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光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
【现状】实验室有大量库存的专用实验设备,有些由于教材的变动已经不适用,造成器材的闲置。
基于“迁移”的科学思想,将实验室具备的某一套专用设备,它的整体或主要部件(有局部变化)运用于其他知识的实验探究,能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提高。一件器材可以有多种用途,新教材中已经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矿泉水瓶被应用到感悟力的作用效果、浮力的存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等实验。所以对于一些闲置的专用设备,我们要去挖掘其本身的多样功能,关注相通的知识,开发出一些辅助实验,帮助我们突破教学的难点。
【案例】
实验:移用光具座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只需将凸透镜换成透明玻璃(粘贴半透膜效果更好),光屏位置可以换放未点燃的蜡烛。
2.通过半透明玻璃,观察虚像,借助光屏,认识虚像。
3.固定玻璃,移动未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叠,观察物距与像距。
4.改变物距,移动未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叠,观察物距与像距。
5.转动玻璃观察像的位置的变化,认识像与物对称的特点。
光具座有利于器材的固定,有标尺刻度,蜡烛位置的移动方便准确,能在某一个状态下保持较长的时间,不会因玻璃的晃动等原因影响观察效果,教师可以方便的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同时,在后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中,因为学生已对光具座的结构特点有所了解,很容易理解研究的方法,清楚物、镜、像的位置关系,并且把两个实验加以联系,用光屏对比能方便的区别认识实像与虚像。
【效果】一材多用,可以提高专有设备的利用率,开发出的辅助实验突破了教学难点,更有利于一些知识的贯通。
【现状】由于使用中的损坏或配置不合理,有一些实验器材部分零件缺损或相互型号不符,造成这些器材丢用两难的境地。
基于“等效”的科学原理,灵活运用一些功能相近的器材加以替换进行实验,更深层次上可以通过相似的实验方案,突破器材的限制,用一些简单的操作替换解决原有问题。开发这类辅助实验,目的是解决实验室器材不足的困难,确保实验的正常开展。
【案例】
实验:测定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实验室缺少大号量筒。
1.换用较小石块。
2.将石块浸入烧杯中排水,在烧杯壁上作好记号,取出石块,用小量筒中的水辅助至记号所示位置,根据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替换测出石块的体积。
3.使用溢水杯,用小量筒测量石块排出的水的体积。
4.不使用量筒,增加刻度尺,用刻度尺测量排水后烧杯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再利用细线绕烧杯一周,由周长换算得面积,并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小石块的体积的方案。
几个方案方法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很好解决了实验室无大量程量筒的困难,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教学机智中可以获得很大的启示。即使在器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减或替换器材故意设置障碍,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思考解决办法,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效果】对比替换,开发出的辅助实验保障了实验的正常运行,也在替换中渗透了迁移的科学思维。
【现状】专有设备局限于经典实验的研究,而科学问题情景丰富多彩,大多数生活问题情景,实验室缺少配套的专有设备,造成以讲代做的境况。
基于“建模”的科学思想,利用各个常规小器材功能的独特性,如乒乓球的“浮与弹”、注射器的“抽与射”、气球的“胀与缩”等,把较多的小器材整合起来实验。对某一个问题情景加以模拟,实验室虽然缺乏专有的设备,但这些模拟部件在实验室却选材容易。开发这类辅助实验,用其情景具有STS的鲜明特点,使课堂学习具有更大的实践性。
【案例】
实验:研究水流的压强变化,模拟两艘并排行驶的船只相撞情景。
1.用水槽装水,用乒乓球模拟轮船,用注射器形成水流。
2.观察两只乒乓球是否向中间靠拢。
3.两只乒乓球打孔注水增加重量,重复实验。
4.换用两块小木块进行研究。
探究实践中,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乒乓球向中间靠拢的现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出可能是乒乓球太轻,浸入水中体积太小,引起水平方向的压力太小,造成实验的失败。提出给乒乓球打孔注水增加重量或换用方形木块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取得了成功。
【效果】整小为大,开发出的辅助实验用小器材直观的模拟大场景,以做代讲。重要的是真正在教学中有机融合了STS。
【现状】教学中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室具备研究这些问题的器材,可是实验操作的实际效果不佳,不能发挥应有的说服力,造成有器材而不敢用的尴尬。
基于“科学归因”的特点,方案没有较大的缺陷而实验效果不好,究其根源,是由于这些实验器材太小,或者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变化现象过于细微、呈现时间较短,又或者操作上的一些不准确等原因影响了观察效果。可以针对原因,通过改进放大现象或简化操作使实验更加明显直观。用现象征服学生。
【案例】
实验:“水滴入浓硫酸飞溅的实验”,由于水和酸液本身无色的原因,实验中酸液的飞溅现象并不明显。
1.大漏斗一个,内壁贴上几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内加浓硫酸,在大漏斗的颈中插入一根细长吸管,吸管下端接近浓硫酸液面。通过吸管滴加水,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做出思考。
2.锥形瓶内加浓硫酸,插入漏斗,通过漏斗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本实验利用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性质加以改进,试纸颜色的变化使飞溅显得十分直观。用颜色对观察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在科学实验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如分子运动教学中红墨水的扩散、氨气扩散使沾有无色酚酞棉花变红,液体对流中红墨水的运动,
压强计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差等实验,均是相似运用。同样,在前文中提到的香水雾化器的模拟实验中,后排学生难以观察到雾化的水雾,也可以将锥形瓶中的水改成红墨水,前面放一张白纸,实验对比。
【效果】归因改进,开发出的辅助实验用事实摧毁学生的疑惑,而不是教师的诸多借口与权威的掩盖,捍卫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科学真理。
综上所述,依托实验室已有条件,运用移用、替换、整合、改进等方法开发课堂辅助实验,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辅助实验的数量,并充分发挥这些辅助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内含的教学功能,将其精巧惟妙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呈现给我们的学生,确保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得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更加丰富多样,灵活主动。
[1]科学(7 -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2]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初中科学卷).海南出版社,2003,9.
[3]赵力红.低成本、高智慧、深探究.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
[4]刘旭.听课说课上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
[5]陈芳英.实验激趣、探究创新.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