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子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双城记》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可以看作是“大团圆”结局的小说中,作者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如坚韧慈爱的曼内特医生、美丽善良的露西、复杂而矛盾的德伐日太太等。德伐日太太属于作品中与美好相对的一类人物,她出身悲苦,被仇恨冲昏头脑,最终在争执中,因手枪走火被杀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一悲剧人物形象。
《双城记》的故事源头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侯爵兄弟所犯下的那场罪恶,如果按时间顺序,那可算是故事的第一幕,而德伐日太太就是在第一幕中被时时提及却并未正式出场的小妹妹。因为侯爵兄弟二人的残酷,泰雷兹从小失去了父母,后来嫁给欧内斯特·德伐日,成为了德伐日太太。在第一部第五章《酒店中》,德伐日太太正式出场:
德伐日太太跟他年龄相近,是个壮实的女人,一双机警的眼睛似乎很少望着什么东西。她的大手上戴满了戒指,五官粗大,却安详沉静。她那神态叫人相信她所经管的帐目决不会有任何差错。她对寒冷很敏感,所以用裘皮裹得严严实实,还用一条色彩鲜亮的大围巾缠在头上,只露出了两个大耳环。毛线就在她面前,她却放着没织,只是一手托着胳膊,一手拿着根牙签剔牙[1]38。
德伐日太太是一个壮实、敏感、警觉的女人。“眼睛似乎很少望着什么东西”与后文“什么都没看见”相呼应,其实,不是什么都没见,而是将一切尽收眼中,并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由此可见德伐日太太的心计之重。“毛线”这一意象伴随了她的首次亮相,此后,“毛线”几乎一直与德伐日太太同时出现。
德伐日太太第二次亮相是在第二部第七章《大人在城里》:
可是那凄惨的父亲正匍匐在那儿的路面上,他身边的身影已变成个黝黑健壮的女人在织毛线。
只是那织着毛线的妇女仍然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侯爵的面孔。
刚才惹眼地站在那儿织毛线的妇女还在织着,像个命运女神一样屹立不动[1]134。
德伐日太太在面对如此悲惨之事时,居然可以依旧不动声色,毫无同情地织毛线,让人不禁好奇纳闷。她的冷漠与无言增加了压抑的气氛,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寂静一般吓人。也是这一场景为后文点明德伐日太太用毛线记录罪犯及罪行做好铺垫,她一直都在为革命做准备,一直在为她的仇人及贵族挖坟墓。德伐日太太用隐藏而安全的织毛线方式记录下贵族的罪行,同时将仇恨一并编织进去。冷眼旁观织毛线是德伐日太太留给读者的最深印象。
随后,德伐日太太跟随德伐日先生发动革命,将许多有罪或是无罪的贵族送上了断头台。可是,革命胜利后,德伐日太太想借革命报仇时,却发现侯爵兄弟都已死去。当满心的仇恨与愤慨不能发泄时,她决定将牵及无辜的达尔内,甚至要将露西和孩子送上断头台。她被仇恨遮住双眼,不顾一切地“要消灭,斩草除根”。最后,在与善良、单纯的普洛丝争执中被杀死,由此可见,“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
德伐日太太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有深仇大恨。她像男子般与丈夫共同谋划革命,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赢得“复仇女神”与“雅克”们的拥护。可是她却被仇恨主宰了心智,成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最终,丧失心智的复仇使她丧命于枪支走火。
德伐日太太是小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悲惨的出身使她赢得了读者对于她最初的同情与疼爱。在革命中,她的勇敢与坚强为她赢得了赞美与敬佩。可是,当她狭隘地为了报仇而牺牲无辜的生命时,读者对她的同情瞬间消失了,由同情、欣赏到厌恶、憎恨,她成为小说中最不受人喜欢的角色。虽然曼内特医生跟她同样是多年前事件的受害者,可是曼内特医生为了成全贵族无辜的后代以及女儿的幸福,隐藏起18年来的痛苦与冤屈,表现出非凡的气度与宽容仁爱之心。起初,他很矛盾、很痛苦,见到达尔内时,眼睛里流露出遮不住的厌恶。但最终,他成全了一对新人,而自己又一次在屋角恍惚地做起鞋来。难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成为仇人的儿媳不气愤?难道他经受了18年牢狱之苦不想报仇?当理性战胜冲动,当爱战胜恨,曼内特医生瞬间人格升华,成为具有美好人格的一派。相比之下,德伐日太太的狭隘、冷酷甚至是丧心病狂让她失去人们的同情,她的最终死去,让人感到的不是惋惜,而是庆幸,由此可见,德伐日太太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革命爆发之后,德伐日太太由昔日的被压迫者转为新的压迫者,她可以随意的将贵族送上断头台,为了报仇她要“斩草除根”。“复仇女神”和“雅克”们是她的拥护者,替她实现她的复仇计划。她逐渐变为没有人性,惨无人道的统治者,像昔日的统治阶级一样残酷无情。新的压迫者代替了旧的压迫者,而新的压迫者也必将灭亡,德伐日太太在成为新的统治者时,就注定了灭亡的结局。历史的进步无人能阻挡,新统治阶级的出现无法阻挡,德伐日太太的最终失败无法改变。这又是其悲剧性的一方面。
同时,她的悲剧性与整部小说哥特风格相呼应①,埃德蒙·伯克在《关于我们的崇高和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中论述道:“当危险和痛苦逼得太近时,它们不能给予任何快乐,它们简直就是可怕的;但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又得到一定的缓和,它们可能而且它们就是令人快乐的,就像我们每天体验到的那样。”[2]伯克认为痛苦和恐惧能够产生快乐,称之为“令人快乐的恐怖”。而这种快乐的恐怖就是革命时期氛围的描述,当人们被仇恶与热血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在疯狂与偏执中获得快乐,被鲜血浸染的巴黎是快乐的天堂,断头台成为每天上演着杀人的舞台。德伐日太太也是这些疯狂人群中的一员,甚至是领导者,畸形的复仇者在畸形的恐怖中快乐着。德伐日太太的悲剧性与神秘恐怖的哥特风格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整部小说作品中风格的凝聚与体现者。
有不少批评家对于狄更斯笔下的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提出了批判。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小说家福斯特,他在《小说面面观》中写道:“狄更斯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例子,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属扁平型。几乎任何一个都可以用一句话描绘殆尽……”[3]后期的亨利·詹姆斯在《狄更斯的局限性》中写道:“即使承认狄更斯先生的人物中有一半是有意写成那样古怪的,那么那些能给我们提供衡量另一类人物正确标准的健全人性的范例又在哪里呢?”[4]他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都是“类型化的”、“古怪的”。
可是,笔者却认为“扁平”人物并不像许多批评家所说的一无是处。除去福斯特认为狄更斯善于赋予人物以“一种奇妙的人情深度”,后期的亨利·詹姆斯经研究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在综合考虑后,真实艺术地表现了人物几乎所有的性格特征以外,笔者认为“扁平”人物还具不少益处。首先,“扁平”人物性格容易把握,虽然单一,却深入人心,人物就是某种情感或者性格的代名词,比如露西是“温柔”的代名词,德伐日太太是“仇恨”的象征。也正是由于人物性格或者情感纯粹的单一性,因而更利于读者准确把握小说中人物的不同作用以及作品的整体性。其次,“扁平”人物更加凸显了在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力。如此一来,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整部小说浑然天成,仿若当时社会的纪录片。德伐日太太的可悲性源于社会的黑暗以及革命的狂热与动荡,她与巴黎流了满地红酒的街道是相互交融的。最后,“扁平”人物是夸张了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直入读者的内心,由此读者必会联想到自己或者其他文学人物形象,使作品不单单具有娱乐功能,更富有了教育意义。“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所以德伐日太太注定会被爱杀死。
德伐日太太在《双城记》中是复仇的化身,即使她悲苦的出身让人同情,但读者记在心中的是她要将无辜人送上断头台的冷酷无情。甚至看到她死后,读者会禁不住松口气。正是因为这样“扁平”的复仇女子形象的塑造使得《双城记》更具吸引力,值得一遍一遍细读。
注释:
① 哥特小说(Gothic Novel)得名于霍勒斯·沃波尔(1717—1794)的住宅风格。此人把住宅修建成一个以高耸的塔尖和林立的石柱为特征的哥特式城堡,并在那办了印刷厂,出版了不少小说。
[1]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谷启楠,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56.
[3]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32.
[4]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