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意义

2013-08-15 00:45王俊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王俊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展开。和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很多,马克思学说最初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通过发展和不断斗争,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最终成为群众性的社会思潮,这个过程本身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过程。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无疑对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来讲,它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多数人理解的理论普及过程,而且也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运用到多数人运用的实践开展过程。马克思在创立科学世界观之初就明确表示自己的理论主旨在于实践。针对当时德国的一些旧哲学家满足于坐而论道的行为,马克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1.马克思用其毕生的精力和才华和恩格斯一道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对马克思毕生著作和革命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整体把握,可以看到:以人为本、以人类解放为终极追求、以无产阶级为阶级基础、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重视实践和斗争、从物质生产出发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等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而致力于人类解放、为人类幸福而斗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理论威力,原因在于: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即消灭剥削和压迫,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全体人民的利益。[4]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一种社会理论,只有从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需要出发,才能具有科学性,也才能具有说服力,并因此被群众所掌握,从而通过群众的实践转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可以说,科学性和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大众化的根本原因。

2.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坐而论道的学说,马克思也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家。虽然他博览群书,极力吸收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营养,同时,他更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者。和他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马克思具有他们所欠缺的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1842年10月,马克思被任命为《莱茵报》主编,在那里他碰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所谓“盗伐林木”的问题。在传统历史上莱茵地区农民在森林里捡拾枯枝烂叶是不受限制的,但是,19世纪20年代的工业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法律的干涉,莱茵地区议会制定了处罚的法律,把捡拾枯枝烂叶定为“盗窃”。马克思讨论和分析了“盗窃林木法”并对莱茵地区议会进行了猛烈批评。[6]正是关注现实,直面实际问题,促使他开始向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转变。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果敢地举行了武装起义,夺取了巴黎的政权,建立了公社委员会。马克思通过“国际”通讯书记赛拉叶和一个德国商人给公社社员带去了应当对凡尔赛采取进攻的策略和积极争取外省首先是农民的支持的建议。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一面揭露反动派对革命者的疯狂迫害,一面通过“国际”尽力帮助公社社员避开警察的追捕,逃往国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的家,成了公社逃亡者的充满友情的、温暖的避难所。马克思密切关注巴黎无产阶级的斗争,撰写了《法兰西内战》,热情地讴歌了公社社员的英勇斗争和光辉业绩,痛斥了反动派的暴行及其对公社的各种污蔑,对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特别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革命的学说。[7]

马克思主义学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性。它是扎根于社会实践的,是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服务于这一实践并用以指导这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群众性,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直接意味着这一学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面向大众的,具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3.从学理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逻辑严密、具有思辨性、实证性、抽象性的理论体系。而人民群众中文化常以通俗的形式存在,如果人民群众难以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将会严重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辐射广度及宽度。马克思巧妙地运用语言的美学价值在信息的传导与接受过程中的作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经常在严谨的理论阐述中用非常简捷、明了的语言形式来总结深奥的道理,让广大劳动人民豁然开朗。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提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8]这样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运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用“宗教是人民的鸦片”[9]这样才华横溢的比喻表明宗教的本质。

不仅如此,马克思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如在《共产党宣言》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0]形象简单地概括了共产主义已经被当时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11]这样一个形象的描述把理论化的东西通俗却又精辟地呈现给人民。

4.马克思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非常注重利用多种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作用。比如,1842年10月,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任命为《莱茵报》主编,一方面马克思运用自己的智慧对付书报检查官,另一方面,通过登载必要的文章来宣传自己的思想。[12]1848年6月初,经过多方努力,马克思在德国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作为惟一始终指导着当时整个德国革命过程的报纸,适时、深刻、透彻地分析了德国革命与整个欧洲革命的最重大事件,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总目标及各阶段的具体任务。[13]《新莱茵报》正确指导了德国革命,并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德国工人群众性政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通过社会团体进行传播。1846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共同创立了“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当时参加通讯委员会活动的有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参加这一活动的著名工人组织有英国的“宪章派”等。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的工作获得迅速发展,在德国国内和伦敦、巴黎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4]通过这一组织活动,他们完满地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从组织上和理论上为建立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准备了条件。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兰、爱尔兰等国工人代表为支援波兰人民的斗争,在伦敦隆重集会,会上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清楚看到,工人运动有了新的高涨。他当时虽然正在紧张地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但为了向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国际工人运动中去。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和思想领袖。马克思非常出色地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很快草拟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两个纲领性的文献。以后,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马克思又对章程进行过多次修改而形成后来的《共同章程》。《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决定了国际工人协会发展的方向,对第一国际的全部活动起着重要指导作用。[15]国际工人协会创立后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各国工人中广泛传播。

马克思常常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其他思想者的思想来展开自己的思想。1847年,马克思针对法国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写了《哲学的贫困》,批判了蒲鲁东主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批判了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阐明了辩证法的实质;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做出了新论证,肃清了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错误的思潮,直接为正在酝酿建立的国际工人组织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6]还有,19世纪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的爱森拉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制定了充满机会主义的《哥达纲领》。马克思抱病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一经典著作,批判拉萨尔主义,彻底批判了各种机会主义思潮,提出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17]马克思开辟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种途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信仰,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大众所掌握并指导新的实践,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入分析,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0]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时代脉动,从新的实践中提升时代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焕发出无穷的智慧魅力和理论威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前提。

2.关注现实问题,增强理论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走进大众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人民利益有关,人民才可能对理论感兴趣。马克思主义要掌握人民大众,就必须积极回应人民大众的呼声与需求,努力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关注民生是从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层面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问题中推进大众化,使人民群众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使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使更多的民众相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朴实性和生命力正在于能够回答现实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回答现实问题、释疑解惑的过程中展现理论魅力、吸引和掌握群众的。[22]

同时,依靠新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群众的认同感。要大力开展新的改革实践,切实解决涉及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通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人们对党执政的认同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

3.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人民群众来接受这种相对抽象性的理论,这就需要用人民群众比较熟悉的认知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毛泽东的著作,包括哲学著作,仅有中小学的文化程度就可轻松读懂,所以,他的重要思想、观点、方法才可能被人民大众所掌握。毛泽东提出的如“三大法宝”、[23]“糖衣炮弹”、[24]“纸老虎”[25]等,都是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传播的。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充满民族化、通俗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通俗表达;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政治范畴,到提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建立在正确认识国情和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反映了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出中国特色、民族风格、时代气息和务实精神,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获得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6]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要用符合大众思维方式、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4.建设专业队伍,拓展传播途径。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态以及最终的效果,因此,只有努力培养一批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宣传知识丰富、思想品德高尚、通晓现代传播手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才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障。努力打造一支出类拔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普及的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党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高校系统、党政部门系统和军队系统组成的多路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大军。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都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同人民大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广大群众方面起到了骨干和桥梁作用。

实施分众教育,拓展传播途径。在信息社会,有必要通过树立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通过生动形象的鲜活事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民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马克思主义从理念走入生活,从书本走近大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民众做出榜样,带动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念认同和践行。注重发挥行业标兵的典范引领作用,行业标兵一般都具有突出的能力和业绩,其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和爱党爱国、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模范行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对其他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在用好大众传媒,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在理论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实施分众教育,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同样的科学理论,用不同的教育和宣传方法,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要不断创新教育和宣传的方法与手段。实施分众教育,强调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安排内容;国民教育应着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使之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干部教育强调有重点、有目标,保证教育效果,通过学习教育使其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要求;公民教育,强调有载体、全覆盖,融入生活实际。总之,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不断用新的观念和思路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前进。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2][5][18][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248.220.

[3]林锋.如何科学界定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的历史地位[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2).

[4]俞可平.总序[A].【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7][12][13][14][15][16]【德】弗·梅林 . 马克思传[Z].北京:人民出版社,56.559—560.57.199—221.156.401—416.158—15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9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5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2—23.

[1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6—408.

[19][20]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1).

[22]中宣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Z].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187.

[23][24][25]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6.1438.1195.

[26]列宁全集(第 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