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西强
(山东烟台栖霞市观里中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随心所欲,其创设的问题情境既不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因此,情境并不必须联系生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同样是好的情境。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课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精心进行问题设计。
问题情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离开了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便会漫无边际。例如,有的教师在《圆周角》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足球比赛的一段视频资料,在进行了声色俱茂的解说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球能进吗?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从足球讨论到篮球,从国内讨论到国外,当老师问为什么时,全班哑然。为什么?教师设置的情境问题脱离了既设的教学目标,他把圆周角概念的学习,变成了体育欣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情境问题时,必须依托教学目标,在备课时,必须有预见性,避免脱离目标情况的发生。
我们提倡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课堂学习的生成性,要给予学生课堂学习的空间,但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决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任意驰骋,也不能让学生一愁莫展,无所适从。所以,情境问题的设置必须精确、具体。让学生易操作,易把握方向,有思考的目标。华而不实的情境问题既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无益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困惑而无所得。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包含着一些简单而明显、易懂的数学道理,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挖掘是一门艺术。
如在学习《两圆位置关系》时,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播放日全食的影像资料,提出了问题:看完日全食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显然,问题太模糊,学生发现什么?是日全食的成因,还是感官享受?问题指代不明,学生迷失了思考的方向。如果改成:你能用简图描述日全食整个过程吗?日全食前后,月亮、太阳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这样,问题明确了,学生也有了努力地方向。所以,在备课时要注意,设置问题不能引起歧义,问题要精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握课堂的主动和方向。
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打造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堂。好奇心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创造性思维中有触发催化的作用,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在教学中创设冲突情境,“惑”中生“趣”。
同样,问题情境的设置也要具有思维含量。要设置值得思考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思考的兴趣,有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推动学生追根溯源、发现规律,探索未知。如在学习《分式的加减法则》时,教师是这样设置问题情境的:先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则,再反问学生:分数的加减法则是否适用于分式?分成同分母和异分母两种情况让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自然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动手的冲动。通过学生尝试练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走向深入。体现了提问的价值,提高了思维含量,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类比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课堂效率。
问题情境是课堂导入模式的创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因此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循序渐进。情境问题的设置不能够一蹴而就,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难理解。“智慧出于手指尖”“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在教学中也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已的。操作、实验,就是把学生学习的情感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展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亲身体会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知识的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做”中悟“趣”。
例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出示如下问题:(1)小明家装璜时,需要配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要求与现在的一模一样,怎么配?(2)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打破了,利用哪一块玻璃便可配成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对于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回答:带现有的玻璃去配就可以了。对于第二问,玻璃碎了哪一块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呢?教师不要着急马上让学生说出答案,可以引导学生逐块分析,从而得到解决。要让学生由易到难解决问题,在各个突破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恰当地激励学生把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连起来”。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