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片 原声 与 中文配音对受众传播效果的异同

2013-08-15 00:49孙元如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原声问卷受众

文 孙元如

而21世纪之后,引入中国并在各大院线上映的美国大片,极少还能听到国语配音的声音,还只是加了一行中文字幕。这种举动当然是影院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作出的调整,而受众为何更愿意接受英语的声音而非我们熟悉的母语,这两种方式对于传播效果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差异,以至于观众拒绝亲切熟悉的语言而去接受所谓的“原汁原味”。

关于电影原声与配音的受众问卷调查分析

1.调查目的

由于必须得知受众是否真的更愿意接受字幕而非配音以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具体在哪,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从电影传播效果视角分析原声字幕和配音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其对受众造成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经常看美国大片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不限,英语程度不限。为了找到同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时美音原声与中文配音的差异,我选择了电影《泰坦尼克号》因为这部电影在1997年上映时候采用的是中文配音,而在2012年的3D版本中全都采用了原声。其中对于80,90后要做一个控制变量的测量。因为80,90后在两次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中间历时15年,并处于中学高中大学阶段,英语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但同时,这一人群无法避免,因为作为观看电影的主流人群,乃至时代的主流,是极具代表性的。

共收集问卷672份,有效问卷为369份。有效问卷之少,在问卷中有关英语水平之选项,而英语水平极高听说无障碍的人群不是有效的受访对象。同时,为判断问卷是否有效,每份问卷均问津1997年观影《泰坦尼克号》是美国原声还是中文配音的版本,由于当时中国的各大院线上映的都是中文配音版本,所以所有回答观看的1997年《泰坦尼克号》为美音原声的版本的均为无效问卷。

故只对369份有效问卷做了信度和效度分析,其有效率为92.6%。

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均为单向选择题,要求参与者选择最符合的一个选项,问卷采用自编的26个问题。

4.数据分析

关于是否喜爱美国大片,85%的观众选择了喜爱美国大片。其结论相对明显,美国大片的引进有着充分的必要性。而对于美音原声与中文配音的喜好,100%的观众选择了更喜欢美音原声,其结论既有说服力的说出了美音原声是观众喜好的主流。

关于为什么喜欢美音原声而非母语配音,59%的观众提出了喜欢原汁原味的效果这一相对假设,而32%觉得中文配音会删除关键敏感词阻碍对电影本身的理解。

问卷结论中受众在即使不能听懂语言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效果的原因探析

1.声音本身独立于语言环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音强,音高,音色及时值四个方面,但对视听艺术来说,音强,音高,音色的运用更为普遍。1973年澳大利亚的“音乐和物理和神经心理基础研究室”中,对声音传播的内部规律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我们听的能力,意识的能力,分类的能力,都在声音营造的上下文语境中存在,构成一个声音意象的世界。

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语境的环境中,声音本身对受众也有着感官的刺激,即使听不懂英语,演员原汁原味的美音的音强,音高和音色都对受众的感官起着必要的刺激,而这些刺激直接影响了受众对电影的接受效果,也是造成受众觉得原汁原味的美音原声相比平易近人的中文配音更能接受的原因之一。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明在于,在电影的早起时代,是不存在声音的,更不用提语言语境,然而卓别林的哑剧,因为其不受语言的限制的特点,不但是雅俗共赏的,还是全球共享的。在无声电影时代,因为没有声音元素的介入,艺术的时空观念局限在视觉造型上面,主要体现以视觉蒙太奇为核心的时空特征。声音对视听时空的影响最显著的方面也许在于空间感的创造。

2.语言环境中的编码解码对传播效果的作用

传播过程的编码解码理论是霍尔最著名的理论。霍尔在《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一文中首次提到了传播过程的“编码解码”理论。霍尔在该理论中强调了解码者解读信息“没有必然的一致性”这一事实。观众接受的是经过其大脑加工的信息,任何微妙的改变都能引起观众接受的差异,所以也很好解释了所谓的“原汁原味”对于受众的价值是不容小视的,更偏爱美音原声中英语本身的独特音响音高,最主要的是音调,这些在独立于语境环境下,也给观众不小的遐想空间,而这种对影片信息在大脑中的在加工,间接影响了影片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

3.电影说白对受众的感官刺激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语言的理解只是众多电影语言之一,观众通过镜头,运动,光线,色彩都能间接的理解整部电影,同时缓解了因语言不通造成的理解障碍。即使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中,说白都只占了很小一部分,音乐,音响都起着一定比例的传播效果。

而在说白的字幕翻译并不妨碍观众观赏整部电影画面的情况下,观众既能理解说白的大致意义,又能接受原声在音调音高音响上对观众与画面一致感的感官刺激,而这一点在电影的配音的版本下是做不到的。

问卷的意外数据分析

1.观众的刻板印象这一心理效应分析

刻板效应,亦称“刻板印象”,“社会定型”。是社会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对某人,某一社会群体或某事的一种笼统,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李普曼在分析大众媒介时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关于为何钟爱美音原声而非中文配音的美国大片,有32%觉得中文配音会删除关键敏感词阻碍对电影本身的理解,而这种刻板印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并且未经证实。这很好的诠释了刻板印象这一传播学中的受众心理效应。

观众对广电总局的刻板印象,总觉得广电总局删了关键词句,或对敏感语句做修改,即使这一现象不存在;还有一处刻板印象表现在,认为保持电影的原水准必须看原声。

2.字幕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翻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翻译学隶属于传播学。传播学作为一个更大的领域,其包容性远大于语言上的翻译。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首先关注的就是有效传播问题,也就是吸引观众的问题,这是其内在的商业逻辑所要求的。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兴趣、需求及广泛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等因素选择使用大众传媒。个人差异和社会差别是决定媒介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主要通过翻译途径实现的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电影必须关注传播效果。

其实,翻译实践包含了对原语文本的各种形式的改写和操控。字幕翻译改写了原电影,其工具是官方意识形态及大众意识形态。

翻译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故观众当然不愿意看见由于配音造成的敏感词语删除等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否真正存在,笔者在下一章节会对电影《泰坦尼克号》进行个案分析来进一步得出这一结论。

真实的个案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字幕版与配音版说白比较

笔者为了比较其差异,做了细致的比较工作,其方法为听着中文配音的时候看着英语原声的字幕,由于中文听力不会有遗漏,而对照英语字幕又有足够的时间,故可以做到一字一字的核对,操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是极其枯燥。幸而其结论较为明显且另有差异。

下面我会列举差异比较明显的地方。

例证一:美音原声版本:You’re so full of shit,boss.

中文配音版本:头,你可真会抒情啊。

这里很明显的,中文配音把一句美式英语中常见的粗话,翻译成了比较书面官方的语言,不能说对电影的理解有影响,但是足够影响电影对人物的勾勒。把人物原本的语句改造,影响了观众对人物本身性格塑造的歪曲,对传播效果肯定起着一定的差异。

例证二:美音原声版本:My wife in practice,if not yet by law.So you will honor me.You’ll honor me the way a wife is required to honor her husband.

中文配音版本:我的妻子,尽管没有结婚,但实际上已经一样了。所以你必须忠于我,想妻子忠于丈夫那样。

这段话是Ross的未婚夫在发现Rose和Jack前一天晚上一同参加了三等舱的派对后于晨间享用早餐时候说的。配音把原文的honor翻译成了“忠于”,而事实上,honor意思为“让。。感到光荣”。而原声的honor更能体现其未婚夫是个自私自利,并极度讲求上流社会的脸面的人。但是中文配音未能有效的显示出人物的这一特点。

例证三:美音原声版本: But my mother looked at him like an insect.A dangerous insect which must be squashed quickly.

中文配音版本:可是我母亲却怎样也容不下他。

这里,原声里用了比喻,把母亲对他的讨厌比喻成母亲像看到危险的昆虫那样,认为他必须马上被打死,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其容不下他。也在侧面烘托出了母亲的性格,一方面看不起他,另一方面把他视作dangerous(危险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母亲把Ross作为获取金钱的工具,生怕女儿放弃豪门的处心积虑。

而配音版本显得简单而无味,更别提烘托母亲性格这一效果了。

通过以上三个例证,很好的得出了结论。

第一,原声在刻画人物性格上明显更加生动到位,也方便观众对其的理解,故传播效果不会一致。

第二,配音的确删减了敏感词语,这种刻板印象并非只是观众的心理效应,而是可以证实的,把shit这样的粗话改编便是其有效的例证。

因此,对于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可以显而易见的得出,也间接说出受众之所以钟爱原声,认为“原汁原味”对传播效果更加接近影片的真实表达,同时删减敏感词语也的确会影响影片对人物的刻画,乃至观众对人物的理解。

结语

通过《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做个案分析,可以切实的让人感受到美音原声与中文配音的差异与其联系。当然,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本身甚至文化本身的差异性,效果肯定不能划上等号。

然而,这种联系并非仅是翻译的效果造成的,翻译效果的差强人意和敏感词语的删除必然影响其本身所传达的内容,故而影响其对受众的传播效果。

但通过证明事实不仅仅如此,原声的“原汁原味”还在于原声声音本身脱离语言环境下的特点,由于编码和解码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受众在解码时候会夹杂自己的想象和个人独特的理解,而原声的音强,音色,音调甚至停顿都能作用于受众在解码过程中的差异,这也是受众在即使对英语不精通,还是更青睐原声的首要原因。

猜你喜欢
原声问卷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回声与原声
如何活用原声英语动画电影学好英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原声片对擂译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