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珍,湛 静,吕萍萍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
门诊静脉输液是小儿常用的治疗手段,而穿刺困难较其他科室相对常见。实际工作中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的满意度,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稳妥、有效的探讨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即对护理干预的改进措施进行总结。
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输液治疗的200例5周岁以下患儿情况进行分析,静脉穿刺难易程度大致分为易(1针完成)128例(64%)、难(2针)占56例(28%)、特难(3针或3针以上)占16例(8%)。7月至12月再按照改进的措施对同科室的30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操作。
主要考虑如下原因:小儿肥胖者逐渐增加,静脉隐匿,穿刺时难以把握;连续多次穿刺易造成常规穿刺部位瘀血紫绀、肿胀,使静脉难以显现;出现发热、出汗、腹泻等脱水症状,造成全身末梢循环差,易致血管充盈度差,使操作者判断困难;小儿哭闹躁动,不能配合使操作不利;陪护的因素,由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陪护家属经常较多。部分人员对护士技术信心不足,不能提供有效支持,甚至不配合相关操作,进一步增加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严重地影响穿刺成功率;护士个人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操作技术是关键,如遇困难时出现紧张、胆怯和惧怕等心态,以及工作中未能很好体会操作要领,或者基本功欠扎实均能影响操作。
3.1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考虑家属经挂号、就医、检查和取药多个环节到输液室后相对较疲劳,此时护士态度要诚恳亲切,认真倾听对方感受,努力建立良好第一印象[1]以获取好感和信赖,并由此得到家属的积极合作。
3.2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护士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克服急躁等负性情绪,做到沉着稳定地完成操作。同时也需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技术能够尽可能保证操作的完成。
3.3 呵护患儿,及时表扬奖励 应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特殊心理反应,通常多有疼痛的经历,加之主观上对医院环境有警惕感,易出现不配合,同时周围患儿的哭闹可进一步加深其恐惧感。因此我们首先对待婴幼儿应给予哄逗、抚摸,避免操作中一切不良刺激,注意具体相关细节,如剃发应熟练、操作者手掌需温暖以及注意患儿的保暖。对已懂事患儿进行诱哄表扬,调动积极性以达到群体相互影响效应。比如第一个患儿顺利配合穿刺后,护士就以此鼓励其他人;再者科室自行购置儿童较为喜欢的各种卡通粘贴纸,对穿刺时配合好者在四肢或衣服上奖励粘贴予以鼓励。另一方面也主动接近并亲切交谈,以减少患儿的排斥感。这样使家属明确感到护理人员在努力减少孩子的痛苦。
3.4 掌握穿刺技巧
3.4.1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对较小幼儿(1周岁以内)来说,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并呈网状分布,按常规首选定位于头皮静脉,如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对较大患儿一般选择手背、足背、肘窝和踝部的静脉等;至于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以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易于固定为要求,但因患儿输液结束后不便观察和保护,门诊一般不适用。
3.4.2 认真对待穿刺操作 四字要点如下:观:对暴露较好的静脉穿刺时,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10°~20°角(15°角为宜),由静脉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由浅入深,缓慢向前向下前行刺入。若穿刺方法准确,深浅得当,一般都能成功。摸:对于隐匿静脉,以指腹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然后穿刺。对有动脉伴行的静脉可触摸到微弱的搏动,可以此作为探摸静脉的参照。凹:肥胖或脱水患儿(此处是指输液患儿可选择静脉的解剖特点)可按解剖位置用食指触摸静脉,绷紧皮肤,局部皮肤出线性的凹沟,即为血管。该血管一般较粗,只要掌握穿刺要领,穿刺成功率较高。影:小儿头皮上许多细小静脉分支,纤细如丝,这是小静脉血管侧面部分投影到皮肤表面的影子,考虑具有一定的腔径,用4号半头皮针穿刺可以成功。
3.4.3 重视穿刺后固定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前尽量剃净毛发,固定时避开毛发,以免拔针时疼痛及感染。不论是在穿刺还是固定过程中,首先都要注意保持头部稳定。穿刺成功后,应强调针头的固定处理,首块胶布固定针柄,第二块要顺头皮针软管的自然弯曲固定,以免针头翘起,再给予第三块稳妥加固。我们尝试头部使用敷料固定网,对四肢静脉用小手板或小夹板固定,注意松紧适度,同时加强巡视,指导家长协助看护。
我们针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穿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反复探讨、摸索和不断改进。尤其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下半年期间同样300例5周岁以下患儿静脉输液穿刺情况再次进行对比,小儿静脉穿刺问题获得满意解决、效果也较为明显。护士穿刺一次成功达246例(82%,对比前半年64%),两次成功占48例(16%,对比28%),三次成功为6例(2%,对比8%)。
实施护理干预积极应对门、急诊输液患儿常见静脉穿刺问题,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和一次穿刺成功率(从64%提高到82%),还进一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护患关系和家属满意度,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李英兰.门诊小儿输液室护士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