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 婧 罗富宴
现代性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语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某种整体性特征的反映与概括,是18世纪以理性为根核的启蒙运动的产物。
现代性不仅是世界发展也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中心问题,它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就现代性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说,一方面,这一问题根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现代性危机。因为现代性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有相当程度的灾难。在现代性的畸形发展过程中,人的生活世界受到强烈挤压,人成为单纯的理性动物与经济动物,导致人类发展前途并非一片光明。另一方面,这一问题还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面对现代化发展构成中的困境和危机,后现代主义将其归因于现代性的各种观念,现代性思想遭到诘难与重创。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
关于现代性,不同学科的不同学者都从自己的视角作出了独特的理解,现代性也由此具有不同的内涵而歧义丛生。有的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时间意识的概念,用其表达一种新的时代性。如美国学者马泰·卡琳内斯库就认为:“只有在一种特定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在一个不需要时间连续性历史概念,并依据神话和重现模式来组织其时间范畴的社会中,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将是毫无意义的。”[1](P18)有的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认为现代性指大约从17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之后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有的把现代性看作是对历史剧变的一种特定的心理体验,即一种关于时间和空间、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各种可能和危险的体验。“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取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1](P15)有的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精神气质,即敢于向传统挑战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福柯看来,所谓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哲学态度,就是那种以反否的方式将这样的今天加以英雄化与神秘化的精神气质,它可以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的批判。[2](PP436-437)也有的把现代性理解为自启蒙以来尚未完成的事业,强调现代性的潜在动力和解放功能。如哈贝马斯就这样认为:“由18世纪启蒙哲学家所开创的现代性事业,就在于根据各自的内在逻辑来努力发展客观科学、普遍道德与法律以及自主艺术。与此同时,这一事业还意图将这些领域中的认知潜能从各自的神秘形式中解放出来。”[3](PP301-302)
尽管现代性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描述和解释,但它最终不是某一方面的理解所能概括的。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与表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指以启蒙运动为标志,以自由、民主、科学、理性为核心的时代意识和价值取向,也是指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管理等为基本构成元素的社会发展模式和内在要求;既是指祛魅化的、突出主体意识的生活态度,也是指按照现代化规律行事的行为方式。可以说,现代性就是这些因素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但并不是简单相加和机械组合,而是由其本质的关联而内在形成的有机整体。这样的现代性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机理性的、文化性的东西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的发展。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的概念,但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还是具体阐发了有关现代性的重要思想,并对现代性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作出了独特的实质性的理解。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的哲学,而主要是一种现代性的社会理论,他对现代性理论的阐发是同对现代社会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所讲的“现代社会”,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同旧社会相比,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色彩。因此,马克思在很多地方谈到“资本主义社会”时,往往在前面冠以“现代”二字,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干脆称为“现代社会”。既然整个社会变为现代社会,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自然就具有现代性,所以马克思把与“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不同的资本称为“现代意义的资本”,把与中世纪国家不同的工人称为“现代工人”,把与原来的私有制不同的私有制称为“现代私有制”,把与中世纪不同的国家称为“现代国家”,把与以往不同的文明称为“现代文明”等。[4](P109)这就是说,现代性不是表现在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某些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特征。所以,在马克思的视野里,现代性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社会问题。正如吉登斯所言:“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现代工业社会的缩略语。”[5](P69)
就现代性的产生来讲,当代西方一些著名学者均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具体探索,做出了各自的解答。但他们大都是从观念、文化、价值、心理等层面来理解现代性的产生,只有马克思才找到了现代性的根源。
现代性对于马克思而言,不是其边缘化的在者而是贯穿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的核心与主线。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对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无疑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自觉推动中国人的现代化,促进中国的改革,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和考察现代性的。他认为,现代性固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各个方面,但其产生的根源只能是现代生产,而不是抽象的观念、文化、精神气质和心理体验。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现代性的生成与演化,制约着观念、文化现代性的发展。看似抽象的、相对独立的思想、观念、语言等,其形成与发展也最终根源于现实的生产。
但是,马克思强调现代生产对于现代性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否认其他因素的作用。实际上,马克思恰恰强调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形成,既根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又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推动,所以,现代性是综合力量的产物。正如列宁后来所说:“马克思并不以这个骨骼为满足,并不仅以通常意义的‘经济理论’为限;虽然他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6](P9)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思想主要有:
1.从资本逻辑中透视现代性的产生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归根结底是在现代性生产基础上的资本运动的产物,是随着资本运动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首先,现代性的出现是资本逻辑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逻辑就是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利润驱使资产阶级不停地变革与创新,正是资本的内在本性催生了现代性。其次,现代性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也是资本逻辑运行的结果。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之后,通过机器与市场的作用,打破了共同体的束缚,将人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并在生产、交换体系中形成一种总体化关系与社会进程。
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多方面的现代性,不仅是资本逻辑的外在表现与结果,同时也是资本逻辑的内在条件和内在机理。如同资本的运动有其内在逻辑一样,现代性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逻辑。现代性的逻辑,就是现代性运动的内在联系和演化趋向,它以一种规律或趋势的形式贯穿于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之中。当然,现代性的逻辑生成包含它本身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但最根本的还是由资本的逻辑决定的。这是因为,资本来到世上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摆脱宗教统治的束缚,扫除封建专制制度的障碍。为此,必然要以理性的确立为突破口,冲出思想牢笼,突出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再以此为先导,在政治上提出自由、民主、人权等要求和主张,思想和政治的束缚解除之后,确立适应资本发展的市场原则便成为资本逻辑的客观要求。所以,现代性逻辑所反映的深刻内容和所蕴含的深层动因,正是资本运动的逻辑。
2.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嬗变
马克思是以历史的观点来审视现代性以及现代社会的流变与发展的。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从传统社会中内在地生长和发育起来的,而不是一个毫无历史积淀的突发现象。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将其放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现代文明是建立于传统文明积累基础之上的,这种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物质基础的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技术与知识的积累,因而现代社会“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4](P277)“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7](P372)现代社会的主体即资产阶级也是从中世纪的农奴中衍生过来的,“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4](P273)现代社会就是原有社会矛盾的解决形式和新社会矛盾的运动形式,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在考察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时,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有机体”思想——“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7](P12)这是马克思观察现代社会的一个总体观点。“有机体”与“结晶体”的分野,就表明现代社会的动态发展,凸显了现代性的流变和演化。对于现代社会机体的自身建构和动态演化,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作了充分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三个基本观点:一是现代社会发展是一种“总体性”过程;二是现代社会发展是一个“内生”过程;三是现代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组织”过程。[8]其实,社会机体发展的过程,就是是现代性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二者具有共时性。我们在强调现代性的动态性的同时,并不能忽视它的相对稳定性,现代性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3.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现代性的内在裂变
如前所述,在马克思的视野里,现代性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现代性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冲突的历史过程,现代性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现代性的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世世代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巨大进步,民主化、契约化的推行大大提高了政治文明的程度等,总之,现代性创造了新型的现代文明。另一方面,现代性又是在血与火中发展出来的。资产阶级在推动现代性发展的同时,“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牵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别的任何联系了”。[4](PP273-275)“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7](P829)现代性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过程中发展的。对于现代性所产生的积极成果,马克思当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了“资本的伟大文明”;对于现代性所导致的社会裂变以及各种异化现象,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这两方面交织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之中。正是通过批判性的诊断与考察,马克思才对现代性的裂变及其根源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透过马克思的分析,不难发现:现代性的内在分裂是由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造成的。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顽疾,使得它既是促进现代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同时又是阻碍现代文明健康发展的消极力量。
4.用全球性的视野来看待现代性
从现代性的产生和起源来看,它正是随着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现代文明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而广泛的传播,现代性也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生长和确立。从其的发展和演进来看,现代性也是在各个国家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中逐渐推进的。世界历史的形成,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联为一体,走向总体发展,各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相互依赖,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4](P51)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此进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性作为现代文明的特质与标志,具有明显的同共性与普适性。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世界性文化是伴随着交往活动的扩大而形成的。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间的交往已由地区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形成世界性的普遍交往,而交往普遍性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文化普遍性的发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4](PP276-277)此外,文明、现代性通常是与“开放”共存的。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社会来透视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与发展趋势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现代性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现代性是一个不断被诘难和被否定的概念,现代性的种种理论也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抨击。中国现代化过程反映在理论形态上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内涵上讲,就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过程,这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现代性在中国并没有完全生成,因此,建构中国的现代性就显得异常紧迫。
1.要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实际来思考现代性的建构
在今天中国的语境里讨论现代性问题时,似乎显得有些尴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在追求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基本价值时,西方社会则开始出现了对现代性的反叛与解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走入现代性与走出现代性的困境和矛盾呢?其实,这不是一纯主观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客观要求的现实问题。中国目前还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阶段,现代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与面临的根本任务。由这样的历史方位和根本任务所决定,我们只能毫不含糊地选择现代化的立场和现代化的道路。不能把目前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西方理论旨在回答的问题虚构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不能把西方国家迈入后现代社会后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的种种文化因素倒果为因地看作中国目前发展的前提性条件,而应当从中国的实践需要出发,积极推进现代性的建构。
从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夯实现代性的基础。由于现代性最终根源于现代生产方式,因而推进现代生产的快速发展是培育现代性的必然途径。没有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现代性的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是改善现代性的制度环境。现代性的正常发育总是与一定的制度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往往造成现代性的扭曲发展,以至造成现代性的灾难。因而,加强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管理与服务、集中与自由的关系,对于现代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正确认识中国今天所面临的现代化问题
现代性是一个正在发展着的“流”,而不是一个已经终结了的“点”。今天所面临的现代性,既不是启蒙运动兴起的现代性,也不是工业社会一般倡导的现代性,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信息社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现代性。[9](P145)这种现代性已经受到后现代主义的重新审视和某种程度的批判,尽管这种审视和批判鱼龙混杂、观点各异,但它毕竟给我们开启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警示,为我们全面理解现代性提供了有益参照。应该看到,现代性发展到了今天,既有辉煌的历史,又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理性主义的泛化一方面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另一方面又使人类陷入生态、资源、环境等严重困境;科学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现代人所引以自豪的现代性成果,另一方面又使人类面临价值、情感、信仰等方面的危机。市场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公正、伦理规范、精神生活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挤压。这一切都标志着现代性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不少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吸收这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确立现代性标准用以指导发展,才能认清现代性的当代价值是什么,需要克服和避免的东西又是什么,从而走出现代性的困境,步入现代性发展的健康轨道。为此,应当用一种未来的眼光审视和反观现实,因为一种富有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能力的现代性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性。一个民族也只有善于借助未来的眼光来审视历史经验和当下现实,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民族。
3.正确看待现代性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现代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可能用一种模式的现代性来规范以至代替所有国家、民族的现代性,也不可能用某种现代性的发展道路来取代其他国家、民族的多样化发展道路。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坚持现代性的民族并不是要轻视以至否定其共性或普遍性。只要是进行现代化,不管各个国家、民族的情况如何,都要认同现代性的价值和要求。要进行现代化建设,既离不开本国的实际,又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不要西方社会的某些形式,但不能不要现代性的有益成果,不能不接受现代性的共同准则。
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注意总结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在分析借鉴中注意反省西方的现代性问题,尤其是吸收一些国家发展中的沉痛教训,在反省中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之路。
4.正确理解与处理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总体而言,我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在国际上,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与我们的现代性自主发展形成冲突,“西化”也给现代性发展造成严重压力;二是在国内,功利与道德、科技与人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日趋紧张,“物化”现象干扰着现代性正常发展。能否有效地化解这些事关中国现代性建构成败的矛盾,还需要用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与观点来认识和处理。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与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的相互关系上,一方面,要看到全球化尽管是资本扩张的结果,但它毕竟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客观历史进程,因而我们应当自觉加入这一历史潮流,推进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全球化,不能简单地讲“顺应”或“适应”,而是应当积极参与,有所作为,自觉抵制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操纵和控制,寻求现代性的自主发展。在现代性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功利与人文分裂的问题上,解决的出路既不能过度依靠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也不能一味对功利进行谴责与贬斥,而只能是在肯定功利追求的前提下并在功利追求的基础上提升功利追求的境界。讲人文不是要鄙视甚至排斥功利,而是要勇于面对功利但不陷于功利。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是提倡一种既在功利追求上有竞争精神,又同时具有远大目标和崇高境界的理想人格。[10](P402)追求功利与超越功利是应当可以也是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保持人文精神与功利的合理张力,便是解决现代性内在分裂的有效途径。
在当代中国,现代性是一项正在进行的未完成的事业。只有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为指导,才能建构出一条既克服西方异化的现代性的弊端、避免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模式和现代化道路。
[1]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福柯.什么是启蒙[M].北京:三联书店[M],1998.
[3]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6]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9]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赵剑英、庞元正.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