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情境教学

2013-08-15 00:51:36李晓锋
中小学电教 2013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信息技术

☆ 李晓锋

(辽源市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辽源 136200)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担负着儿童智力的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国家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编制了幼儿教材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范了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在信息时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幼儿的心理特点,要求情境教学

儿童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阶段的幼儿期或者是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的教育必须适应其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供不同年龄特征儿童的学习需求。

在注意方面,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但是,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艳丽的对象,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可见,兴趣对于唤起注意的作用。

在感知方面,依然是缺乏对于事物的观察兴趣和耐心。然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调动观察的兴趣,引起有意注意,达到感知的目的。

在记忆方面,是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对于一些有兴趣的事情和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能够记住。原因是形象材料生动具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和他们好奇的心理参加识记,提高了识记效果。

在思维方面,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的形式并且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所以,必须为幼儿思维的发展创设具体的、直观的环境,加快过渡,提高思维的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五条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落实指导纲要,就要充分注意幼儿学习的认知特点,要使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必须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引起他们充分的有意注意,调动他们感知的兴趣,强化记忆,促进思维的过渡。信息技术工具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幼儿教育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他们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二、幼儿教材特点,要求情境教学

目前,吉林省一般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大都使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教师用书。教材的编写充分落实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效益”。“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条规定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等精神。全方位地更新观念,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数学、艺术六个方面构建了教育内容,设计了活动方式。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师用书。我们仅以《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中班,上册中的语言部分为例分析教材与情境教学的关系。“飞机飞下来了”是其中的一次活动设计。活动目标要求“按照图片编构合理的故事情节”。那么,在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儿童提供具有故事情节的音像资源,然后引导儿童按照顺序观察音像资源,编成他们的故事。又如“会动的房子”活动目标要求“观察画面,初步感知人物的动作和背景的变化,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观察人物表情,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这个活动设计要求教师提供房子的图片,引导儿童观察,而且房子必须是会动的房子,只有制作课件才能解决问题。语言部分设计了31个活动内容,其中,21个活动内容必须应用音像资源,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

三、幼儿园情境教学的策略

儿童认知特点不适合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输,必须提供适合他们认知特点的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教育,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环境,普及健康知识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要求:(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从总目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目标要求与儿童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可以为他们提供形象直观的日常健康行为、健康的饮食行为、身体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学习材料。使他们在音像资料的欣赏中获得知识。例如:《洁白的牙齿》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是播放《洁白的牙齿》故事课件。让儿童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了解不刷牙的坏处,了解虫牙就是龋齿,知道每天刷牙的重要性;二是播放正确刷牙方法的示范片,引导学生观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习惯。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交流条件,培育语言能力

语言是认识世界并且与人交流的工具,幼儿启蒙的语言教育十分重要,幼儿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学习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思想、信息和情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十分具体并且具有故事情节的音像资料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并且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教师用书》语言部分教学配套资源表中要求应用录音磁带,听故事。如果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语言的学习活动,就应当考虑配有音像资料,这样才能声情并茂,达到预期效果。研究表明:活动的物体更能够引起儿童视觉的注意。例如:《三颗星星》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故事。通过活动使儿童既能获得交通规则的知识又能够得到语言的训练。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制作动画片,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故事的情节并且有顺序地应用语言进行叙述,达到培育语言能力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真实情境,促进社会认知

幼儿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对幼儿的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的性格。建立是非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能力而且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一些涉及情感、行为领域的教育内容仅仅依靠语言的表述是难以获得教育的效果的,所以,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内容,规范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4.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直观材料,渗透科学知识

幼儿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总要弄明白“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领域要给幼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提供充分的直观材料让他们尽情体验、学习科学带来的愉悦,从而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幼儿是通过看、听、闻、触、尝等学习方法的综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信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音像资料的作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渗透科学知识的内容,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到科学知识。例如:《各种各样的汽车》一课的教学,我们不能带领他们在街道旁看汽车,幼儿园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汽车模型。可以制作课件,可以应用录像展示各种各样的汽车,让他们去欣赏,去描述。既认识了社会,又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5.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数学氛围,培育数学意识

数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幼儿数学教育主要的方法是操作法、游戏法、演示讲解法、观察比较法。其中,演示讲解法是演示与讲解的结合。要通过信息技术媒体的应用演示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观察比较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型和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也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媒体提供直观的物体供他们观察、比较。特别是在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中尤为重要。例如:《正方形与长方形》、《找图型》、《会变的正方形》等。

6.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艺术平台,诱发艺术潜能

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提出:(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实践目标提供极好的条件。一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媒体提供、表现优美的环境、提供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使他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就在身边。培育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艺术平台,把他们在艺术活动中的表演录制下来,再播放给他们看,可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认知特点、教材编排特点需要我们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教师用书.

[2]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