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地面写新闻

2013-08-15 00:43郭君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4期
关键词:新闻奖文风一等奖

□郭君

(伊犁晚报,新疆 伊宁835000)

真正好的新闻记者,新闻要贴着地面写,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文章。中央五部委发出“走、转、改”的号令,对忙忙碌碌的新闻记者来说,是一次深入思考、盘点工作、提升业务的机会。作为一名记者,参加“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笔者经受了锻炼,笔者的体会就是,只有走到最基层去投身生活实践、倾听群众心声,用腿去丈量,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报道,才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自己的职业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

走基层:从现场获得第一手材料

基层永远是新闻的富矿。记者在发掘新闻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拉近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建立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如同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我们要探明基层这座新闻的富矿,就是走基层走得更深些,离人民群众的心更近些。

《伊犁晚报》自创办至今,一直以聚焦热点、关注民生、引导生活、服务百姓为宗旨。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笔者把每一次采访都作为学习的机会,以一名新闻记者的犀利目光去发现新闻、捕捉新闻。在采访中力求达到与采访对象用心交流,以情感人。

2010年1月的一天下午,笔者正在伊宁市委采访,突然得到新源县那拉提发生雪崩、十几户牧民被围困的消息,立即坐车赶往那拉提。上车后才发现,那几天因天晴转暖,只穿了一件薄棉衣。当晚11时40分赶到那拉提,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冻得在场的人手脚失去了知觉。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笔者在那儿呆的5天里没有洗脸,穿着临时买的一双棉鞋,每一次去现场,几乎都是连滚带爬地前行。就这样,笔者克服所有的困难,及时报道了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果子沟发生雪崩,笔者同样及时采写出让领导和读者都满意的稿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2年伊宁县牲畜转场用火车拉运的新闻《羊儿坐着火车转场》获得赵超构全国晚报新闻消息类一等奖。

“7·5”期间,笔者深入到农牧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采写出了一大批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的好人好事。《民族团结的使者——介米兰》、《治沙模范的邻里情》、《我们都是一家人》、《各族群众更加向党靠拢》等生动感人的新闻稿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2011年11月1日8时21分,位于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巩留县交界处发生里氏6.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笔者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成为当地第一家赶到受灾现场的媒体。在灾区采访的每一天,笔者都被当地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以及县乡村干部的行动迅速、一心为灾民的事迹所感动,在采访伊宁县喀什乡喀什村支部书记季勇华时,村民流着眼泪向笔者还原了季勇华当时救群众的场景,感动之余,笔者写出了《震后8分钟,出现在村民家中的好支书》,受到了读者好评。

转作风:和群众交朋友

接地气的新闻才有影响力。所以,记者采访新闻要“原生态”,注重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第一次采访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盖买村的李元敏时,她不太愿意配合。当时,她在院子里干活,笔者就跟在她身后在院子里帮她拿个东西什么的。终于,她扔下手里的活儿,向笔者讲述她的事情,真的挺感人,笔者一面陪着她掉眼泪,一边让自己的思绪深入到她的情感中去,就这样,我们聊了一上午,最终完成了采访任务,而李元敏也把笔者当成了朋友。

2012年10月,笔者在巩留县采访时听说一件事,那就是让群众参与基层干部的考评。笔者听说后,立即与巩留镇取得联系,因为当时已近傍晚,笔者采访完社区居民、社区干部后,已经下班了,最后的一个环节,县委组织部的相关人员还没有采访到。于是,笔者央求巩留镇副书记帮我联系,也不巧,那一天,县委组织部的同志的爱人不在,他要去幼儿园接孩子,笔者就通过电话告诉他,多晚都等他,最后,晚上10点钟的时候完成了采访。

在采访曾获“中国网事·感动2011”、“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巩留县“修桥大爷”艾尼亚特·斯拉木时,笔者用了三天时间。当时笔者就想,一个有钱人做善事,笔者不感动,因为他有能力,而对于一个连电视机都没有的老人来说,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修了几十年的桥,笔者非常感动,《一位耄耋老人36年的修桥路》获得了新疆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一等奖、伊犁新闻奖一等奖。

近几年,伊犁州直安居富民工程力度非常大,许多搬进新居的农民真心地感谢党的好政策,对当下的生活感恩知足,他们跟记者讲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艰辛,而是国家出台的好政策。这时候,记者是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通过“走、转、改”,让我们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

在基层采访时,笔者深刻体会到,只有真诚平等的沟通,感同身受的体验,才能让采访对象真正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生动可读的新闻报道。

改文风:做到求真求实

让新闻宣传更富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报纸传播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每一名记者努力的方向。实践是新闻之母,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而群众的语言是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的。作为记者就应该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养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代表、伊宁县温亚尔乡布里开村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多年来,一心为群众谋福利,让一个集中整治重点村一跃成为全县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村。在采访中,为突出人物的大公无私精神,笔者试图引导他说一些漂亮话,被买买提江·吾买尔识破:“大话套话我说不了,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让村民致富。”在后来的稿件中,笔者用白描的方式说了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大实话,许多村民看了报道后,都说好,问村民,好在哪里?回答很干脆:“这话像买书记说的,我们买书记就是这么个人。”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走、转、改”中,“走”是前提,“转”是关键,“改”是目的。

一名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基层深入得够不够、作风转得好不好、文风改得到不到位,归根结底要看作品,尤其是看作品的文风是否朴实,是否把一件事、一个人写得像、写得真、写得实、写得透。

笔者深信,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比较多的人,为文不会空泛,只有将“走、转、改”与优良学风、作风、文风相结合,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听万人言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猜你喜欢
新闻奖文风一等奖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媒体改进文风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改进文风贵在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