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菁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2011年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前,活动现正在深入进行。作为一名报业人员,笔者从中受益良多,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想挖掘好新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最关键。
纵观社会发展进程,成功或失势者无不与作风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作风决定成败。当年“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够战胜“面包加大炮”?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60多年后的今天,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要写出打动人、感染人、引导人的好新闻作品,过硬的工作作风同样不可或缺。当指导方针、中心工作明确了,记者如何去开动脑筋、身体力行便成为决定因素,其作风好坏决定了新闻的深与浅、优与劣。有好的作风,识大局、沉下去、花心思,才会知民心、善抓题、解民意,知道该用什么来启示人、引导人。
笔者在新闻单位已供职十多年,对此深有体会。好的采访、编辑作风就如同“柄”,可以借此开挖出好稿件、好版面、好专栏。当手中握不住“柄”时,或“柄”松动、断裂了,干什么都疲于应对,一塌糊涂。
干不干事,深入下去还是浮在表面,是好作风与坏作风的分水岭,结果也就截然不同。现在,我们新闻宣传队伍中,有的人讲空话侃侃而谈,干实事、出作品则一无所能。在他那里,对待学习教育似乎要计划有计划,要态度有态度,要措施有措施,就是没见诸成效,没实际变化,新闻是抓耳搔腮“凑”出来的,稿件是蜻蜓点水一样划出来的,版面则像是碎砖乱瓦堆出来的。一些报纸、刊物,几年过去了“面貌依旧”,甚至“今不如昔”,造成读者放弃,订户寥寥无几,靠主管单位拨款惨淡维持。
医治这种症状的良方就是要对顽疾开刀,用短痛除去长痛,切切实实转变工作作风,从心底里自觉自律,以真情实感把握生活的真谛,倾听群众心声,把对新闻事业的忠诚、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融于报道之中、版面之中,尽可能适合百姓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情趣品位,用群众乐于看、看得懂的语言写文章、做栏目,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从而将“爱读者、想读者”转换为“读者爱、读者想”。实际上,新闻工作者只有平日处处走在前头,社会问题用心关注,笔触所至红花绿叶缀满枝头,读者脸上才会写着满意,继而产生良性循环效应。这也是称职编辑、记者、通讯员好作风的印证。
受商品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有些新闻宣传工作者也常会打喷嚏,染上时髦的病,不是恪守职业道德,而是热衷于拉关系、搞变相有偿新闻,把手中的发稿权当成了摇钱树,当成了人脉资源储蓄,当成了等价交换的工具。如此,庸俗之风盛行,正义和良知流失,职责和使命淡漠,造成“根部”缺乏养料,必然会导致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里缺少正气,采编人员心不齐、气不顺,这般状况,怎能育出好作风?没有好作风,又怎能指望出好作品?
就此来看,正作风必须正风气。新闻宣传单位的负责人首先要负起责来,身体力行,当好“排头兵”。可以说,一把手与一个班子成员的作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单位作风,负责人如何引、如何带、如何抓很是重要。单位领导形象好、作风正,肯干事、重廉洁,所办的报刊、网站一定不会差到哪里。无数事实证明,领导班子自身有好作风,才会带出一支队伍的好作风,使勤勉干事成为主流,使廉洁自律成为风尚,使不辱使命成为心志,生活在这个充溢着进取、向上、开心队伍中的人才会富有活力,继承好传统,创造新亮点。
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脑子里要牢记一个“快”字,面对中心工作任务,面对群众遇到的难事,立马动起来,扑下身子,开动脑筋,不拖沓不搁置,这才叫雷厉风行。由此才会有生花妙笔,即便笨鸟先飞也勤能补拙,采编出来的作品才有模有样、有声有色,与时代呼唤、与社会生活、与百姓心声相统一。笔者供职的宜春日报社,有几位记者同事正是如此,因而在第一时间报道了除夕夜累倒在自家门前的普通民警黄启才,投身火海连续救出五名儿童的平民英雄王茂华与谭良才翁婿等感人事迹,使之成为大爱典型,在全国引起震动。
有的新闻工作者与此相比大相径庭,不论采或编总是急不起来,快不起来,心懒、手懒、身懒,遇到好线索也磨磨蹭蹭不愿多动,甚至为了自己少花气力、少动脑筋而“踢皮球”,就想等“现饭吃”。更别说深入生活一线去找亮点、热点、难点,横竖一个雷打不动,“反正干好了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笔者读过的军事指挥家传记中,几乎都有一个总结:切忌“慢”。兵贵神速,慢一点就要落后挨打;进攻慢,对方增援部队就上来了,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变化;撤退慢,就会被敌人抓住,成为可怜巴巴的俘虏。挖掘好新闻,写出好作品,干好本职工作,许多时候就像行军打仗,总是慢半拍的话,必然会丧失机会,被动挨 。即便拼凑出来了稿件,读者对你报道的内容也已通过其他途径看过了,没见新意必定嗤之以鼻,怎会不随手丢弃。
通过“走、转、改”活动的洗礼,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切实端正工作作风,言行一致,当好时代的鼓手、号角,做党放心的喉舌,树起一根根弘扬正气的标杆,从而采写出一篇篇感染人、鼓舞人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