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淑珍 李秀玲
“军民结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奠基人,毛泽东同志也是我国军民结合思想的首创者,推动军民结合伟大实践的主要组织者,军民结合思想也因而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建国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迅速廓清百业待兴的复杂局面,在科学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框架,完成了我们党对国防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结合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只有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才能做出客观评价,还历史以真实面目。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与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在特定时期,对国内外形势环境的判断直接制约着军民结合的实践进程。
从国内建设和发展情况分析,一方面,新成立的人民政府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巨大困难局面,多年战争使我国本就落后的工农业生产遭受巨大创伤,获得和平与自由的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群众亟待解决温饱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党和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国内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地方土匪势力亟需肃清,年轻的共和国长期面临西方敌对势力的武装封锁、包围和军事威胁,以及周边某些国家的战争挑衅。为了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毛泽东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帝国主义侵略和欺负,作为国家战略的首要问题。我国在50至70年代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炮击金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作战等军事斗争,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迫切要求国家把国防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军事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主要是在战争中缴获,不仅性能落后,而且品种十分繁杂。如枪炮就有100多个品种,80多种口径,产自数十个不同的国家,曾有“万国牌”之称。所以,毛泽东在1950年9月25日的全国战斗英雄和劳模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从国际大环境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两大阵营的形成,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党的八大做出了“世界的持久和平已经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的科学判断,开始转入和平时期的国家建设。针对军事工业设备闲置十分突出的情况,探索“军转民”的国防建设道路,重点在于让军工企业“把剩余的生产能力分出来转向民用生产”。这一时期的尝试曾取得明显成效。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向紧张,加重了毛泽东对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的判断,党的“九大”提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方针,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工业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求“在进行工业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有敌情观念、战备观念”,此后中共中央开始“从备战的角度考虑经济建设”。军民结合的探索中断。时刻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决定了国防工业的主要目标是应对战争威胁的急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总数占职工总人数的2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甚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国防工业仍处于军民分割状态。
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开展新中国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环境中形成和完善的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理论基础、由军转民、平战结合三个方面,构成了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核。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毛泽东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多次论述,成为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的基本框架。1950年9月,毛泽东之所以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并列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设的两件大事,正是特定环境下对二者关系的准确把握: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是祖国建设的保障,发展工农业生产则是加强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1956年4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对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作了专门论述:“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同年,他再次指出:“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1958年,在《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讲话中强调:“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195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中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提出:“我们不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而且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得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论证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国防军队建设事关国家安危,国防科技工业是巩固国防、保障军队建设的基石,必须要加强;国防建设必须立足于在经济建设,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脱离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防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1952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刚刚起步时,兼任中央兵工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总理就已提出:“兵器工业要贯彻军需与民用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建国后有关“军民结合”的最早提法。
1956 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的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1956年2月,毛泽东在听取二机部汇报时要求,国防工业平时要学会生产民品,民用工业要学会生产军品,明确提出军民结合观点。同年4月,在听取第二个五年计划汇报时,他再次重申:“国防工业在生产中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种本领,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把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作为重要原则提出来。1957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国防工业要贯彻“两重任务、两套本领、平战结合”的方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同年3月,国务院在全国国防工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国防工业要学会两套本领,既要生产军用产品,也要生产民用产品,必须在保证完成军用产品任务,积极增加新品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学会生产民用产品的本领,新厂也要这样做。1960年,中央军委正式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的方针,以及军民结合的基本原则:“国防工业的性质与任务,规定了国防工业必须以生产军用产品为主。在平时,由于军用产品生产任务不饱满,工厂利用余力积极生产民用产品,增强国民经济力量,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有余力而不安排民用产品的任务是错误的,但不把军用产品任务摆在第一位更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切实安排好军用产品生产,在确保军用产品任务的基础上,利用余力积极合理地安排其他任务,这是实现军民结合的基本原则。”
和平时期的备战工作也体现了“军民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指出:“要准备打仗。无论哪一年,我们都要准备打仗。人家就问了,他不来怎么办呢?不管他来不来,我们应该准备。” 中共中央在批准国家一五计划时明确指出,在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时必须进行国防工业建设,以增强国防力量。要求在国家的各项建设中,均要照顾到国防建设的需要,把发展生产与国防建设统筹起来考虑,保证在企业、交通、民航、通讯领域中,积蓄国防潜力,甚至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亦要为战场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新中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备战工作三线建设期间,三线地区不仅修筑了很多工事和国防工程,初步建成了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国防科研工业体系,而且新增铁路8000余公里,公路近23万公里,工业企业近2000个,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国民经济,初步改变了内地交通落后、基础工业薄弱的历史状况,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客观上实现了毛泽东关于军民结合和平战结合的思想。
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是在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针对当时封闭状态下国家建设经费紧张的现实,为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毛泽东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在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精简国家机构,减少军政费用,并把这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条件之一。针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军费开支维持在30%高位的情况,战争结束后,他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减少军费问题。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提出军政费用要从“一五”计划占财政支出的31. 7%(其中军费占23.39%)下降到“二五”计划的20%(军费下降到15% ) ,以提高经济和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此后,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连续4年逐年下降。
为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骨干项目中,航空、兵器、电子、造船等国防工业项目占41个;“二五”计划期间,国家相继安排大型国防工业建设项目44个;“三五”计划期间,在辽阔的三线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国防科研、生产基地。这些项目,在国内具有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主体力量,为“两弹一星”等高端军事装备的研制成功、保持人民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同期进行了机构调整。1958年3月,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将主管国防工业的二机部与一机部、电机部合并,组成新的一机部。为响应毛泽东强调的人民军队“要尽可能地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和其他工作”,1954年,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成建制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医院和30余所院校。全军总人数保留240万左右,只有1949年的56%。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形势严重性的估计,“军民结合”的方针中断。1960年12月,国务院召开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批判了国防工业搞民品生产,决定国防科技工业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军品生产。会后,国防工业为民品生产铺开的基本建设项目全部下马,已经建成的民品生产线全部撤掉,重新回到了单一军品生产的模式。196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拉开了以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国防建设为特征的国民经济大调整。随后,毛泽东多次提出要建立完整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以独立于民用工业部门之外。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军民分离的局面开始形成和不断巩固,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
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不仅在50年代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更为我国以后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取得辉煌成就,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军民结合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泽东军民结合战略思想虽然发端于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环境,但其中蕴含的前瞻性战略思想及其立论基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处理“军民结合”问题的基本遵循。无论是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开放的战略高度,提出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16字方针,引领国防科技工业进行艰苦的二次创业;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探索建设充满活力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还是胡锦涛同志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都是对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而做出的科学决策,都是以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为准则,都是对国防建设必须依托国家经济建设思想所做的历史选择。当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为我们党更好地实现军民结合,科学把握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抓住时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更加广阔的空间。
对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曾有许多深刻论述。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就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在国力可能的条件下加速国防现代化。他的这一光辉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基本准则。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以经济资源的实际可能为基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既要加强国防,又要发展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长期以来,研制生产现代化武器装备,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经费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在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如果超越国力的可能,对国防工业投入过多,就会影响基础工业及其他民用工业的建设,最终必然制约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新中国的军民结合发展史一再昭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为基础,同国力相适应,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国防科技工业,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和一系列精辟论述。1953年1月,毛泽东根据朝鲜战争的经验,明确指出:“无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与军工生产。”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1956年,他在谈到国防建设时指出:“现在装备,是很大的不同于战争时期的力量了。但从现代化水准上要求,拿最新的原子、电子水准来要求,那还是很差的,还需要把国防力量大大加强。”显然,我军要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武器装备由主要取之于敌向自行研制生产转变,唯一出路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国防科技工业。毛泽东是我国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奠基人,他关于国防科技工业的理论、决策和指示,至今依然对指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不仅能独立自主地研制生产常规武器装备,而且加快了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技术的发展。1956年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把加强国防建设,研究发展尖端武器装备,看作关系国家安危和国际地位的大事。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军民结合思想,许多国防企业都十分重视军民两种产品的结合生产问题,在充分保证尖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利用已经建成的生产能力组织民品生产。在不长的时间内试制生产了氮肥生产设备、1150毫米轧钢机、1500千瓦水轮发电机、4立方米挖掘机等机电产品,还有各种仪器仪表、无缝钢管、氧气瓶、民用炸药等。同时还生产了自行车、缝纫机、照相机等耐用消费品。到1959年,民品产值一度达到国防工业部产值的52%。到1960年初,我国国防工业组织生产了l00多类、上千个品种的民用产品,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