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贤 刘 英 刘玉洁
(1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063000)
浅谈中医学对颈椎病病因的认识
王清贤1刘 英2刘玉洁△
(1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063000)
中医学;颈椎病;病因
古代中医并无“颈椎病”之名,颈椎病相应症状的描述,散见于“痹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条目之下,这些疾病的描述与现代颈椎病的病因、症状等方面均相似。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病因与六淫、痰湿、劳伤、七情外伤等有关。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淫习惯上泛指一切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亦可两三种邪气相兼致病。在颈椎病中,则多与风寒湿邪有关。《内经·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这段话指出了“风寒湿”是痹证的病因。风为百病之长,是外感病因的先导。风邪伤人首犯太阳经,营卫失和,从而出现颈项强硬等症状。寒为阴邪,必伤阳气,阳气受伤,气血凝结阻滞,气脉不通,不通则痛,则可表现为疼痛。寒性收引,寒凝气滞,气机收敛,腠理闭塞,寒客关节,故见肌肉拘挛作痛。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其性重着粘腻。以上这些症状皆与颈椎病有关,说明风寒湿邪是引起颈椎病的原因之一。
痰指的是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机体感邪之后的病理产物。湿既可由内生湿亦可是外感而来。痰湿内停易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从而引起颈项、肢体疼痛、麻木等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这里阐述了造成臂痛的三种原因,即风寒、血虚和痰湿。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本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但若太过,
违反了生理规律,超过生理限度,耗气伤形则易积劳成疾。不良的姿势、不良的睡眠姿势、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慢性损伤,导致骨损筋伤,气血瘀滞,加剧了肝肾亏耗(椎间盘及脊柱的退变)而引发颈椎病。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长期从事刺绣、会计、绘画、书写、化验及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期低头工作,加速了颈椎退变即肝肾的亏虚,从而成为颈推病的高发人群。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既居脑中,又居骨中,在脑者名脑髓,在骨者名骨髓,骨赖髓以充养。肝主藏血全身筋膜依赖肝血的滋养。颈椎是人体筋膜结取最多的部位。劳倦伤肝肾,则筋骨易供养不及,则出现颈椎的退行性变。
外伤是造成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文献报导,5%~15%的颈椎病人有急性外伤史。有些病人虽颈椎发生外伤,但由于当时颈椎无明显的退变,颈椎的稳定性良好,周围软组织的代偿能力也好,并没有出现症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退行性变逐渐加重,颈椎的代偿能力降低,症状会逐渐显现。一是肾气本已虚(颈椎已有退变),在外力的作用下,筋骨损伤,发为本病。随着年龄增大,肝肾亏虚,颈椎退行性变逐渐加重,椎体骨赘生成,间盘退变突出或脱出,韧带增生肥厚,钩椎关节和小关节突增生肥大等,颈椎的稳定性下降,因而中老年易发生外伤,而引起颈椎病的发病。颈椎承担头的重力,而且是脊柱活动范围最大的部分,是脑部连接四肢的通道,任何头、颈部的外伤,都可成为颈椎病的病因。如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生活或工作中的意外事故等,某些不正确的推拿手法及牵引也会导致医源性损伤而发生骨损筋伤。外伤致病,一是外伤后,未予重视,病情迁延,瘀血留滞,加剧了颈椎的退变。
七情内伤属内因,其致病主要是伤及内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致病可以影响脏腑的功能,一般依脏腑的气血盛衰,虚弱之脏腑易受伤为病。而脏腑的功能失调,也可以导致某些情志的改变,肝失疏泄调达,则易出现情志异常,心气虚则胆小易恐,说明脏气虚实不同,亦可导致情志的改变。情志的变异,导致气机的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而使“筋失濡养”。颈椎病病人,特别是交感型颈椎病病人,情志上的改变易出现症状的变化,与脏腑气机的改变有着密切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原气上形,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指出了情志活动与相应内脏的密切关系。情志之为病,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79
1672-2779(2013)-15-0117-02
杨 佳
2013-06-23)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