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青
(北京建筑大学,中国 北京 100044)
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清代的府第一般分为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等多个等级,这与清代的封爵制度相关。清代北京的雍和宫的前身就是雍正皇帝继位前居住的府第——雍亲王府。研究该王府的建筑沿革,对清代王府建筑形制及演变的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
雍亲王府现为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雍和宫大街12号,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曾作为清代全国喇嘛事务的中枢,在治国定边、安抚蒙藏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目前的雍和宫南北长近400米,东西宽近120米,占地约6.6万平方米,具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雍和宫的历史沿革分为几个历史时期,分别为府第期、行宫期和寺庙期。
此地原是明内官监官房,叫太保街,清代入关后,清初为内务府官房。后皇子胤禛封贝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将此改建成为贝勒府,建筑不施彩画,不用琉璃,但规模略具,东花园成于此时。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爵升和硕雍亲王,府第改称雍亲王府,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主要建筑开始定名,琉璃、彩画齐用,府门、正殿,即银安殿、翼楼、寝殿等等格局俱备。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亲王府作为龙潜之地,雍正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作为皇帝行宫,后行宫遭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把上院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其铲除异己的亲信机构粘竿处(特务机关)的总部设于此。因其近地坛,故每岁夏日方泽事毕,临此园小憩进膳。为此虽没有对主体建筑作大变动,但对东花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建设。当了不到13年皇帝的胤祯,于公元1735年,暴死于圆明园。其子弘历继位即乾隆皇帝。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正寝殿改为奉安雍正梓宫的“神御殿”,也就是雍正驾崩后棺椁在今天的永佑殿内停放了一年,为此仅用半个月的工期将五进正殿全部改覆黄瓦,雍和宫又称作雍正祠堂。又因乾隆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遵照其母之意,开始将雍和宫改建为格鲁派的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作为全国“规格”最高的皇家佛教寺院,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藏地方纽带的地位。于是重新规划,改建庙宇,加以扩建,并从蒙古招来五百多喇嘛长驻于此。乾隆此举既尊母愿和其父在世时信佛之宗旨,更重要的是对蒙古表示了“怀柔”之道,稳定边防。首先扩建南区,新建了宝坊、庙前广场、辇道、昭泰门、钟鼓楼和碑亭等前导空间的建筑,寺庙的格局得以确立。其次,中路主要建筑都进行了翻盖和扩建。最后于乾隆十五年,建成万福阁及其配阁、雅曼达嘎楼、关帝庙等,同时寺院外围的僧房及附属用房均已完备,宫改庙的工程告成。乾隆四十三年,为迎接六世班禅进京,于雍和宫内修建班禅楼和戒台楼。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在平定藏地廓尔喀军后,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了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因以为文《喇嘛说》,在雍和宫内勒石建亭,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至此殿堂区格局大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进京,雍和宫为日军辖区,被大肆劫掠,劫后欲盖弥彰地焚毁了东书院。辛亥革命后,雍和宫无宫廷可为倚靠,遂开放以门票收入维持。日伪统治时期,不但庙宇失修,连庙里的喇嘛们吃饭都成了问题。喇嘛们不得不做点小生意,赖以糊口。到解放前夕,该庙已相当败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数次拨款维修,并在东书院地界内修盖僧舍,1981年雍和宫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正式对外开放。但原西路以护法关帝庙为主的建筑,在扩建雍和宫大街时拆除。雍和宫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达赖、班禅都曾来这里讲经传教。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飞速发展,雍和宫成为市内的一处观光热点,为此80年代以来屡加修缮,使该庙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1961年3月4日,国家文物局将雍和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其为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可见,雍亲王府经历了府第期、行宫期和寺庙期三个时期的变迁,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王府文化、宫殿文化与寺庙文化。因此,详细研究其各个时期的建筑变迁和建筑文化,将有利于我们对其建筑与文化进行全面地保护与再利用。
[1]李文儒.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到王府[J].紫禁城,2009(10):10-13.
[2]铃木真.关于镶白旗和硕雍亲王胤禛与藩邸旧人[C]//第三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