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雅
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产科护理面对的是特殊的病患群体。孕妇在入院、分娩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潜在性医疗和护理风险,极易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产科工作时刻关系着母子的生命安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基层医院产科产妇多、陪人多、手术多、周转快,家庭和社会关注度高,属医院高危科室,加强和规范产科的健康教育是实现优生优育、科学围产、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护理人员的原因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在守护产程和接生的过程中,不积极关心患者,出现与工作无关的闲谈,则给患者造成不负责任的印象,当问题发生时,护理人员不会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就容易因为护理质量缺陷而与患者产生纠纷。
对产科相关规章制度不执行或不能严格执行,例如“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制度”等,当出现危、重患者的时候,护理人员观察不到位,没能按照产科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病房的巡视,抢救过程未按流程规范去进行,对产妇和新生儿出现的异常情况未能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缺乏耐心,不能认真回答患者的问题,说话的语气生硬、服务态度很不端正,这样极造成患者认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素质差,对住院患者没有同情心的印象。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前,未及时与患者沟通,未能清楚明白的向患者做解释工作,操作过程中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未作任何遮掩就进行操作,使患者尴尬,伤害了患者的自尊。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基础差,操作能力差。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模糊或不能回答,临床判断能力差,发生异常情况时与医生的沟通不及时,发生急、危重患者时不能熟练的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
护理人员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文书记录不够重视,如填写的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内容不一致,将孕产妇的孕产次写错,新生儿性别写错发生的异常情况没有记录,护理记录不及时、书写时存在涂改等现象,使护理记录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1.2 产妇的原因 产妇的心理障碍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如产后抑郁症、新生儿性别歧视带来的失落感、自杀或产妇行为威胁到新生儿等;孕产妇及家属的医从性不够导致护患间不配合,如孕产妇自行外出、回家等。
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提高个人素质。护理责任心是自身素质的本质,同时也是防范差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护理人员应熟悉科室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制度”等是避免发生差错的制度保证,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可以有效减轻病痛。
为了能有效提高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及法律法规的熟识度,科室可统一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教育和安全素质的教育,定期在科室内部召开护理服务总结性会议,护理人员互相讨论,总结经验,使每位护理人员的思想意义得到提高,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分娩是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过程,产妇在住院期间完成了从孕妇到母亲的角度转变,产妇也希望能从护理人员这里得到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护理人员不能单纯的把产妇当成是患者,对产妇的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住院过程,对产妇给予产前、产后及出院后的全面的健康指导。
加强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工作制度,经常性的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待日常业务的学习。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质量缺陷的基础和保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对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了如指掌,避免因业务不精所导致的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产科护理人员加强业务技术的训练,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当小生命降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认真检查新儿生是否有先天畸形或其他先天性疾病。对产妇及其家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对喂奶、辅食等注意事项做好交代工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由于产科护士的工作要进行产程观察、母婴的观察和护理等,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将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记录在护理文书中。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线索,平时记录不认真、不真实、不及时,都可能埋下护患纠纷等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针对科室日常工作中的缺陷或患者不满意的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杜绝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产科护理质量缺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护理管理,才能减少护理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