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途径

2013-08-15 00:45薛体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公平城乡

薛体伟

许多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贫富差距,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却日益突出,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事关改革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一、城乡贫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出现城乡贫富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国特色的以农支工、以农支城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多取、少予”,城乡结构总体上处于失衡的不和谐状态。

一是政策原因。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自晚清开启以来一直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结果导致农村日益被边缘于现代化进程之外。建国后,我们党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业全力支持工业的发展,农村全力支持城市的发展,长期的“城市偏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此外,严格的户籍制度形成“户口歧视”,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将农村居民排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外,国民经济被人为地分割成农村和城市两个封闭的系统。

二是观念原因。从解放初期直至现在,人们的观念中有着保守的等级划分,农民、工人、干部三大阶层,这种思想把农民与土地、落后紧紧捆绑在一起,造成农民享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待遇,成为“二等公民”。这严重扭曲了人民的心灵,农民自卑,盲目向往城市生活,而市民心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瞧不起农民,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

三是教育原因。教育制度的不平衡也导致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掌握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就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手工、半手工为主的农村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生产率,久而久之,导致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途径

(一)树立城乡平等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重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上,首先要转变思想,树立城乡平等观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党和政府思想的转变。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在促进社会发展时,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广大农村。近年来,党和政府已充分意识到此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党的十六大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些表述,体现了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优先考虑,重点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心。

二是城市人员思想的转变。城市人员应该摒弃对农村人员另眼相看的思想作风,以实力辨人才,特别是应充分尊重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市民和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表面上有所互动,但是社会心理上却存在疏离感,是一种油和水的关系,处于隔离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市民就应对农民工靠拢、适应和融合,从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民与农民和谐相处,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稳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三是农村人员思想的转变。农村人员应主动转变固守陈腐的思想,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应具备三种意识:教育意识。农民不仅要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如农业气象、遗传育种、农业机械、土壤肥料、病虫害等方面知识,而且要积极参加职业技术教育,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把自己打造成熟练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市场意识。农民只有具备了市场意识,才能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参与市场活动,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方式,通过市场的开放性打开农村封闭之门。法律意识。农民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权力寻租、非法致富等行为检举,使其得到严厉制裁,防止贫富差距在大众心理上进一步扩大。

(二)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通过机制建设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当务之急且效果明显的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的人才培养事业,解决农民工子弟就近入学难的问题,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只有人为地引导人才和资金向贫困地区流动,农村教育才有保障。只有农村教育有了保障,才能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等,通过这些举措为贫困学生提供完成学业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二是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就业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城乡贫富差距,提高贫困者收入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就业是百姓的“现实饭碗”。要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就业制度,一方面,优化就业环境。具体来说,党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计划和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实现;健全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及时充分的就业信息,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便利条件等。另一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潜力,发展多种经营,安置富余人员;加大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吸纳力度,减少推向社会的下岗人员;拓宽国内跨地区劳务市场,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机会等。

三是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具有安全阀、减压阀和减震器的作用。当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党和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和养老制度等,在城市实行最低工资保证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等,并使这些制度得以切实落实,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避免社会转型期出现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情形。

(三)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虽然说适度的贫富差距是在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为它是对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鼓励了人们诚恳劳动的积极性。但是过度的贫富差距的负面效应却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生活奢靡,败坏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则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这样长期下去,则会给社会埋下不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现在的城乡贫富差距,虽有合理的一面,但毕竟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符,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历史经验表明,社会的集体焦虑往往是政策调整的开始。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表述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表现在,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过高收入,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工作力度。特别是城乡贫富差距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否则,任其发展,不仅会越来越被动,也将造成更大的问题。只要政策得力,全民支持,在做好蛋糕的同时,也切好蛋糕,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就一定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建成城乡协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格局。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724.1867.

[3]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公平城乡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