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英 孙会波
(昌邑市卜庄镇卜庄初级中学;昌邑市卜庄镇卜庄小学)
创新意识要靠引领,创新能力要靠培养,课堂是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采取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授课之中。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应试为目标,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满腹经纶、夸夸其谈为荣,声情并茂讲到下课铃响起戛然而止“完美谢幕”,甚至一度成为优质课堂的标准。试问,又有几个学生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呢?也有的教师上课不讲,只把知识划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时照本宣科、答上完事。学生连基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越来越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驱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说,教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阐明一定的道理,单一的说教,枯燥无味,不仅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不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时要寓理于例,用鲜活的事例来明理。例如我们讲尊师爱幼可以讲程门立雪、孔融让梨;讲刻苦求学可以讲映雪囊萤、凿壁偷光;讲爱国兴家可以讲神九升天、蛟龙入海……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形象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教师可以运用歌曲、漫画、视频、饰演小品等形式创设情境,刺激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创新,要创新就要与时俱进,要与时俱进就要社会实践。让学生参入社会、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感知社会,在行动中改造社会,深入社区、厂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生产实践等,在活动中开展教育,提高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