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有效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究中磨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 00:51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3年13期
关键词:教材过程课堂教学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 王 刚

一、背景与含义

台湾学者欧用生认为“课程改革是教师再社会化、再学习的过程,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又何止只需要“一桶水”来给予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表明: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磨练”本领,求得“真经”,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

如何提高每位教师解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让课堂真正走向高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数学?在我校的校本研究中,数学组开展磨课活动的实践.磨课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并围绕着它来设计教学预案.

“磨课”我们原指对公开课、示范课、参赛课等进行演练以达到“好课”的标准.现引申为在专题研究的背景下,对一堂课或一类课进行多次的展示或对比,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二、定位与目标

在磨课的摸索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方式——名师引领

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把一批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手段有创造性的名优教师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辐射功能,让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让其他教师跟着他们进行专题研究.在引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专题确定.确定研究专题后,我们从教材中选择能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开展磨课活动,从而为研究专题服务.

(2)日常指导在我校每月的“教学创新周”活动中,由三位教师上公开课,这是磨课的好时机,大家在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共同确定研究内容,通过个人的自主研究,预先不交流方案,各展其才,再组织名优教师听课,评课,使名优教师的指导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细节中.

2.重点——教师成长

如何提高教师处理教材、教学设计及学生资源生成的处理能力,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在磨课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虽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不同的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有着深浅之别.磨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使执教老师深切感受到钻研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磨课中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方法可能更适合学生?哪些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更适合怎样的班级?在对比中由模糊逐渐明朗化.参与磨课的教师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经历磨课的活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大家的感触很深,这样可以以点带面,在日常教学中引发思考.

(3)指导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往往可能知道一节课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但由于思维的定势,想不出更合理的方式.而磨课中一个不同的版本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可使大家发现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拓展大家的思路,在对比中思考并得到启发.

(4)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有些磨课是一种反复修正的过程,比如参赛课:它要求执教者吸收磨课过程中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意见,在自我消化的基础上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所以执教者必须精益求精才能使一节课上得更完美.

3.目标——课堂优化

刚开始接触新课程时,大家学得更多的是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新的教学行为,即关注的是一种形式.但冷静下来,思考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一个章节中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什么?分哪几节课落实单元目标?如何重组教材?每节课如何落实?一节课中分几块落实?……即怎样的教学行为能达成教学目标?怎样的教学是真正有效的?

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虽说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应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的优化是磨课最终的目标,我们认为大致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有问题性、有驱动性、有生成性、有创造性、有挑战性.

三、内容与程序

我们的磨课一般要把握好以下内容:

1.磨教学目标,为教学导向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反映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具体、准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影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显一隐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磨教学目标是磨课最重要的一环.

2.磨教学对象,为教学把脉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将课堂立足点锁定在学生的“学”.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为主,以“学”定教.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课堂”即“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生命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与适时点拨下,自己去读懂教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亲自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自己去探索规律并试着下结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全面、深入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适应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观察、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正确、合情的思考与推理;具备科学的态度、敢于批评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的快乐感与成功的喜悦得以体验,情感得以升华.

3.磨教学设计,为学生导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建构的水平,努力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如:在学习必修2立体几何的章头图与序言时,让学生“用六根长度相等的牙签最多能摆几个正三角形?这一问题的设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磨教学特色,创高效课堂

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改进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其职业生命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职业生命升华.为此数学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磨自身,让名优教师带动其他教师,以求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

经过长期实践,我们形成了有效的磨课程序.即:

(1)集体备课.备课组成员独立备课后说课、议课,融合成第一次上课预案.

(2)一位教师执教,其余教师听课、评课交流,探寻亮点与缺失,提出改进策略,形成第二次上课预案.要求听课教师必须围绕研讨主题做好观察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讨论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3)全体教师写出参与活动的思考和感悟.做好讨论后的改良行动.执教者根据大家的反馈信息,再次进行备课,调整教学策略,把改进措施具体实施到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4)磨课后的再研究.磨课的成功不在于最后呈现一堂好课,而在于通过这一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的理解,这样的磨课才是深入的.参与磨课的老师都积累了许多教学个案实例,应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做好记录和整理,并以案例、论文等形式写下来,这样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资源,又为教学做了实事.

有了这个操作流程,教师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尝试着用它去开展教学,并注意结合各班班情与学情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注重将自己教学时得与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及时与组内教师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集体力量将这个操作流程进行不断完善,以求更加合理,更具可操作性,更加有效.

四、我们的收获

备课组教师团结协作,开展磨课活动,努力探索教与学的关系,使“教”与“学”相长,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生得到不同发展.随着磨课活动的不断深入,收获也更丰富.

1.促成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磨课活动,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经历与体验.课堂上,我们清晰而欣喜地耳闻目睹学生的表现,他们思维活跃,策略得当,说理透彻,思考有序,把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参与重点知识的感悟,经历难点知识的体验,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也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中“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要求.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磨课,不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往往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求新的教学方法.磨课无形地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外在动力,通过多次的磨课,新课程的理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课例,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教学过程展现在研究教师的面前,使教师易于接受、易于学习、易于实施.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应在做中学,我们说:教师应在做中研.由于磨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教师们为了它必须进行有目的的学习,研讨才能比较深入.磨课的过程,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经历了“认识——实践——反思——再实践——提高”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提高了教师对教材、学生、自身及教学规律的认识.最可贵的是在磨课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了老师们不断反思的能力,大家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一批年轻数学教师脱颖而出,一位青年教师说:“只有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才能更深刻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好课是磨出来的.”

磨课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帮助教师们从实际的教学中实现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引发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自觉反思.磨课,培育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形成了“好课多磨”的研究意识.通过磨课,实现师生双赢,构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1.郑云.让校本教研为教师成长铺路搭桥——集体磨课的操作与启示.教学月刊,2007(8).

猜你喜欢
教材过程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