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3-08-15 00:54孙学军
科技视界 2013年30期
关键词:模块教材探究

孙学军

(定西市安定区黑山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3000)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在此之后,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区在考察了江苏、山东、山西等地的教学模式之后,又提出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即“‘3+X’六模块”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让教师轻松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已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教育教学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课堂规律,创新模式流程,助推课改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教体局提出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3+X’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基本理念是: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为宗旨,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走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力争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即: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以点:

1 灵活地处理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背离教材;即不完全照搬教材,也不把教材放在一边。既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补充新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教材、归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材和补充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教师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 分析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训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一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两大优势。这两大优势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不能临下。有些教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不敢或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播种一种习惯,丰收一个未来,学生们只有有了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有好的成绩。

3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情境的设置比较容易,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优势。有一些学生课后还主动传纸条给我,询问一些他们所想要得到 帮助的问题。比如,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快进步;如何学到更多的好的学习方法;如何使自己各方面更出色;等等。学生愿意求助其实就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开始。

4 要积极创造提问的时空,让学生“能问”

作为一名好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候,不仅要让一敢问,更要积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去求答。为此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搞满堂灌,把时间还给学生,其实是高效课的一大特点,让学生去思考和提问题。另外,十分注意照顾学生提问题的面,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问题的机会,对于特别胆小爱提问题的学生采用点拨和鼓励的方法,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5 以培养觉悟为目的,实现高效课堂目标的最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现在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觉悟的提高有机统一起来,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书本上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一个品行俱优的教师无疑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他们普遍关注而又没有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的热点问题。

6 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善问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敢于大胆放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问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了学生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问题。

总之,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实践,就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真正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心向往的精神圣殿。在课高效课堂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3+X’六模块”的课堂模式结构,教学中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一个或几个模块,在模块中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谋求学生最大化发展。

猜你喜欢
模块教材探究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