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永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2)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郑州市在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将党的群众路线与本市实际相结合,通过整合行政资源、进行试点探索,以建立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为目标,创新工作落实的体制机制,从而为郑州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可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方法,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这一路线在我党经历了一个历史积淀过程,至今还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创立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容。1943年,他在为党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指出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写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他还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强调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江泽民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他认为党的三大作风的核心就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对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能以权谋私;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人民同甘共苦,坚决反对挥霍浪费,贪图享受。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这一宝贵遗产的同时,在实践中大力贯彻和落实。胡锦涛在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不仅再次强调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将“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突出“为了谁”这一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将群众路线与保持党的纯洁性联系起来,提出“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
综上所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成功的重要法宝,集中体现了党的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对此,我们必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大潮下,郑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提出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目标,从而将建设郑州都市区上升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行动纲领及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实现这一目标,落实的重点难点在基层,力量源泉在群众。郑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中,开展了构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为郑州都市圈建设提供了保障,也为群众路线在地方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1.探索意义。第一,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弘扬和继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法宝。我们的任何工作,如果离开了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群众基础的工作,要取得成效也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组织群众积极有序参与、支持我们的工作,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才能够达到既破除工作中的难题与瓶颈,又赢得群众支持、信任与追随,从而实现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的双重效果。第二,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践履党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它回答了群众路线中“为了谁”的一面,这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坚持依靠群众,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践履党的宗旨意识离不开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还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汲取群众智慧,尊重群众创造,接受群众监督,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加快转变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河南省委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强化抓基层、打基础、项目推动发展的理念,通过深入基层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必须深入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依靠民心民力破解发展难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群众工作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在我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遭遇矛盾凸显期的背景下的现实要求,也是从社会管理现状出发破解系列管理难题的工作要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要做好群众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而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群众的自治能力。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弥补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不足,实现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具体实践。2012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着力打造三大工作平台,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构建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第一,建立健全坚决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是郑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市党员干部现状和基层工作实际,着眼于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和加强党务工作,营造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体制、机制、环境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这一机制建设,从当前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出发,以传统社会的管理方式与当代社会现状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目的,以各级各类力量逐级下沉,实现部门管理与服务的条块融合为主要路径来推动这一工作的具体落实。为推进这一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市社会管理办公室一起负责该项工作。同时,为稳步推进该项工作,2012年3月份,将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惠济区老鸦陈办事处、新郑市梨河镇确定为全市的试点,注重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全市推广奠定基础。第二,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的最终载体是通过建立网格化的管理体系来实现的。实现这一目标,郑州市的具体措施是,“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细划三级网格,搭建四级平台,形成五级联动”。具体来说,“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坚持两个原则”包括,一是坚持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原则,要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一人负责、多人协同和简单、高效、易操作的工作要求,设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网格化管理切实可行、简便易行、长期执行;二是坚持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原则,整合乡(镇)办、职能部门和群众自治等方面的力量,明确乡(镇)办属地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政、驻村工作队协助管理的责任界限,以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以网格化管理促进上下联动,形成逐级负责、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细划三级网格”,即以乡(镇)办为单元,划分乡(镇)办、村(社区)和村组(楼院、街区)三级网格,对每级网格进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通过明晰职责,让条块形成责任落实的共同体、荣辱与共的共同体、责任奖罚的共同体。“搭建四级平台”,即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每一级平台,既是一个基层信息数据平台,也是一个工作指挥、处置、监督平台,对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实行逐级发现、逐级办理、逐级报告。“形成五级联动”,即实行市委常委分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分包乡(镇)办、乡(镇)办领导分包村(社区)、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组(片区)制度;市级执法部门班子成员业务责任要分包落实到县(市)区,县级执法部门班子成员业务责任要分包落实到乡(镇)办,执法管理人员业务责任要分包落实到村(社区);继续坚持市直、县直单位联系乡镇、群众工作队驻村(社区)工作制度,形成市、县、乡、村、村组上下五级联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推进各级各部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用、权往基层放、劲往基层使”。第三,为进一步弄清这一机制实质,可以从六个方面理解其创新之处。一是自上而下,重心下移。按照要求,派出工作队驻村社区帮助开展工作,逐步达到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市直、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调查研究,梳理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领导班子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带队深入基层;机关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参与基层群众工作。通过这种自上而下,重心下移的措施,建立市县乡三位一体推进基层工作的机制,实现权力下放、人员下放、管理下放,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都在基层发生点源上,做到防患于未然,消灭问题在萌芽状态。二是上下联动,职责差异。长期机制的鲜活特点就是坚持属地管理、委局连责、逐级问责。各县市区、乡镇办的党委、政府要对本辖区基层建设和发展负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市直、县直部门对口联系乡镇办,对该乡镇办基层建设和发展负连带责任,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具体就是工作队的四大职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帮扶,即下基层的群众工作队要按照长期对口分片、蹲点联户负责面的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完成所蹲点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全面工作,这一职责重在解决基层力量不足的问题;其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的安排与部署,以县镇办事处为例,“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的任务,甚至一度会成为中心任务;其三,是派驻人所在委局单位部门工作的贯彻落实,这一职责规定重在避免驻点工作的同时影响单位工作;其四,是联系户的帮扶工作,这一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通过长期对口分片、蹲点联户负责面的工作平台,既开展了驻村工作,委局也有了抓好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落实的平台,创造了更好落实的条件,达到了蹲点带面推动本部门本系统工作全面落实的效果。三是条块融合,网格管理。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明确责任,解决了互相扯皮的问题,实行了权责统一,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边缘管理责任体系,形成纵横交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络化管理工作新格局。四是明确责任,量化到人。温家宝指出,政府职能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属于宏观层面的,与基层单位联系不是很紧密,而后三项工作职能都是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平台,由基层单位履职尽责的工作。五是跟踪考核、奖罚分明。《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强化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即领导分包联系机制、工作沟通对接机制、群众诉求反映机制、联动解决问题机制、调查研究机制、公开承诺机制、例会研判分析机制、工作情况通报机制、评优评差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十项机制。这十项工作机制是推进构建坚决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六是持续求进,完善提升。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是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
总之,这一机制初期阶段至少要达到如下两个预期效果:一是通过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来转变领导方式;二是通过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建立、营造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环境。经过全市干部的上下共同努力,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履职,变文山会海为深入实际,变解决问题为预防问题,变层层转达为立即落实。目前,这一机制的整体框架已基本建立,长效机制工作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的局面在全市也已基本形成。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突破:个别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对长效机制的认识还不到位,思考研究和投入的精力不够;部分地方发现、解决问题不及时、不深入,条块对接融合不到位,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个别地方和部门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运用问责推动工作落实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有的地方和部门对长效机制工作运用操作不够,还没有自觉利用和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来推动工作,履行职责,等等。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
[4]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1,(16).
[5]孙力.群众路线三大开拓的时代新篇[J].社会科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