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2013-08-15 00:43林志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林志友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任务,当务之急是科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如果仅仅从经验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不仅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难以对马克思主义“三化”之间的关系作出准确梳理和判断。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在认识论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人类全部生活的历史就是处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历史。人类不仅通过实践活动现实地改造世界,还能通过认识活动观念地把握世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信息变换关系。而认识论则是人们对于认识的认识,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也就是研究人类观念地把握世界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以及为何可能。在人类关于某一事物的认识形成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性因素:认识主体(人)、存在、知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在这里是叙述得十分清楚的: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1]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关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以特定的方式对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有组织的加工、改造与整合的结果。人们的知识既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人们的主观臆造,“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

知识与存在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得到科学的回答。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而提出的时代课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伟大成果。回顾自1840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两个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其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其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归结起来就是怎样看待理论和实践之间关系的问题:是按照理论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抑或是在坚持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开拓理论的新境界。以前人们总是死死地盯住理论,在理论中辨认社会主义的特性,把科学的社会主义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的只言片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被彻底颠倒了,我们不是按照实践的发展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试图把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描述建设成现实;我们遇到问题时,不是在坚持基本理论原则下去解决问题,而是去翻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好像那里就有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则是对这一颠倒的再颠倒: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必须要与中国的实践、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结合,脱离客观现实的理论只能是抽象的教条;社会主义建设还必须坚持经过历史检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正如哥白尼所完成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转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

诚然,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的理论基础和根本观点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并不是那种所谓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绝不是那种脱离时间和空间的一切具体条件的“抽象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点恰恰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地预测未来,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共产主义也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我们不可能要求马克思对他去世一百多年后发生的情况和问题作出现成的回答,“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4]。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是着眼于中国实际国情,把握时代特征,从满足理论与人民群众需要角度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当前和今后我们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动指南。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其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还不如说是人们遵循科学的认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充分肯定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认识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处于基础地位,诸多的客观对象只有与它发生关联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和意义,主体对认识的形成及认识诸要素的结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体是我们研究人的认识形成不可绕过的一环,任何新思想、新理论的形成都是主体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认识主体包括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个体主体是个人,个人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认识活动归根到底是以个人为主体而进行的,离开了每个具体的个人,也就无所谓认识。集体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利益、规范等组织起来的社会共同体,也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科学家集团等。而类主体则是指全人类,个体主体和集体主体都是类主体的局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这还不是认识的真正目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6]292。但是,“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之前还有一个认识扩散过程,认识产生之后,如果仅仅停留在其生产者的领域,无论这个生产者是具体的个人还是群体,都不能最大地发挥其改造世界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于认识的扩散过程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想当然地把认识的生产者与实际应用者假定为同一个人、同一个群体,没有认识到认识主体存在的三种不同形式。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9列宁则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强调要通过政治文化、政治教育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科学认识的马克思主义,首先也必须经历一个广泛的传播过程,“掌握群众”才能真正“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认识发展的必经阶段,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由“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认识主体数量的增加,也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一开始往往只在少数先进个人或无产阶级政党中进行,但是如果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少数先进个人或政党内,则远远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先进个人或政党必须努力帮助人民群众提高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力量,同心协力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强调认识主体对理论的运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关键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实践,但是认识主体“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6]292。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则只看到问题“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为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还肯定人民群众的理论首创地位。个人虽然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但是个体主体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主观上它要受到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的制约,在客观上又要受到个人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限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特别是科学认识,实际上往往是在一定社会共同体中即以集体主体的形式达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不是某个个人所能完成的,大众化不仅仅是理论要到群众中去,还是人民群众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掌握群众但又不仅仅是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更是在理解掌握基础上的运用和发展。

认识主体并不是抽象的主体,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从事一定社会实践的人。人类的认识是随着人的实践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任何一种真理性认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所谓绝对真理是指对事物乃至世界完全的、最终的正确把握;相对真理则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每一具体的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本质上看是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表现。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是思维的非至上性。“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8]427人类的真理性认识,从其根本上来说是随着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而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空间则是指物质运动广延性、伸张性。实践和科学证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现实的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单向前进,不可逆转;现实的空间则具有三维性的特点,即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现代科学根据时空不可分离的特性,把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结合起来,称为“四维时空”,这更有利于完整、具体地反映现实事物的运动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则不外是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把握。而物质运动又是在一定的“四维时空”中进行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告诉我们人类的真理性认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人们的真理性认识往往是对在一定“四维时空”中的物质运动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从规律意义上认识并指导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其实践载体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这一浩大的社会变革工程,势必需要经历渐次展开的国别地域发展和若干不同时代主题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和发展的地域性,是一种空间尺度,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这一特定地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9]53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和改革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调整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相关策略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指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而达到融合。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在坚持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的前提下,调整其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相关策略主张,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9]707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马克思主义与时代条件相结合,是一种时间尺度,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与时俱进。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1]因而,“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从其现实意义上来说,就是要依据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在深入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当下的战略和策略作出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人类所处的时代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发展于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转变到一个更新的时代,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特点以及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才能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制定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而从更深层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则是指在充分考量时代条件变化对人类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影响,以深化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建立现代马克思主义逻辑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规律理论与时代实际的对接。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在策略层面的突破,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引发的新的实践模式已经发展至具有历史确定性程度,已经要求在规律层次上获得解释,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选择,也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变化了的时代条件下,必须赋予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新的形式”[1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看到了时间的持续性,认为我们在当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又看到了时间不可逆性、间隔性,认为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目前,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核心—关键—基础”说,“统领”说,“主次分明”说,“核心—动力—归宿”说等多种认识和看法。这些不尽相同的看法和观点都有一定合理的逻辑依托和现实论证,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打开了眼界、开拓了视野。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作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真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也不是别的,而是人们认识的发展。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及关系的研究也必须深深地根植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客观上覆盖了空间、时间、主体三个基本要素,使人们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认识。时间、空间和主体是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主体首先是处于一定时空中的,脱离了时空的主体只能是抽象的主体;主体的认识对象也是处于一定时空中的,过去或将来不占有任何体积和位置的东西决不是客观存在。主体的认识只是也只能是处于一定时空条件下对一定时空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全人类的解放,而世界发展的差异性使得这一浩大的变革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势必要依托不同的国别地域和不同的时代主题得以展开。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路线图,只是从规律意义上认识并指导人类解放运动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只是为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其根本上来说只是从中国具体情况、时代实际条件和主体与认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根本上来看是内在一致的,体现着人们认识发展的整体性,剥离了主体、时间和空间任何一个要素的认识都不能被称为完整的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观念把握,是要反映世界的物的尺度,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关于客体的完整的对象意识。但是,作为诸多方面统一的任何客观事物又不是孤立存在、静止不变的,它们不仅与别的事物处于无限的联系之中,而且本身也是作为过程而向前无限发展的。从时间上看,事物由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运动变化是没有止境的;从空间上看,一事物与他事物、一过程与他过程之间的联系也是无限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不是如同照镜子一样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仅仅运用自己的科学认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8]290,其方法原则要求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从思想路线上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失误,既有经验主义问题,也有教条主义问题。经验主义忽视了理论的时间性,把以往主体的成功理论应用到当下实践;教条主义则忽视了理论的空间性,把其他地域主体的成功理论应用到自身实践。两者都没有认识清楚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而人们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恰恰就寓于空间、时间、主体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空间、时间、主体三个基本要素,三要素缺一不可。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具有内在统一性。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就是认识辩证发展的全过程,脱离了认识论来讨论马克思主义“三化”就抓不住其丰富的内涵,也就揭示不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1]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96.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1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13]余金成.科学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130.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