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对中国的认识及攀比心理

2013-08-15 00:53贾海涛
战略决策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尼赫鲁印度人印度

贾海涛

在不少西方和印度学者看来,印度和中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而且可能是一对最势均力敌、互相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那么,中印两国真的存在着攀比和竞争吗?如果两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攀比与竞争,又应该怎样定性或定量观察呢?可否从积极和良性的角度定义和理解呢?如果说某种攀比有着不良的导向和效果,某种竞争也朝着敌意的方向发展,我们又应该怎样扭转这种不良的倾向和化解某种可能出现的对立或不友好的局面呢?本文将对这种关系和局面的现状及其根源进行系统探讨,同时对两国走出某种误区和困局的可能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中印之间的所谓攀比与竞争

中印两国的可比性或国情与社会发展的相似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国际社会热衷于中印比较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历史、人口、国际地位、经济发展、社会状况、贫困与社会问题诸领域与印度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至少有着极大的可比性。中国不仅被国际社会看作印度的相似形,同时也被看作它的参照物。史提芬·柯亨指出:“在亚洲人和印度人看来,北京是衡量印度 ‘上升’为大国的标尺。”①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 Power.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66.他还说过: “印度作为一个大国的重新崛起,与中国的相似度最为接近,尽管它有很多方面还远在中国后面追赶。”②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 Power.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8.不过,他认为两国的差距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中国并不具备多大优势。他甚至说: “印度和中国都有国内的弱点,但相比较印度有其优势。”③Stephen P.Cohen, 301.

不可否认,当代的印度人念念不忘中国,最喜欢在各方面与中国进行比较。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更喜欢将中印相提并论并作出各方面的相互比较。西方学者和媒体甚至认为中印之间存在着 “历史的积怨和现代的嫉妒”④对手和伙伴:印度和中国会走到一起吗?[英]经济学家周刊,2005年3月5日。。约瑟夫·奈指出:“印度官员一般在公众场合不谈论与中国的关系,但私底下却非常关注。”⑤约瑟夫·奈:印度20年内还无法与中国平起平坐,[新]联合早报,2011-01-17。他还将此称为印度的 “焦虑”⑥约瑟夫·奈:印度20年内还无法与中国平起平坐,[新]联合早报,2011-01-17。。中国学者、香港凤凰电视台主持人邱震海将这一现象称作“中国情结”。如果这一立论成立的话,那么这一 “情结”自印度独立以来一直存在,而自中印交恶 (1962年中印战争为标志)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加浓厚。不过,这样一来,嫉妒、不服、攀比的色彩或成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对此,邱震海指出: “贯穿于印度大国梦的 ‘中国情结’,是印度几十年来处理对华关系的中心疙瘩。所谓 ‘中国情结’,乃指中国是印度所追求的大国地位的参照底线,也是印度大国地位的竞争者或超越对象,同时还是影响印度崛起的关键外部因素之一。”⑦邱震海:中印“非敌化”对中日关系的启示,[新]联合早报,2005年4月8日。由于这一情节的作祟,对于中国,印度精英阶层长期以来有着一定程度的戒备、嫉妒、不服和敌意,整个社会在谈及中国时攀比的色彩或成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当然,大多数印度人也不乏羡慕和抱着对中国学习、仿效的心态。对此,印度学者莫汉·马利克近来指出: “在印度的政策圈子和媒体, “中国辩论”是最活跃的,达到了1962年以来最高潮。如何跟中国打交道,被置入印度的一个更广泛的辩论——印度在亚洲和世界角色的辩论。对于印度人来说,‘中国挑战’来自四种形式——敌意,嫉妒,敬畏和模仿……”⑧Mohan Malik: Chinaand India: Great Power Rivals (Boulder and London: FirstForumPress,2011), p.37.2012年12月16日,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就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问题表示: “鉴于中国对印度在各方面的影响力,中国是印度 ‘主要关注’对象,超过巴基斯坦。”⑨郭西山、朱晓磊:印度外长称中国是印主要关注对象但不愿陷争执,环球时报,2012年12月18日。

受国际社会和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中国学者也对印度越来越关注,同时也不断地就两国的方方面面展开综合的或某些方面、某些领域的比较研究。不过,中国人对印度没有丝毫的怨恨和嫉妒,而是积极地寻求机会改善中印关系,以增进双方的互信和加强与对方的合作。如果说中印之间有所谓的 “积怨”和 “嫉妒”,也可能是印度单方的或者说是西方人想象的。当然,值得欣慰的是,也有不少印度人不断表现出对中国的欣赏、钦佩和羡慕。这里面并没有多少嫉妒或敌视的成分。有不少印度人认为 “印度像中国那样做就好了”,或是主张印度应向中国 “那个方向前进”⑩Dilip Simeon, “Glory Days”, in Ira Pande (ed) India China: Neighbours Strangers.Harper Colins Publisher India, 2007, 439.。我们应该了解一个全面的印度,对印度人的中国观应该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否则我们也会陷入某种认识的误区和思维的定式。

由于中印两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应该将印度看作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或自己的影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将它看作我们的一个模仿对象或学习对象。事实上,我们对于印度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在不少地方还有不少劣势。印度著名企业家、报人兼记者拉嘎福·巴尔 (Raghav Bahl)在其畅销的关于中印比较和竞争的论著中将中国比作著名童话中的兔子,而印度则是乌龟。他认为印度乌龟更有后劲和耐力,而中国兔看似速度挺快,但容易失误,后劲不足。在他看来,中国与印度的发展竞赛谁将胜出,或是哪个将崛起并成为超级大国,至少是50%对50%几率,“中国不一定自动会赢,而印度不应该认为注定会输”Raghav Bahl, Super Power The Amazing Race between China’s Hare and India’s Tortoise.New Delhi: Penguin Books India, 2010, xxx.。

事实上,印度目前在不少领域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尽管它的综合国力可能会略微弱于中国,但可能也不会落后太多;而其软实力或软权力则可能并不一定弱于中国。就发展模式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而言,印度模式未必落后于中国模式。或者说,中印两国的发展路径到底哪个堪称模式还很难说。这就要求我们认真了解和分析印度的发展模式,借鉴它的经验,以减少我们的失误。

近年来,印度人在进行中印比较时还有另外一个习惯,就是爱将海外印度人与海外华人做比较,或是将印度的海外印度人政策攀比中国的海外华人政策。海外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关系成了印度政府和学术界、媒体关注并讨论的焦点。在印度人的带动下,将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进行比较或攀比也逐渐成了国际社会 (首先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新的习惯。近年来,印度人一直拿海外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比较,也将海外印度人的国际影响力与海外华人进行攀比。这是他们对中印海外移民话题中最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说是他们比较的重点。这一比较的出发点就是中印发展的比较,目的当然是要在借力海外方面借鉴中国,促进印度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学术界,人们在进行中印比较研究时,虽然没有过多地直接就海外华人和海外印度人进行较为直接的比较,但也往往将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对各自祖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比较。与中印两国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相类似,中印两国的海外移民群体也是有着极大的、甚至是最大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的。不过,所谓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分别在与中印两国各自的发展、崛起发生联系时才变得有意义或值得探讨的,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的所谓竞争也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的。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的比较实际上是在中印发展比较的背景下展开的,或者说是由这一话题引入的。实际上,没有中印两国的社会发展的比较,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比较意义不大,二者之间相互比较的范围也会小得多。因为,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联系也很少,也缺少相互的影响。因此,中印两国的海外移民不是孤立的现象。我们不能就两国的海外移民谈海外移民,而应该将它们放在一个较为宽广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水平、各自所处的外交环境决定了两国与各自的海外移民的关系或合作的模式。这是比较两国发展及其潜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同时也是中印两国海外移民比较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数字,海外印度人人口是2500万。http //www.overseasindian.com.印度现任总理辛格在2005年1月7日第三届海外印度人节的开幕式的讲话中谈到海外印度人的总人口时,使用的数字就是2500万The Hindu,January,8,1995.。印度的海外移民在全球目前从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来说,仅次于海外华人。他们的总收入几乎与海外华人不相上下。而且,他们的数量和实力目前正急剧攀升。柯亨认为,互联网使得海外印度人很容易与印度经济保持联系并参与其中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Power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23-124.。他指出, “海外印度人将在一些关键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美国 “印度裔美国人群体正在成熟壮大,构成了一个新的国内政治力量”,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Power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他还说: “海外印度人构成了印度的一份潜在的新资源,同时也是连接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新的方式。”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Power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他强调: “他们也会与印度本身发展更为紧密的联系;而印度政府也会将其视为政治与经济的财富。”Stephen P.Cohen, India: Emerging.Power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26.

海外印度人基本上仍保持着对印度的情感认同,大多数仍将印度视为祖国。他们在各方面与印度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印度媒体报道,大部分海外印度人都认为自己的配偶应该是印度人。他们常常为他们的子女的文化认同感到担心,一直希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联系强化子女对自己祖国的感情。V.Venkatesan, “Partisan Citizenship” ,Frontline, January31, 2003.海外印度人,无论是印度裔的外国人还是印度侨民,也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对印度投资的机会。如果印度政府能够简化外资进入印度的程序,拆除海外投资的障碍,他们当然乐意以其祖国作为投资的首选地。尼赫鲁大学教授马卡兰·帕朗嘉毗认为,海外印度人将对印度在各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他目前正在致力于呼唤一个全球的印度人认同或全球性的印度人身份的产生Makarand Paranjape, In Diaspora:Theories, Histories, Texts.New Delhi:Indialog Publications PVT.,LTD., preface, vi..。他甚至主张,印度作为一个现代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存在并不仅仅局限于印度目前的领土范围之内,而是超越了其现有的国界,是一个能够将所有海外印度人包括在内的大印度 (greater India)Makarand Paranjape, “One Foot in Canda and a Couple of Toes in India; Diasporas and Homelands in South Asian Experience”, in Makarand Paranjape, ed, In Diaspora:Theories, Histories,Texts.New Delhi: Indialog Publications PVT., LTD., 161-170.。印度媒体和知识界的呼吁得到了印度政府的积极响应。海外印度人希望印度政府将他们看作印度公民。而印度政府也希望借助于他们的脑力、人力和资本,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于是,印度的海外印度人政策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收到了奇效。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推行双重国籍政策,给海外印度人以国民待遇。目前,海外印度人世界与印度在经济、文化上的互动是相当方便、相当频繁的,几乎完全融为一体。

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和人才大国,连续10余年保持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可谓潜力极大,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在未来的20年内,海外印度人的国际影响力和拥有的财富会和海外华人不相上下,而印度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有可能赶上或超过中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外印度人对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印度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对其海外移民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利用。近年来,印度经济对其海外移民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依赖;而未来印度经济发展的关键更在于对海外印度人资金、技术和人才利用程度的提高。目前,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借力海外印度人方面,有了重大的政策和法律突破,其力度之大、态度转变之剧烈令全世界震惊。原来,印度在对待海外印度人的政策和借力于海外印度人方面是大大落后中国的。现在,有了这些政策的出笼,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海外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也是印度政府艳羡不已的。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加,海外华人的人数和实力也在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会增大。不过,我们在移民政策、侨务政策以及加强与海外华人的联系方面还要进一步地做好工作。实际上,对海外华人资金、知识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或借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发利用。印度政府曾经仿效过我们 (但具体的做法大不相同),我们反过来也可以学习他们 (当然不是盲目照搬)。

二、印度的 “中国心结”

实际上,说到印度的 “中国情结”,又不能不提印度的 “大国情结”。而后者是早于前者的,而且也比前者更强烈,更持久;但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印度的大国梦的产生、受挫和重新燃起希望都与中国有关。这大约可以称为印度的 “中国心结”。 “心结”不解,中印两国的友谊就会难以深化和加强,中印关系就难以有大的突破。

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自独立起,印度一直是一个区域大国,在南亚它的实力排名第一。实际上,从独立到现在,在整个印度洋地区它也应该算得上是排名第一的大国。但印度并不满足于此。尼赫鲁在他的一次著名的全国广播讲话中,表示印度命中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三或第四位最强大的国家。他认为印度的国际地位不应该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相比,而应与美国、苏联和中国相提并论V·M·Hewitt..(1991).TheInternational Politicsof SouthAsia.Manchester UniversityPress,1991,195.。尼赫鲁曾经说过: “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第57页,齐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印度学者K·苏布拉马尼亚姆也曾说过: “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它将不像英、法、德和日本,而是类似美、苏、中那样的发展。前者国力的增长是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征服;而后者力量的增长却主要靠的是(即使并非全部)其本身的资源、人口和广袤的地区。”K·苏布拉马尼亚姆:印度的安全前景第216页,新德里,1982年英文版。转引自陈平生主编:印度军事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曾几何时,印度在发展中国家或新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不但在朝鲜停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的亚非会议上占据主导地位,还与南斯拉夫等国领导了不结盟运动。它似乎是唯一能够在西方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左右逢源的发展中国家。然而,由于它的经济落后,军事实力有限,一直没能达到尼赫鲁梦想实现的目标,算不上是一个大国。甚至,它的国际影响力在20世纪60~80年代还一度下降。但是,印度没能很好地检讨自己,反倒将自己国际威信的下降和国际地位的徘徊不前归咎于中国。1962年中国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成了尼赫鲁和印度政府外交失败和国际威信下降的借口,也成了印度经济发展裹足不前和国际地位下降的借口。这就是印度对中国怨恨的由来。中国甚至或明或暗地被印度长期视为它的头号敌人。印度政府某些官员还多次公开谈论所谓的 “中国威胁”,为其核武政策鸣锣开道。1998年,印度的核武器实验获得成功。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和美国的经济制裁,印度政府表面非常强硬,但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却偷偷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写信,将印度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归到中国身上,还说印度核武器的用途 (使用目的或目标)也是针对中国的,以谋求美国的所谓 “谅解”或 “理解”。他的意思是印度发展核武器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而针对中国却是与美国的战略目标或国家利益一致的,因而美国不应该反对或不满。没想到,美国政府将这封密信公开,搞得瓦杰帕伊和印度政府很没面子。印度瓦杰帕伊政府的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曾公开宣称中国是印度的头号军事威胁,以达到为印度扩充军力、发展核武器寻找借口的目的。钱峰: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又开始渲染中国威胁论,人民网新德里3月10日电。

瓦杰帕伊的密信和费尔南德斯的讲话都很有代表性,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印度政府和相当一批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中国前驻印度大使裴远颖认为印度始终对中国有戒备防范心理。王京涛:专访裴远颖:“瑜亮情节”困扰印度对华关系,环球时报,2012年4月9日。《环球时报》将其描述为“瑜亮情节”。王京涛:专访裴远颖:“瑜亮情节”困扰印度对华关系,环球时报,2012年4月9日。

印度对华的嫉妒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当然与目前印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相比尚有不小的距离有关。印度在嫉妒中不禁将中国树立为它的一个追赶目标。实际上,自印度独立以来,中国就是印度在政治上 (国际地位方面)追赶的一个目标或攀比的一个对象。当时,印度没有幻想在短期内达到当时美国和苏联所具有国际地位。但它认为它早就应该获得中国所具有的国际地位或国际影响力。1962年对华战争的失败一方面证明它在军事上不是中国的对手,另一方面也证明它的综合实力 (国力)尚无法与中国抗衡。这同时还证明印度远远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大国的层次,甚至还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比。在1962年与中国的局部战争失败之后,中国更成了一个印度明确追赶并超越的目标,当然,也成了印度人为自己树立的假想敌。印度学者莫汉·马利克指出: “自1962年的战争之后, [中印]关系便以双方的敌对、争斗、互不信任和对立为特点。”Mohan Malik.(2011).China and India: Great Power Rivals.Boulder and London: First Forum Press, 2011, 37.这些都是对印度人单方的感觉和政策的总结。现在,它对中国的嫉妒、攀比和追赶又加入了经济的因素。这就是印度的 “大国梦”与中国一直纠缠不清的原因。

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长期在印度生活并曾在印度尼赫鲁大学长期担任教职的华人学者谭中 (现已退休)认为:印度精英对华分为四种态度:第一派主要是军队和安全战略专家。他们认为中国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威胁。第二派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 “文明派” (新任印度商业部长语)。他们深信中印两国能够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这批人数量较少。第三派占印度精英的绝大多数。他们主张走中间路线:既主张中印友好,但又比较现实,强调印度利益。第四派是印度左派政党和 “同路”的知识分子。他们基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亲华。谭中: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新]《联合早报》,2006年2月22日。不过,印度的对华态度或外交战略,主要取决于印度政府或政策的制定者。

应该说,目前中印两国之间还是存在很多隔阂的,而印度政府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态度也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在军界和从事战略与军事研究的群体中尤其显得突出。由于这些人的消极影响,中印两国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乃至于民间交往,有时都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印度曾多次指控中国对印倾销产品或是非法输入劳工,也曾以安全为由拒绝中国大陆或香港公司参与印度大型项目的招标。印度借口安全问题拒绝中国承接印度港口项目,“环球网”,2011年7月7日。因此,在不少中印两国百姓眼中,中印关系是充满危机的,前景令人担忧。一些西方人更是唯恐天下不乱,竟耸人听闻地在媒体预言由于领土的争端 “中印必有一战”。石江月:西方媒体称印度已霸占藏南50年中印必有一战,世界报,2012年3月21日。

当然,在印度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中国评价相当积极并主张对华友好。他们的努力和观点对某些反华言行或多或少能够起到一种抑制作用。受尼赫鲁、泰戈尔等人中国观的影响,现在印度仍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对中华文明评价甚高,对中国抱有好感和相当高的期许,如华裔印度人谭中教授和其好友、曾担任印度商务部长的杰伦·兰密施 (Jairam Ramesh)。后者创立了新近流行的 “Chinadia”一词,而前者将其翻译为 “中印大同”。【印度】杰伦·兰密施:理解Chindia(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文版序言,第5页。生于印度、长期在英美工作的著名印度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就是一位主张中印友好、中印互相学习的学者。他在其许多论及印度发展的论著中,处处提及中国,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与印度作比较,较多地肯定了当代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他主张中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说:“印度和中国在第一个千年互相学习了许多,但这一认知过程的影响甚至在第三个千年开始之际并没有枯竭,而是仍在发挥作用。”Amartya Sen.(2005).The Argumentative Indian.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0.

由于中印两国人民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和关于对方的信息不通,双方的互相认知和感受也不同。相对而言,中国人对印度较少敌意,对中印双方的关系也充满信心,乐意朝积极的方面看,也乐意从善意的角度看待对方。反观印度或印度人,态度则较为消极。陈竹、纪双城、陶短房、青木、邱永峥、刘洋、柳玉鹏、汪析:印媒议论中印战争:32天战争让印度做了50年噩梦,环球时报,2012年10月21日。由于长期受鹰派人士和反华言论的影响,印度民众对于边界问题已经进入一种严重的误区,似乎是积重难返了。印度媒体、政界、学界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强硬分子更是习惯借此推波助澜,阻挠印度决策者在边界问题上姿态的调整或政策的改变。可以说,彻底解决中印之间的分歧、矛盾和问题,彻底消除某些印度人对中国的误解和敌意,不是一天能够一蹴而就的。况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更是如此。印度有人强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和印度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注定是对手”。Narayanan M.K., (2003).“Sino-Indian Relations: Need for a Balanced Approach”.In SGopal,Nebeel, A Mancheri, Riseof China: Indian Perspectives.New Delhi: The Lancer International Inc.7.印度的大国梦决定它不可能满足于地区大国的位置。而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对中国不可能完全抛弃戒心或防范。对中印关系和中印合作,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或一相情愿地想当然。当然,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印之间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两个国家在存在分歧和矛盾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发展各个领域正常关系的。

据西方媒体分析,印度不是一个普通的地区大国,但还算不上一个世界强国,不过,它的地位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有分析认为,目前印度的军事战略强调三个重点:一,海上野心,以确保印度洋航道的安全,使印度洋成为 “印度湖”。二,从军事和经济竞争的角度对抗中国。在1998年,印度政府声称其进行核试验是针对中国的就是例证。三,与巴基斯坦较量。[法]与中国进行战略抗衡的印度次大陆,费加罗报,2006年2月26日。转自2006年2月28日《参考消息》。可以说,印度的这一军事战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太会改变。而这一军事战略对印度的外交政策和对华关系不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印度的军事战略的三个重点中每一条都或多或少与中国有一定的关系,而第二条则完全是针对中国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印度的对华政策存在着将军事战略、领土争端等问题与经济合作 (经济往来)分开的趋势。这说明,通过双方的努力,政治、军事等领域的问题可以放在一边,暂时展开经济领域的合作或交往。经济优先目前正在成为中印双方的共识。

三、印度人对中国认识的演变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印度人对中国的认识决定了印度的对华政策,当然对中印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印度人的中国观或者说中印比较的视角实际上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独立前与独立后;甚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印度独立前、中印友好时期与中印战争之后。当然,如果进一步将其划分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印度独立前、中印友好时期、中印战争后到中印关系正常化 (以拉吉夫·甘地访华为标志)和中印关系正常化时期(即拉吉夫·甘地访华到现在)。这样划分可能会显得更加清晰。下面笔者按照四个阶段对印度人的中国观做一系统评述。

应该说,在印度独立之前,印度人对中国的感情是普遍友善、亲切的,评价也是积极、肯定的,对中国遭受外国欺凌的状况总的来说是同情的。印度独立前后,不少印度人甚至希望引中国为外援,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影响或谋求领导地位。美国学者柯亨指出: “尼赫鲁将中国看作印度在亚洲的天然伙伴。他希望两国一道通过挑战、击败曾经使印度沦为殖民地、使中国沦为虚弱的被占领状态的国家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Stephen P.Cohen (2001).India: Emerging Power.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

近代印度较早将中印看作一对或相提并论并不断进行比较的应首推印度的首任总理尼赫鲁。他认为中国早就是一个 “高度文明与成熟的国度”。Jawaharlal Nehru (2001).The Discovery of India.New Delhi:Penguin Books, 204.他指出: “但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没有任何地方保持着文明的真正连续性。尽管印度和中国在历史上也变了又变,经受过各种战争和入侵,但古文明的脉络在这两个国家一直没断过。”Jawaharlal Nehru (2001).Glimpsesof World History, 15.他对中华文明其实是另眼相看的,对中国是相当尊重的,对中国的热爱几乎与对印度一样。他曾对中华文明表示了明确的羡慕和钦佩,甚至认为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有许多优于印度的地方。Jawaharlal Nehru (2001).The Discovery of India.New Delhi:Penguin Books,577.在他的眼中,中国同样也是值得印度学习与羡慕的对象。尼赫鲁关于中国的观点也一度奠定了中印友好的基础。他的态度颇能代表当时的大批印度知识分子和不少当代的印度人,或者说也影响了一大批人,包括当代知识分子。尼赫鲁的前辈,印度当代的精神导师泰戈尔和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父甘地也对中国充满了美好的感情和良好的祝愿与期待。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中印两国在各自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与侵略之后,并没有如双方领导人所期望的那样实现长期的携手并肩、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兄弟之国并建立全方位的互信与合作关系。中印两国短暂的10年蜜月期因印度支持藏独和在边境问题上不断对我挑衅而宣告结束。后来的边境冲突更使两国关系处于低潮。因此之故,印度中印比较的主调由对中国的尊重、爱慕、钦佩、祝愿、祝福变成了 “嫉妒”加羡慕。不过,印度对中国的关注一直就有,并没有因中印关系的波折而减低,反而更加强烈。

随着印度的独立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印度人对待中国的态度也逐渐在发生变化。当然,在两国建交初期,尼赫鲁等印度领导人对中国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情感可能仍有较大、较多的延续。但印度某些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力量却缺乏这种情感及其相应的友好姿态的连续性。或许,他们对中国根本就没有过什么关心或好感。这种力量缺乏国际道义和国际交往的美好愿望,完全为极端自私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沙文主义所支配。他们试图利用中国国内形势的起伏和国际环境的恶化趁火打劫,捞到好处。总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有一些人采取的是极端民族利己主义的态度,试图使印度国家利益最大化,或获得最大的好处。这严重阻碍了尼赫鲁等政治家所坚持的对华友好政策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影响了尼赫鲁的对华决策。

不过,在此期间印度的对华政策和中国观总体来说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甚至可以理解为两股力量、两种理念的博弈与妥协。即便是在尼赫鲁身上,也有这两种理念的冲突,在行为上也表现出来。不少印度人批评尼赫鲁在外交和对华政策上过于理想主义,脱离现实。这其实是对尼赫鲁的误解和低估。印度有学者指出: “那些倾向于认为尼赫鲁的理想主义超过现实主义的人应该重新思考。”Inder Malhotra.(1990).“Introduction” to V.P.Dutt: India and the World (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xiii.实际上,选择与中国友好和与中国建交,未尝不可定义为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或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尼赫鲁是在审时度势、判明形势之后作出的理智、明智的正确选择,而不是像不少印度人指责的那样过于理想主义或过于浪漫、缺乏精明。尼赫鲁制定的外交政策都是考虑到当时整个国际环境的所有因素之后制定的V.P.Dutt.(1990).India and the World.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1.,对华政策也不例外。印度学者达特认为尼赫鲁的外交政策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精神,而且以印度的根本国家利益为驱动力V.P.Dutt.(1990).India and the World.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19.。尼赫鲁在中印关系的问题上后来是太现实了而不是不现实。他没有坚守住原来的理想。

将中印在20世纪50年代的友好看作被中国利用是非常狭隘、错误的观点。在尼赫鲁担任独立后的印度领导人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对待中国问题一直是比较精明、现实、智慧的。他犯的错误发生在后来,而且主要是扛不住国内反华势力的压力所致。他的失误不是对中国太好了,而是相反,是在反华力量的挤压和引诱下立场动摇了。这种转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也给中印关系带了灾难和倒退。中印边界战争的失败使尼赫鲁威信扫地,国内形成一股力量要将他赶下台V.P.Dutt.(1990).India and the World.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32.。尼赫鲁因对华战争的失败身体垮掉了,并很快去世Inder Malhotra.(1990).“Introduction” to V.P.Dutt: India and the World.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xvi.。中印关系也随之降到了冰点。但印度不少人将此看作中国对尼赫鲁、对印度的所谓 “背叛”,V.P.Dutt.(1990).India and the World.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53.这是没有理由的。尼赫鲁自己也这样为自己的失败或失误辩解。这恐怕也是 “中国背叛说”出笼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印战争之后,印度整体的对华态度和中国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或刻板印象 (stereotype)。长期以来,一种非理性、不友好的情绪或态度占据主导地位并固定下来。印度的对华政策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基本上也具有不友好的基调。但印度的对华政策基本上仍是现实主义的态度。中印之间并没断交,但缓和的步伐是缓慢的,直到1988年拉吉夫·甘地访华。在此期间,印度媒体舆论和知识界对中国的批评是较多的,甚至是抱有敌意的。这对民众产生了较大的误导,培植了一种反华或对华不友好的情绪。不少印度民众与某些精英对中国的评价是比较负面的。印度的民意或舆论大体上对中国是不利的,在学术界,关于中国的研究也大致是这种态度。

拉吉夫·甘地于1988年访华之后,中印两国之间出现了和缓的迹象。此后,中印之间仍存在分歧,也有不少摩擦,尤其是边界问题存在着争端,但双方民间与政府的交往在增加,各方面的合作也在增加。虽然印度对中国的历史积怨仍在,领土争端仍是双方之间最大的心结并对两国关系构成最大的影响,但中印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印度对华政策也日趋理性、成熟和稳定。这一时期,印度的对华政策是复杂的,也是富有弹性的,当然也是现实主义的,具有实用性。印度也希望中印关系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以避免出现对抗或较大的危机。因为那样会影响到印度国内的发展和它的国际生存环境。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印度意识到与中国全面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印度媒体最近主张, “当中印两国各自成长与发展,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学会如何与中国相处。”陈竹、纪双城、陶短房、青木、邱永峥、刘洋、柳玉鹏、汪析:印媒议论中印战争:32天战争让印度做了50年噩梦,环球时报,2012年10月21日。在这种背景下,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变得复杂起来,也更加现实、务实和客观。一方面,攀比、嫉妒、羡慕的成分或色彩更浓了;另一方面,对中国的重新肯定和重新发现也多了起来,积极正面的评价也增加了。这有利于中印两国的靠拢和合作的增强。

由于中国的崛起和中印经济交往的趋势,目前中印关系趋于明显的改善,印度政府对中国的敌视也有所收敛或减少,友好言论也逐渐增多。在2012年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印度总理辛格对华态度极为友好,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愿望,称 “印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吴绮敏、廖政军、王磊:胡锦涛会见印度总理辛格,人民日报,2012年3月30日。。最近印度更有人主张对中印关系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在领土问题上不一定太过强硬,而是实行一定的退让以消解对立并最终实现边界争端的解决。印度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邦长辛格称: “解决中印边界分歧很重要,这需要互让。印度必须改变立场,即我们在领土问题上是不可磋商的。”他说: “大体而言,麦克马洪线有助于给两国边界划线,但一些明显不适宜的地方需要友善解决。”他还说,那些预测印度和中国在2010年、2012年抑或2020年开战的所谓未来学家是 “一派胡言”, “印度和中国是竞争者,不是对手。他们的预测毫无根据,时间会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他们不知道中国和印度的士兵实际上在边界打排球呢”郭西山、王亮亮:印高官提议让步解决边界争端斥开战系一派胡言,环球时报,2012年4月19日。。他的这些做法可能仅仅代表个人立场,但也不排除是在施放气球,试探民意,以便印度政府调整过于强硬的边界谈判政策。

2012年10月,在印度纪念中印战争50周年的悲情达到高潮之际,印度评论家彼得万大唱反调,撰文提倡 “现在是和解的时候了”。他认为,印度如果真从1962年战争中汲取教训,就应该谋求与中国光荣和解,而不是自大地宣称我们本该如何赢得战争。陈竹、纪双城、陶短房、青木、邱永峥、刘洋、柳玉鹏、汪析:印媒议论中印战争:32天战争让印度做了50年噩梦,环球时报,2012年10月21日。2012年10月7日, 《印度时报》发表文章,呼吁印度人 “埋葬战争幽灵”,与中国和平相处郭西山:印媒呼吁印度“埋葬战争幽灵”与中国和平相处,环球时报,2012年10月8日。。2012年12月16日,印度外长库尔希德面对媒体强调:“中国在印度的全球视野中显得更为重要,印中之间关系会对地区造成影响,印度不愿陷入与中国的任何争执当中。”郭西山、朱晓磊:印度外长称中国是印主要关注对象 但不愿陷争执,环球时报,2012年12月18日。

四、结 语

总的说来,由于中印两国关系热度不够,政府和民间层面均交往较少,两个国家的老百姓了解也很少。印度人尽管相对关注中国较多,但对中国的了解也相当有限,媒体的某些介绍也是相当片面、相当失真的,对印度人的中国印象产生了不好的作用。与印度对中国的重视和羡慕形成对照的是,有不少中国人对印度充满轻视或藐视,认为印度不配与中国相提并论。这是极其错误的态度。如果中印双方互相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并抱有美好的愿望,就能较好地认识对方并关注对方的愿望、尊重对方的利益。只要两国的外交界、媒体和研究对方专家、学者真正了解了对方并积极引导民众,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才能增进,印象才能好转。两个国家有竞争和攀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误解和敌对中进行攀比和竞争。嫉妒性的攀比与恶性竞争是危险的,而客观的比较和良性的竞争则有利于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中印之间目前有攀比和竞争,但还谈不上是敌意的或恶意的。目前中印两国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层面都希望加强交往、增进联系。在这种背景下,相信中印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或了解将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误解和不快将逐渐消除,互动与往来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友好。

猜你喜欢
尼赫鲁印度人印度
本期导读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莫迪想动“尼赫鲁”,辛格急了
尼赫鲁执政时期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经验
以退为进
我们时代的尼赫鲁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印媒称莫迪冷落尼赫鲁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