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大鹏之翅 寻化蝶之梦——读《庄子》

2013-08-15 00:49美玉
黄埔 2013年2期
关键词:真人老子庄子

■ 美玉

上一期,我们一起品读了《老子》,遨游于老子构建的宏大世界里,我们深深感受到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提到道家,提到老子,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他就是庄子,道家学说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在他离世100 多年后,又一部道家学说的经典之作被创作出来,它就是——《庄子》。

《庄子》堪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部奇书,鲁迅曾评价其为“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到底是怎样一部著作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今天,我们将重新翻开这部文化宝典,依着庄子的节律,探寻这深奥的哲学世界。

·庄子其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又一位道家大师,与老子并称“老庄”。关于庄子的生平,历史记载的材料非常少,后世了解庄子,主要是通过《史记》和先秦一些零星的记载,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不能确定的信息。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记载可知,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生活于战国中期,具体的生卒年月不可考,学术界普遍认为其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孟子同时而稍晚。庄子在世时,曾经做过蒙地的漆园吏,想来必是为生计所困,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做官不久便隐退了。庄子生活比较清贫,相传有一次庄子穿着极其破旧的衣服来到魏惠王面前,惠王讥笑他为何如此狼狈,庄子解释道“我这是贫穷,不是狼狈”。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正值周朝名存实亡、诸侯纷争、战事频繁的特殊时期。面对政治斗争中的你争我夺、社会生活环境的水深火热,庄子虽然时常处于困苦当中,但却仍保持着独立的人格,鄙视权贵,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精神自由,以至于当有来使邀请庄子为官时,他用犀利的言辞回绝了。

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追求自由的人,在那个战火纷飞、尔虞我诈的社会环境中思索着人生、思索着自由。在大体继承老子学说的基础上,庄子对老子的学说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著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

·庄子其书

《庄子》大概成书于先秦时期,它是我们了解庄子及其思想的主要资料。据记载,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共十余万字,这一版本到晋代时仍能看到。由于魏晋玄风盛行,不少文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庄子》作注,进行删减修订,渐渐地,原版《庄子》失传于世,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是西晋郭象删订后的注本。此本分内、外、杂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关于这三十三篇归属和创作时代问题,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大,看法也较多,这里不赘述。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由庄子及其弟子共同完成,杂篇情况则比较复杂,当是庄子后学所写。

《庄子》一书凝聚了庄子毕生的智慧。庄子在继承并发扬了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语言、幽默的讽刺阐释了对道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对宇宙、社会、人生、道德、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释,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当然,翻阅《庄子》一书,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哲学思想上的升华,更有文学艺术上的熏陶。庄子的文章结构奇特,变化无端,徜徉在其汪洋恣肆的文字、雄浑飞越的意象中,人们不难感受到超凡脱俗的美妙之感,其寓言形式的表述方法更是独树一帜。可以说,《庄子》一书不仅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一、解道——宇宙万物之根本

“道”这一玄之又玄的概念,在上一期品读《老子》时我们便已提到,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态,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在这一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认识,同样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但是庄子并没有停留在这一认识上,而是进一步思考,作为本原的道的本原又是什么呢?它的母体是什么?为了揭示这一问题,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对道做了一大段描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这一段对道的集中描述翻译成白话意思是:道,有真实有验证,无作为无形迹;可以心传而不可口授,可以体悟而不可看见;自己为本,自己为根,在没有天地之前,自古存在;它产生了鬼神和上帝,产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极之上而不以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以为深,先天地存在而不以为久,比上古年长而不以为老。豨韦氏得到它,用来整顿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来调和元气;北斗星得到它,永远不会改变方向;日月得到它,永远运行不息;勘坏(山神得)到它,可掌管昆仑;冯夷(河神)得到它就可以游于大川;肩吾(山神)得到它,可以主持泰山;黄帝得到它,可以登上云天;颛顼得到它,可以居住玄宫;禺强(北海神)得到它,可以立于北极;西王母得到它,可以安居少广山上,没有人知道它年代的始终;彭祖得到它,可以上及有虞的时代,下及五伯朝代;傅说得到它,可以做武丁的宰相,执掌天下的故事,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宿,乘驾着东维星和箕尾星,跻身于众星之列。通过对这段文字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在这里对他理解的道进行了两个层次的阐释。

第一个层次是其对道自身的解释。庄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没有形态,所以人们可以精神领悟却不可以手口传授,可以心神体认却不可以耳闻目见。除此之外,庄子还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阐释了道的地位。空间上,他认为道浑然一体,没有边际,融于宇宙之中,产生了天地,使鬼神和上帝灵验;时间上,道以自己为根本、为本原,在未有天地之前便固然存在,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

第二个层次中,庄子从天地万物的角度讲述了道的作用。在庄子看来,不管是日月、维斗等天体,还是皇帝、颛顼等帝王,再或是肩吾、西王母等神仙,他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属性,但是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性,那就是他们都依赖于道而存在,就像日月有了道才能不断交替,伏羲得了道才能调和元气一样,万事万物的运行都以道为凭借。

总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宗始,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没有谁比它更早,宇宙中的一切都来源于它。它虽“无为无形”,但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行都凭借于它,换句话说,它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之中,庄子曾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每况愈下的四个比喻阐明道的无处不在。

二、修道——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而游

在庄子对道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庄子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之一便是承认道的可得性。他指出道虽然不能手口相授,不能耳闻目见,但是却可以心领神会,可以用心感悟。那么怎样才能感悟道呢?怎样才能得道呢?庄子在思索、闻求道的过程中,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有了自己的认识,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点:

1.超越束缚的自由谈

逍遥而游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在《庄子》一书里多处讨论了这一问题。那么何为逍遥?逍遥而游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在庄子看来,逍遥而游是绝对自由的境界,不受事物的牵绊,也不需要借助任何事物。开篇《逍遥游》里,大到“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鲲鹏和蜩、学鸠等目光短浅小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庄子豪迈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鲲鹏遨游于天地的气势,但如果你认为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就是庄子所谓的逍遥,那就错了!因为庄子紧接着告诉我们鹏的飞行不是随意的,他之所以能上“九万里”,是借助了六月刮起的大风。鹏正是凭借着“扶摇”和“六月息”,才能使他那庞大的身躯飞翔于天际,才能飞向南冥。这说明鹏之飞是有所依赖的,失去了凭借,他就不能达到目的地,也就是庄子所谓的“有所待”。不仅是鹏,蜩、学鸠、朝菌、甚至是“御风而行”的列子都是“有所待”的,他们均需要凭借一定的外力才可以达到目的。至此,庄子大呼“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在庄子看来,当一个人淡泊名利,忘却世间的功名诱惑,与大自然化为一体,顺应着天地的常道,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而游走于阴阳风雨等一切变迁之间,无所依赖,无所凭借,这样的人才算是达到了“逍遥”的境界,才算是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当然,这也是庄子逍遥而游所要达到的境界。

庄子追求逍遥而游,不仅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高度自由,更是为了追求人道合一的境界。庄子在《大宗师》里借女偊的口指出“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意思是说,我把圣人的秘诀告诉有圣人才干的人,比较容易领悟。我告诉他而持守着,持守三天后就能遗忘天下;遗忘天下了继续持守,七天后就能遗忘万物;已经遗忘万物,又继续持守,九天以后就能遗忘生命;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心境就能清明洞彻;心境清明洞彻了就能体悟绝对的道;体悟绝对的道后就能没有古今的限制;没有了古今的限制就能进入不生不死的境地。由此看来,“外天下”就是忘却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外物”就是将一切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忘怀,“外生”则是将自身忽略,这样一层层剥离后,人便处于一种虚无中,处于“无所待”的境界中,便能体会真正的“逍遥而游”,得到精神上高度的自由,而正是因为得到了这样的境界,人们才可以超乎时空的限制,感受到不朽的永恒,在苍茫的宇宙间感受到自身与天地的合一、自身与道的合一,从而得到永恒的常道。

2.物我同一的齐物观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当庄子发出这样的感慨时,想必他已与万物化而为一,与天地融为一体了。“齐物”是庄子又一重要的思想,庄子在文章里指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万事万物都是互为“彼此”的,没有“彼”就没有“此”,“彼”是由“此”中得以显现,而“此”则依赖着“彼”而形成。这样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而生的,并依赖于对方而存在。在庄子看来,泰山虽大,但是比起更大的东西来,泰山就变成了极小的,秋天的兔毛尖虽小,但是要与更小的东西相比,那么天下就没有比它更大的东西了,庄子虽然及其夸张了大小的相对而生,但是这里我们却明显感受到了庄子对于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继承与发展。

当我们随着庄子认识到万事万物的相辅相生、对立统一后,我们会发现庄子力求把万事万物形色性质的不同、功能作用的不同、地位意义的不同视之为“同”,把各种差别造成的“不齐”视之为“齐”。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有机统一,强调物我之间的融合,当人们以不齐为齐时,便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在调整自身的同时超越世俗的限定,感知天地与我化而为一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道的无处不在。

3.依乎天理的处世论

自然无为是老子在创立道家学说时提出的重要主张之一,他曾指出“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此来强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只有尊重自然,使自然万物能够按照它自身的规律生化、发展,我们存在的宇宙、自然才能生生不息。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老子关于自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庖丁解牛的寓言大家不会陌生。庄子在《养生主》一篇生动地描绘了庖丁这一形象,在庖丁游刃有余的刀刃上,我们看到了庄子的良苦用心,他想告诉我们庖丁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是因为他顺着天然的肌理结构使刀,便能轻而易举地将牛分解,而我们与自然同样是这个道理,当我们顺着事物的自然之理行事时,我们便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不会被旁物所拘泥,于自在自如间忘情遨游,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进而在浑然一体的空间中感受道的存在。

庄子顺应天理的思想进而影响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安时处顺,直观生死”是庄子处事思想的重要一点。庄子在《盗跖》中提到“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无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一边是飞驰的骐骥,一边是狭窄的缝隙,这强烈的对比愈发突出了天地的无穷与人生的短暂,正是这样的对生命的特殊看法,影响着庄子对生死的认识。

庄子在《养生主》讲述了秦失吊唁老子的故事,并在此借秦失的口抒发了他对于生死那特殊的认识——“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安于时机并且能够顺应变化,哀乐之情便不能进入我们的心中。更有甚者,当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非但没有嚎啕大哭,反而坐在家里鼓盆而歌,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啊!在庄子与惠子的问答里我们看出,在庄子看来,我们本没有生命,甚至连一团气也算不上,恍恍惚惚间,我们有了生命,如今生命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大自然中,这是生命最自然的过程。庄子力求告诉我们,死亡是一个自然的生命现象,当我们能够顺其自然接受这一生命现象时,便能做到庄子所说的“哀乐不能入也”。

三、得道——修养心境的最高体现

庄子认为,一个得道的人就是真人,真人不同于一般的人,他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是天性与人性的统一体。

庄子对真人的描述有很多: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这两段对真人的描述翻译成白话意思是:古时候的真人,不会拒绝寡少,不会炫耀成功,不谋虑事情。像这样的人,错过时机不会后悔,赶上时机也不会得意。这样的人,登高而不发抖,下水不会浸湿,入火不觉得热,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达到了与道相合的境界。古时候的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后没忧愁,他们饮食不求精美,呼吸特别深沉。古时候的真人,不会因为活着就欣喜万分,也不会厌恶死亡;出生不会欣喜,死亡不会拒绝,自在从容地去,自在从容地来。他们既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探寻自己的归宿;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忘却生死而重返自然,这就是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的作为去辅助天然。这就是真人了。如果能够这样,他的心里就会忘怀一切,容貌会显得安闲,额头特别宽大。他凄冷得像秋天一样,温暖得像春天一样,一喜一怒和四时一样,随着事物而表现适宜,以致无法探知他的究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所谓的真人具有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往来于世间,完全顺应自然地发展,因此能与大道一体。

除此之外,庄子还将真人称为“至人”、“圣人”,对此,《庄子》里有这样的描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田子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庄子认为,至人之所以能够得道,是因为他是能够达到极端的人,可以到极深处、极远处,甚至是极高处。而圣人则与一般人不同,他体悟到自然的道理是因为其不会妄动,静静地观察天地,配合着天地的灵妙精纯,体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从而感知道、体悟道,最终得到道。

在庄子这里,真人、至人、圣人均是得道之人,纵观三者得道之关键,可以看出,得道者均重视内心的修养,均重视“坐忘”与“心斋”。所谓“坐忘”就是要忘记自身的存在,忘记功名利禄等俗世中的种种。“心斋”大体上与“坐忘”相近,就是让自己的心灵不受到外界事物的污染,从而保持自身的纯净。也就是说,只有心境专一,排除一切世俗意念的干扰,才能够使精神与自然合而为一,进而使心、气与道达到统一。

合罢此书,静心凝望,仿佛看到大鹏扶摇而来,乘翅遨游,笑看世间种种,不知远处蝴蝶是庄公否?

猜你喜欢
真人老子庄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噪音会改变味觉借阅真人的图书馆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发明速递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