(2)要先审核、记账,才能操作业务(3)。业务(3)是依据“本年利润”账户中的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总之,上述业务生成时应注意程序要求,即生成一笔,先审核、记账,再生成下一笔。这样业务处理才不会有遗漏,数据计算才正确。

通过对总账系统期末转账处理业务的梳理,我们会真切的感受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软件的操作,在使用会计软件的同时必须深度理解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会计电算化的边缘学科性,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陈维龙.用友ERP软件总账系统期末转账公式定义解析,财会月刊,2011.8.

[2]齐莲花.《财务软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总账利润分配公积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敦煌市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研究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6:06
“公积公益金”解析
民国大陆银行总账制度的兴衰
北京档案(2017年11期)2018-01-15 00:19:08
如何核算所有者权益(二)
公积公益金会计核算
北京市食品供应链利润分配分析--基于质量检测服务外包模式
昆仑万维:“10转增30”破纪录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盈余公积的确定方法分析
改进利润分配会计处理之我见
对总账子系统初始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