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泽威
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拖延又称延宕,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拖延”一词在爱德华!霍尔1942年出版的书里首次被提及。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Ellis和Knaus等对拖延现象进行研究[1]。学界对拖延尚无一致的界定。目前而言,“拖延”可被界定为如下几种。Akerlof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推迟行为,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决策时的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Anderson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时间段都可以做完很多的事情,如果推迟完成就会感到很烦恼。这也是拖延和一般意义上的推迟的区别[2]。简单来说,“拖延”是把即将要完成的事或者其他任务推迟到以后再做。心理学家用三个特定标准界定拖延:一,拖延使拖延者产生巨大负罪感和不安;二,拖延行为阻碍任务或既定目标的达成,同时该行为对完成任务或事情无任何帮助;三,拖延者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拖延行为发生,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强拖延行为发生。自愿,回避和非理性是拖延的核心特征。
1.1 认知心理学学派:认知心理学对拖延的理解是,个体应对超出个人能力任务所取用的策略,运用拖延进行回避[3]。换个角度,可理解为个体对于任务难度的认知出现偏差,即不理性认知。这种非理性认知使个体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应对任务,该行为便是拖延。
1.2 精神分析学派:个体感到任务超出自身能力时,会产生对完成任务预期的焦虑,这种不安打破了内心安宁,使个体心理不能平衡。面对焦虑和不能完成任务的威胁时,为了恢复内心的平衡安宁状态,个体会采取适当的手段来自我防御。拖延便是为了重构内心平衡而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1.3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倾向于把拖延行为归结为一种习惯,个体通过反复强化而习得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拖延行为一开始是因为拖延者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犒赏,这种犒赏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上的。当拖延者反复从拖延行为中得到犒赏后,这种行为便成为了一直习惯存在。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阿尔伯特班杜提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该理论的观点是,人具有对行为带来的后果的预见性,即便个体目前的行为还未对自身产生影响,人们还是会对该行为结果的利益有所期待,因为这种期待,个体会主动完成某一活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能比较好地预测拖延行为的发生。国内研究者陈小莉等在检验Aitken拖延问卷在中国大学生的适应性时,在回归分析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得分能反向预测拖延,因此他们也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评价拖延行为的效标,而陈小莉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个体自我效能感和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4]。这一结果和国外学者Haycock先前的研究结果相似。我们可以从相关性分析的角度看出,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拖延行为的发生。
“自尊”字面含义是自我尊重,尊重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尊即自我尊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通过社会所获得的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最基本的自尊是指对自我的尊重和爱护,其次是要求他人,集体,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和拖延行为的发生有相关关系。当个体认为任务难度超过自身能力,出于保护自我,维护自我尊严的目的,会选择为自己找借口。拖延行为恰恰是最好的自我设障,这种自我设障,使拖延者在未完成任务时,能把原因归结于“时间不够”而不是“能力有限”。该假设在国内许多关于自尊与拖延行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梁彦红等[5]在商洛学院进行的关于自尊和拖延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自尊与拖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种负相关说明,越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其拖延的程度越高。从统计学的角度证实,个体自尊水平和拖延行为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国外部分学者认为拖延行为和人格特质有关。Johnson和David的研究都揭示了人格特质中的责任感和神经质与拖延行为的发生有相关关系。责任感的缺乏是主要的原因。大量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责任感和严谨性与拖延存在负相关,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意识的强弱和神经质的人格都与拖延行为的发生有相关性。
家庭是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作为家庭最主要要素的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马欣仪等[6]的研究发现,拖延行为与父母的严厉教养方式,父母的拒绝否认存在着极显著的关系。被母亲偏爱的被试显著相关且与家庭温暖存在负相关。该研究说明拖延行为的出现与严厉的教养方式等有正相关。简单来说,严厉的冷漠的家庭更容易出现高拖延行为的小孩,相反,温暖的理解的家庭不容易出现有拖延行为的小孩。
任务性质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在完成有趣味性的或者是个体所喜好的活动时,个体不倾向于产生拖延行为(例如爱足球爱好者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当任务性质发生改变,变成个体不擅长或者是十分困难且无趣的任务时,拖延行为的发生率显著上升[7]。
3.1 按个体对拖延行为的态度,可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指拖延者享受自己设置的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快感。被动拖延指拖延者存在对完成任务的悲观预期,产生恐惧和害怕心理,从而被动地产生拖延行为。
3.2 按拖延的对象分类,分为学习拖延,日常事务拖延,作出决定拖延,习惯性拖延。学习拖延指面对学习任务时的延迟;日常事务拖延指对待日常事务,个体不知该从何入手,从而发生拖延行为;作出决定拖延指对待决策时,特别是重大决策时的拖延;习惯性拖延指拖延者知道拖延无意义且不需要拖延,但还是习惯性地延迟。
拖延行为作为一种个性行为,通过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更能反映内部的拖延水平。对拖延的测量,可分四类,即拖延程度,拖延类型,拖延动机,学业拖延[8]各维度有各自的代表量表。测量个体拖延程度可用雷尔拖延量表或Mann自编决策量表;测量个体的拖延类型,可运Tuckman拖延量表;测量个体拖延动机可用McCown等自编成人拖延量;测量个体学业拖延水平可用Solomom等自编学生拖延量表。除上述量表外,国内学者也引进了国外其他常用自编拖延量表,在国内进行信效度检测,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这几种量表均在国内取得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指标。这些量表分别为Chu和Choi自编主动拖延量表即NAPS[9];Aitken拖延量表即API。
除上述提出的测量学上的研究方法外,国内学者[10]还提出可运用日记研究法,观察法等对个体的拖延行为进行研究。
个体把任务延迟到十分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时,会产生焦虑和紧迫情绪,紧迫情绪使拖延者产生“高峰体验”,即拖延者产生了强烈斗志,从而提升工作学习效率。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拖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发拖延者的创造性[11]。
5.2.1 拖延行为最显著的消极影响是浪费时间。拖延者并非没空或有更重要的事情处理而拖延,如“消极拖延”的个体,是习惯把任务放到有限时间完成。这样自我设障,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及既定目标的实现。
5.2.2 拖延行为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是个体产生负性情绪。自责感,负罪感,焦虑感,甚至出现抑郁,强迫等神经症性症状。当个体拖延任务而在期限到时完成任务后,会产生“侥幸”的心理,并且个体十分享受高效率带来的自豪感。由此往复,强化了个体在高强度下工作的行为,并因此使拖延行为固定下来。此后无论是何种难度任务,个体都倾向于拖延,并且在此经历那种消磨精神的心理责备,长此以往对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5.2.3 造成个体自信水平降低。经常拖延的个体,有时并非是因为自身没能力完成任务,而是自身对自己的盲目贬低,以及对这种拖延的习惯造成的。当在期限到时不能完成任务,并且是长期如此,那么自己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会加重,最后造成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自信心受打击,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影响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其他领域。
大量研究表明拖延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轻微的拖延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当拖延行为成为个体焦虑来源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时,就必须重视。就学界已经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针对诱发拖延行为产生的因素,来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如恢复个体的高自尊水平,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其次使个体充分意识到拖延行为实质是“自我设障”,要使拖延者明白自身的非理性认知。当拖延行为以及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日常活动时,寻求心理治疗是必须的,如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对严重的拖延行为有一定的效果。此外拖延行为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表面现象,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因此在对待拖延行为反复出现的个体时,应该着重挖掘其产生根源,实施恰当的干预,而不是单纯对行为矫正。
纵观目前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研究方向仅针对拖延行为的消极性展开,而且先入为主地定义拖延行为是一种有害的现象,以后的研究方向应多揭示拖延的积极意义。用拖延量表施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用明确,统一,可量化的术语;二,有明确的指导语使被测者能区分“拖延”和普通“延迟”的区别,三,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入测量问卷中,制定出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的问卷。国内学者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学生群体的学业拖延,忽略了其他群体。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着重把拖延行为和教育,心理咨询,个体发展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实践性。
[1]蒋洪莹,王华云,晋婧婧.拖延现象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243
[2]张弘毅,李运佳,韩婷婷.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其治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202-204
[3]张晗,王倩.拖延行为及其研究概述[J].北方文学,2012,8:239
[4]陈小莉,戴晓阳,董琴.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2-23
[5]梁彦红,陈红艳,方华.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2,26(4):82-84
[6]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熊恋,李新利.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75-676
[7]Blunt AK,Timothy A,Task aversiveness and procrastination: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task aversiveness across stages of personal projects. Pers Individ Dif 2000,28:153-67
[8]崔燕,崔莉,刘爱书.拖延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96):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