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4例

2013-08-15 00:44:40任艳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6期
关键词:黄疸型黄疸肝炎

任艳红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肝病科,周口466000)

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4例

任艳红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肝病科,周口466000)

目的 观察中医药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炎祛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结果 治疗组治疗34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治疗34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自拟中药汤联合西医常规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确切。

急性黄疸型肝炎;自拟中药汤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肝病科常见急症之一,西医治疗多为抗炎、护肝、补充维生素治疗,我院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取得较好之疗效,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之急性黄疸型肝炎6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5~69岁,平均43.7岁;按病程分:1~7天52例,8~15天16例;其中病素性肝炎51例,中毒性肝炎17例;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在17.1~34.2μmol/L者14例,在34.3~68.4μmol/L者20例,在68.5~136.8μmol/L者24例,>136.8μmol/L者10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50~99 U/L者12例,在100~199 U/L者20例,在200~299 U/L者14例,>300U/L者22例。

将上述患者按照数字卡进行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等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对照组给予甘利欣150 mg,茵栀黄注射液3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护肝片4片,维生素C 2片,维生素B 2片,3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加减,基本方:茵陈、滑石、赤芍各30g,栀子、大黄、石菖蒲、黄芩、茯苓、丹皮、丹参、枳壳、山楂各10g,车前子15g,甘草6g。并随证加减:同时伴身痒、大便灰白者加郁金、鸡内金各10g,金钱草15g;恶心欲吐明显者加竹茹、法半夏各10g;胸胁疼痛较甚者加香附、延胡索各10g;腹胀重者加木香10g;热重于湿者酌加黄柏10g;湿重于热者可酌加泽泻、猪苓各15g;兼见心烦懊恼者加黄连3g。上方共煎两次,取汁400~600 ml,每日1剂,早中晚三次温服。

治疗期间,所以患者给予尽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腻等指导,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3观察项目观察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血清ALT、TBIL水平。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治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文献[3]拟定。以症状体征消失,血清ALT、TBIL恢复正常为显效;以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为有效;以治疗半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善,血清ALT、TBIL未见下降或持续上升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34例,显效28例,占82.35%;有效5例,占14.71%;无效2例,占2.95%;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治疗34例,显效24例,占70.59%;有效4例,占11.76%;无效6例,占17.65%;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意义。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性肝炎属祖国医学“黄疸”之“阳黄”。本病多以实证为主,中医学认为其多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或因七情内伤,或因饮酒过度而致中焦蕴积,侵犯脾胃,熏蒸肝胆,使肝脏失于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所致。常以腹胀、纳呆、厌食油腻为临床表现,舌苔多黄厚而腻,脉象弦滑有力,常表现为一派湿热壅遏之象。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言:“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所以,治疗宜清热解毒,祛湿退黄为主。

本文方中以茵陈蒿汤为基本方,其中以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疸为君药;以青蒿、石菖蒲、滑石、黄芩、车前子等清热利湿臣药药;以赤芍、丹皮、丹参凉血解毒,以枳壳理气,以山楂和胃消食为佐;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同时又和胃健脾。全方共达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另又配合西药消炎止痛护肝,因而临床疗效显著。

[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S].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52.

[3]马备战.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128-12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6.030

1672-2779(2013)-16-0039-02

杨 杰

2013-06-24)

猜你喜欢
黄疸型黄疸肝炎
《世界肝炎日》
鲁晓岚:黄疸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34
世界肝炎日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6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