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富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山409900)
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
杨光富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秀山409900)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结果本组32例,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满意。
大柴胡汤;慢性胆囊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胆囊炎由结石、感染以及急性胆囊炎迁延引起,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右胁胀痛,常有口苦呕恶,腹胀纳呆,肩背部隐痛,苔黄腻,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不适感,B超检查为胆囊炎。急性发作时为急性胆囊炎表现,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发作。
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中上腹部触痛。恶心呕吐12例,黄疸12例,食欲不振15例,胃脘部不适29例,腹胀11例,厌油10例,便秘18例,墨菲氏征阳性28例,白细胞总数升高20例,B超示胆囊增大15例,胆囊壁增厚23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胆囊炎西医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1]基本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大黄15g,枳实15g,郁金15g,白芍25g,金钱草30g,龙胆草12g,鸡内金20g,车前草15g,半夏12g,大枣12g,甘草6g。肝气郁结者加川楝子10g,香附10g;肝胆湿热者加栀子10g,黄连10g;有胆结石者加海金沙30g;脾虚乏力者加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5g。用法开始第1~3天,大黄15g后下,将药物浸润后煎取400ml,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一个月一疗程。从第4天后改大黄6g,用法同前。
2.1疗效本组32例。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正常)16例,有效(症状、体征缓解,化验正常或基本正常)15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1例,总有效率96.8%。
2.2典型病例白某,女,31岁,2008年5月15日初诊。8个月前因食油腻食物出现上腹部隐痛、阵发性加剧,恶心,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黄连素、硫糖铝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后去县级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用西药治疗10余天有好转后未继续用药。近日,患者外出务工回家后出现上腹部剑突下偏右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恶心呕吐,有时呕吐黄苦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查T37.2℃,BP120/80mmHg。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WBC13.2*109/L,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轮廓欠清晰,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柴胡15g,黄芩15g,大黄15g,枳实15g,郁金15g,白芍25g,金钱草30g,龙胆草12g,鸡内金20g,车前草15g,半夏12g,大枣12g,甘草6g。用法开始第1~3天,大黄25g后下,将药物浸润后煎取400ml,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一个月一疗程[2]。从第4天后改大黄6g,用法同前。患者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正常,至今未复发。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展的结果,病多合并胆囊结石,属于中医“胁痛”、“胆胀”等范畴,病变与肝胆、脾胃有关。大柴胡汤以和解少阳,兼泄里热,参考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以胁肋疼痛并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为主要表现[3]。多为继发感染和急性胆囊炎迁延所致,因饮食不节或其他因素感染致胆囊壁和胆囊颈充血水肿,甚至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胆汁排泄受阻,加重胆囊发炎。治当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中药方中柴胡、黄芩清解肝胆邪热,大黄泄热通腑,大枣、半夏调理脾胃,鸡内金、枳实消痞除满,白芍柔肝缓解止痛,鸡内金、郁金利胆排石,龙胆草、金钱草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可使胆道通畅,有疏肝利胆,活血止痛之效。在临床中,治疗慢性胆囊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4-5]。
[1]李颖华.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8(14):4008-4009.
[2]李敏.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252例[J].陕西中医,2010,30(5):557-558.
[3]武华成.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1,3(11):77-78.
[4]霍玉辉.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3):44-45.
[5]孙恩和.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10):11-1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6.089
1672-2779(2013)-16-0121-01
苏玲
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