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人教授论治心悸

2013-08-15 00:44周雄根顾雯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心气气虚

周雄根 张 敏 顾雯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何立人教授论治心悸

周雄根 张 敏 顾雯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何立人;心悸;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何立人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从医治学40载,医名闻与海上,精究临证,博采众长擅长治疗各类疑难杂症,临证诊查周详,遣方用药极多变化,构思奇巧,崇尚阴阳整体,脏腑相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将何师治疗心悸病的经验整理归纳,以飨同道。

1 心悸病的病因病机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医籍中关于心悸的描述很多。《内经》已对心悸的脉象变化有深刻认识。《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治曰死,乍疏乍数曰死。”《素问·大奇论》中说:“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曰死。”文中指出脉搏过快或不规则提示预后不良,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而作为病名的出现,心悸之名则首见于《伤寒论》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

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并且指出“心悸”为里虚所致。汉·张仲景将本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并对水饮为患的惊悸探究尤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说:“水在心,心下坚筑。”“水在肾,心下悸”。金元时期惊悸、怔忡学说进一步发展,各家学说颇多,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及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都主张:“悸为怔忡皆热之内作。”“皆隔上血中伏火蒸蒸而不安”。朱丹溪提出惊悸、怔忡因痰盛而致的病机,如《丹溪心法》中所说:“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因是血少肥人属痰寻常者多痰。”“假如病因惊而得,惊则神出其舍,舍空则痰生也。”明清时期在对惊悸、怔忡的认识上医林百家争鸣论述较前更加精要,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劳损所致“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原,所以在上则浮撕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因此“凡治怔忡惊恐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指出了心肾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病本在肾的理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血瘀可致心跳心慌。唐容川《血证论》亦指出:“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失血过多者乃有此虚证,否则多夹痰湿,宜细辨之。”针对古代医家的认识,何师认为心失所养、心脉不通是心悸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的发生常因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以及外邪内侵而致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其基本病理特性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血瘀日久,瘀而生热,热扰心神;或气阴两虚,易感邪热,邪热又加重气阴虚损,导致瘀热内阻;或因肾阳亏虚,失于温煦,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成痰饮湿滞皆可扰乱心神而致心悸。此外虚实二者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其具有虚实夹杂、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病理特点。心悸病位在心但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常累及肺脾肝肾同病。所以本病病因不外乎“虚”、“瘀”、“热”、“痰”四字;而病位则与心肝脾肺肾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①心与肺:心肺之间的病理联系主要反映于气血关系的失衡,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若肺气虚衰,则宗气不足,无以贯心脉助血运;卫外不固,常易感外邪,外邪内舍于心,心血运行受阻,或出现气机调节障碍,升降反常,血液运行受制,从而出现胸闷、心动不宁等症状。②心与脾胃: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可致血虚而心无所主,从而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再则,心气以通为顺,胃气以降为和,心气通则胃气降,胃气滞则心气逆,也会出现心悸症状。③心与肝胆:肝者,心之母也,母病可以及子,母虚则令子虚;子病亦可及母,子乱则母亦乱,《金匮真言》中云:惊有二症,有因病而惊者,有因惊而病者,如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因惊而病,惊则气乱而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是宜安养心神,肝失所藏,可致心血亏虚,肝失疏泄,常致气滞而血瘀,肝气郁结,则心气抑郁,倘若郁而化火则心火亦见亢盛。胆主决断,心主神明,胆气却弱,整天处于惶恐之中,则心气不定,心神不宁,也可导致心中悸动不安。而心悸日久,忧思太过,久之亦可致肝气不疏,气郁生热,郁热耗伤气阴,致心之气阴愈加虚损,心气不宁,《辨证录》中提出人有怔忡之症者,一遇怫情之事,或听逆耳之言,便觉心气怦怦上冲,有不能自主之势,似烦而非烦,似晕而非晕,人以为心虚之故也,然而心虚由于肝虚,补心必须补肝。④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才能维持正常生理,若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或肾水上凌于心,心不能静而时惊,则必致心悸不宁。张介兵于《景岳全书》中提出“凡治怔忪惊恐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由乎精”。

2 辨证要点

2.1 辨虚实 心悸的病变特点多虚实相兼,故临证时当首辨其虚实。虚当审心之气、血、阴、阳哪方面偏虚;实当视痰、火、饮、瘀何邪为主。其次当分清虚实之程度。一般说来其正虚程度与脏腑虚损的多寡有关。一脏虚损者轻多脏亏损者重;仅心本身虚损致病者病情较轻,与他脏并病者病势较重。在邪实方面单见一种夹杂者轻,多种夹杂者重。另外由于心悸一证本虚标实夹杂者甚多,心气虚、心阳虚多伴有瘀血、水饮;心血虚、心阴虚多夹有虚热或痰火。故辨证时还当注意虚实二证的相关夹杂。

2.2 辨惊悸、怔忡的不同 惊悸、怔忡同属一类疾病,但二者尚有区别。大凡惊悸的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发时心悸阵作甚至有欲厥之状,而发后除觉倦怠乏力外可无特殊不适,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兼实。惊悸日久不愈可成怔忡,而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心动悸加重。

2.3 辨脉象 心悸多伴脉结代等脉律失常,因此要仔细体会结脉、代脉、促脉、涩脉、迟脉及其临床意义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证从舍。凡脉缓而虚大无力为元气不足;沉迟为阳虚内寒;细弱而缓为气血俱虚;结为气血凝滞;代为脏气衰微;涩为夹瘀:散脉病多危重;脉数而弦滑为痰火内盛。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危。

3 施治原则:气血兼顾补泻并施

何立人教授认为心律失常施治原则应是阴阳同补,气血兼顾,补泻并施。拟订具体治法时则做到既有辨证论治,又不为证型分类所限。宁心定志、健脾温肾、理气通络、活血化瘀、滋阴补血、养心安神、疏解时邪、清热解毒、泄卫通营均为常用之治法,可以单用,可以合用,甚至根据病情需要多法兼及。

4 论治要点

心悸病的病机隐晦复杂,常见寒热相错、虚实夹杂、邪恋正衰,一般可从脏腑论治,并注意阴阳气血、寒热虚实、邪正盛衰的整体调治。

4.1 有证可辨 对有证可辨者结合所伤脏腑进行论治。①从心、脾胃论治:临床辨证有心脾两虚、食滞胃脘。心脾两虚者,可从运脾、实脾选用归脾汤等以补益心脾,养心安神。食滞胃脘者,当消导为宜,以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常用玉竹、北沙参、石斛等药物养胃阴,黄芪、黄精、党参、白术等益脾气,砂仁、木香、白豆蔻等理气,藿香、佩兰、苏梗等化脾湿。②从心、肝胆论治:临床辨证有心虚胆怯、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肾阴虚。心虚胆怯者,益气养心,镇惊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肝气郁滞、郁而化火者,疏肝泄热,方用龙胆泻肝汤。肝肾阴虚者,滋养肝肾,养心安神,方用一贯煎。③从心、肺论治:临床辨证有心肺气虚及或复感外邪、或余邪留恋。心肺气虚者,补肺益气,用补肺汤;如复感外邪或余邪留恋者,用银翘散。病毒性心肌炎多由于卫外不固,外邪侵犯而致,故治疗时除疏邪外,还宜益气固表。④从心、肾论治:辨证有心肾不交、心肾阳虚、肾精不足。心肾不交者,交通心肾,宁心止悸,方用交泰丸加减;心肾阳虚者,温补心肾,方用右归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肾精不足者,填补肾精,滋水宁心,方用左归丸合养心汤,临床运用巴戟肉、生地黄、熟地黄、仙茅、淫羊藿、脱力草、补骨脂等补肾药物,能对心律失常的反复与再发起到明显的遏制作用,对中老年病人尤其适合。⑤从邪论治:辨证有痰浊阻滞者,化湿浊、养心神,用导痰汤;水饮凌心者,振奋心阳,化气行水,用苓桂术甘汤;瘀血阻络者,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用桃仁红花煎;寒凝血脉者,祛寒活血,宣痹通阳,当归四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4.2 有证可辨证属难治者 心悸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何立人教授认为在临证中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辨病与辨证合参,结合已有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合理配伍用药。如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多为风热袭表,湿邪内蕴,内舍于心,治宜清热解毒,多加入一些有解毒利咽作用的药物如西青果、蝉蜕、薄荷、桔梗、凤凰衣,如感受外感侵袭,宜疏散风寒或疏解风热以祛时邪,加入荆芥、防风、桑枝、金银花、淡豆豉,以绝发病之源,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者,多加入天麻、钩藤、羚羊角粉等平降之品,如出现心力衰竭征象则予真武汤加减,可用参附苓芍姜等药;伴有高血脂的可加玉米须、茶树根以降浊利湿;症状多在平静或休息后出现,活动后消失者,多加入磁石、朱茯苓、生龙骨、生牡蛎等安神镇静药物,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风湿性心脏病所致者多加入威灵仙、羌活、防风等药物。

4.3 无证可辨无从施治者 有反复心律失常体征,但临床无心悸症状而无从辨证者,何立人教授认为治疗时可从病论治,或针对兼证辨其体质证型,常获良效。如青少年体质素虚、易感外邪者,辨为肺气虚,补肺同时兼疏散风寒或疏解风热,予黄芪、党参等补益肺气,加荆芥、防风、连翘、羌活、桑叶等祛时邪;女子多于经期而见心律失常体征时,勿忘调经;老年若有痰饮内阻,则化痰蠲饮;脾胃湿热加用黄连、黄芩、葛根、木香、石菖蒲、半夏、苍术以清热利湿;大便不通,肠有燥结则予全瓜蒌、制大黄、月季花等;伴鼻塞,时流黄稠浊涕,声音重浊则予辛荑、白芷、苍耳子开通鼻窍;有伴肩背不舒的常用威灵仙、羌活、独活等。

4.4 方药对证善用药对 何师临证处方,善用药对。或补泻同施、寒温同用,或性味互补,加强疗效。例如:熟地与砂仁相配:熟地甘温黏腻,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生精补髓,砂仁辛散温通,去熟地黏腻碍胃之弊;黄连与肉桂相配:黄连苦寒善清心热,泻心火,肉桂温热擅长和心血、补命门,二药参合,寒热并用,相辅相成,并有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妙,可治失眠;脱力草与功劳叶相配:脱力草又名仙鹤草,具有强心调整心律,恢复疲劳之功,用于各种心衰、心律失常,功劳叶味苦甘平,能补中脏、养精神、退虚热、活血络,两药相配补益心肾,恢复疲劳;苦参与白果相配:苦参味苦性寒,清热泻火利尿,调整心律,白果补气养心、滋阴益肾,两药相参滋阴清热,调整心律;半夏与秫米相配: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秫米味甘性寒,制半夏之辛烈,和胃安神,阴阳通而脾胃和。总之,抓住病机关键,对因治疗,注意伴随症状,随证加减,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5 病案举例

例1 张某,女,61岁。因反复头昏头痛24年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尿少10年加重2月入院。有24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在21年3月-24.0/13.3-14.9kPa。10年前出现胸闷、胸痛、浮肿、尿少、心悸、气短,曾在西医院诊为原发性高血压Ⅲ期、高心病、冠心病、心衰Ⅲ度。2个月前因受凉病情加重再求西医治疗病情无明显减轻,遂求中医治疗。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动则尤甚、坐不得卧、唇甲青紫、胁下癥块、浮肿尿少舌淡紫暗、苔白滑、脉沉细而数。

辨证:心气不足、心肾阳衰、水阻血瘀。治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

方拟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化裁。

生晒参10g,寸麦冬30g,五味子15g,川桂枝15g,炒白芍30g,生甘草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丹参30g,益母草30g,葶苈子30g,14帖。

何师讲:人过花甲,肾气已衰,心脉不用,机体气血阴阳逐渐衰弱,脏腑功能减退,首先表现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血亏虚及心阴耗损等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脾(胃)、肝、肾功能的不足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气虚是心悸最基本的病机。在气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阳虚、阳脱及气阴两虚。心悸日久心之气阳虚衰,久则累及脾肾。脾肾阳

虚水液不化泛溢肌肤为水肿。水气上凌心肺则心悸怔忡喘咳甚则不能平卧。心主血脉心气虚导致血脉瘀阻。其证候特点是胁下触及癥块,固定不移,颈部青筋暴露,唇甲及舌质紫暗。综上所述心悸的基本病机是心气不足、心阳虚衰。以本虚为患,久则因虚致实出现水阻血瘀的标实证候。就临床所见心悸实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标本兼顾、标本同治。益气温阳、化瘀行水为基本治则,方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治疗心阳虚的宗方,能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心阳振奋。心神得安心悸气短自能好转。益母草既活血又利尿,为治疗心衰必用之药。葶苈子能下气行水而平喘逆,对心衰水气凌心射肺之咳喘逆者尤宜。值得一提的是本病例中患者数脉并非阳热,乃心阳虚衰、心阳浮越而致心动过速,气动脉应之表现。其特点是数而无力。正如张景岳所说:”数脉之病惟损最多,越虚则越数,越数则越危。”这正是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主要依据。

例2 韩某,女,42岁教师。2012年9月14日初诊。1个月前经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口服西药及生脉饮治疗后略好转,停药后复发如故。体形娇小,面色萎黄,语言低怯,心慌乏力,说话较多或轻度活动后即加重,轻度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心气耗伤、大气内陷、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养心、升阳举陷、宁心安神

方拟升陷汤加减:

生黄芪30g,春柴胡6g,玉桔梗5g,炙升麻6g,川桂枝12g,炙甘草10g,潞党参12g,7帖。

2012年9月28日二诊:患者病情已大为好转,面色已有红润之象,声音较前有力,自述畏寒消失,心悸已基本痊愈,已可从事轻度工作,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乏力。改以加减生脉饮(人参3g,五味子2g,陈皮2g)代茶饮,断续服用6个月余痊愈。

何师讲:本例为先天禀赋较差,复从事教师工作,多言耗气,多虑伤心,日久而致心气耗伤,大气内陷而致本证。察其色脉当以升心胸中内陷之气为法,以升陷汤为主方,取其升阳举陷之功。因知母性寒与患者体质不合故去之,更加党参益气桂枝、炙甘草即(《伤寒论》之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药证相符故能取得良效。本例先用生脉饮无效后又以生脉饮收功原因主要在于脉象之不同。初诊时脉沉乃大气下陷之象,生脉饮补气而无升举之力,虽有一时之效却无持久之功。复诊时脉虽细而乏力却未见沉象,乃单纯气虚之证,故可用加减生脉饮收功。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72

1672-2779(2013)-15-0104-04

杨 杰

2013-06-22)

猜你喜欢
心气气虚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少女心气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