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花
(中共阿勒泰县委党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阿勒泰地区的吉木乃县位于准噶尔盆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总面积8222平方千米,辖5乡2镇。近年来,该县优化县域功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规划先行,加快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打造“国界风光、冷战遗址、百年商埠、跨国体会”西陲边城,力争成为新疆科学跨越进程中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1.地缘、区位优越。吉木乃县是中哈关系走向新时代的示范城镇、是见证两国关系的变迁的试验田。吉木乃口岸作为全疆四大陆路口岸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口岸距吉木乃县城18千米,距哈国斋桑县62千米,是距离哈萨克斯坦经济繁荣地带、丰富矿产资源带最便捷的口岸。吉木乃口岸在中、哈、俄、蒙四国边境线形成一个金三角经济区域,经此转口同欧洲特别是对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区域开展贸易也具有路途短、费用低、周转时间快等优势。
2.自然资源丰富。吉木乃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用于建设或复垦成本较低,为地区下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空间承载保障。吉木乃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明显,现已发现矿种有10大类28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6种,分别为:金、煤、砖瓦粘土、碱建筑用和饰面用石材。县域内萨乌尔山处于金铜成矿内,可开发数量多,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3.政策和项目优势突出。吉木乃作为新疆哈萨克民族聚居地之一,其发展备受重视。外交部正式批准哈国公民实行“一日免签证”及自治区、县政府对于口岸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都会为吉木乃县的产业发展带来政策倾斜和资金的扶持。近年来,吉木乃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节水喷灌、地下水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干线道路、农村公路、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以及县城供暖、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大力度建设,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4.产业发展动力强劲。近年来,吉木乃县以口岸贸易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商贸、会展、物流、旅游、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等行业,提升产业层次,取得了积极成效。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引进中石油四川物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等勘探企业,对油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实施风险探矿,累计实施地勘项目55项,实现2家中国500强企业落地兴业。新疆广汇股份与哈萨克斯坦TBM公司油气一体化合作项目不断推进,日处理150万方LNG工厂已开工建设,中广核49.5MW风电项目已建成投产。酿酒、粮油加工等涉农加工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一是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各项战略任务在吉木乃县的实施,而且严重影响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二是口岸管理体制存在“一口多管”的局面,有待进一步理顺关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临周边区域更大的竞争压力。三是远离内地经济核心区,区域关联性较弱。四是城镇规模偏小,集聚程度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五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低,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带动,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这都对吉木乃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
对于吉木乃县这样一个农牧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7.05%的少数民族边境县来说,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城镇发展中充分考虑到农牧区、农牧民问题,并做好农牧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的转变工作,以扩容提质,完善功能,提高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为主要内容,把县城建设成为全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以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的小城镇。
按照“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要求,统筹城镇、口岸前沿区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到2015年使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以改善人居环境、彰显文化底蕴、完善基础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按照“东展、西扩、南控、北进”的县城发展格局,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托普铁热克镇,提升商贸集散、旅游娱乐和文化中心功能。将托普铁热克乡纳入县城整体发展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努力力将吉木乃镇建设成为边贸重镇、喀尔交乡建设成为工业强乡、托斯特乡建设成为旅游名乡、恰勒什海乡建设成为多种经营示范乡、别斯铁热克乡建设成为定居兴牧示范乡。
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高端、优质、高效、绿色为方向,加快构建“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依托口岸,大力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蔬菜大棚、大田蔬菜种植面积,更多地把本地农产品打入哈国市场,重点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以拓宽农村劳动力创收渠道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实现劳动力由短期转移向长期稳定就业转变。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发展和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实施的有利机遇,力促“十二五”时期全县至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00亿元。重点实施扬水工程,加强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全滴灌县”目标。按照加密、扩容的总体要求,加快口岸公路、铁路、吉木乃—和丰公路以及农村公路的建设,不断提高公路等级、扩大路网规模,切实提高通行保障能力。全面实施“绿色吉木乃”建设工程,继续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制度,逐步恢复草原植被。
按照自治区、地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树立“高端、特色、人文、绿色、富民、和谐”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民俗、跨境”等优势旅游资源,以草原石城、口岸旅游景区为重点,把吉木乃县建设成为阿勒泰地区以喀纳斯为龙头的大旅游格局重要支点和新疆对哈国跨境旅游的首发地。大力开发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生态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深入挖掘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服饰和特色餐饮文化。着力提升以吉百汇商贸城、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为重点的县城友谊街商贸区,全力打造以海关监管仓库、口岸新区、北国春城为重点的迎宾路商贸区,积极扶持口岸前沿商贸区,高标准设计以铁路中转站为重点的物流商贸区,储备建设中哈国际商贸城。
要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使各族群众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实惠。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不断完善民汉合校、集中办学各项机制体制,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为县域发展培养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探索新疆10万人以下县(市)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办学模式。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新农合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环境,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三是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政策引导,着力转变各族群众的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重点抓好零就业家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三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以做吉木乃人而骄傲、以为吉木乃拼搏而自豪、以发展吉木乃为己任、以奉献吉木乃为光荣,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提升社会正气,使“爱国、感恩、奋斗”的吉木乃现代文化成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永久动力,把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贫穷落后间反差产生的焦急与不平衡,转化为自强不息、创业奋斗的现实行动,在劳动中创造财富、体现成功、收获幸福。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完成体育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字电影院等场馆建设,发展体育、歌舞、阿肯阿依特斯等少数民族特色活动,创作、翻译一批体现新时代精神和边疆特色的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整理和抢救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申报力度,使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世代传承。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国情、区情、县情教育,切实增强全县上下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五观”宣传教育,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形成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七)固边守防,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守边是第一任务,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守土建边的优良传统,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围绕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恶性暴力恐怖案件的目标,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使全县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常态化,确保长治久安。继续坚持先发制敌的方针,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完善维稳三级预警机制,着力提高预警能力和“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加强对重要目标、重要部位、重要设施和边境一线的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群控网络。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稳定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